<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 横道河子镇位于海林市西部,是牡丹江通往哈尔滨的咽喉要道。横道河子小镇始建于1897年。论年龄,它要比哈尔滨还早上一年。自沙俄经营中东铁路起至日伪时期,一直是重要军政机关所在地,现留有许多历史古迹,有着珍贵的历史鉴证价值,全省唯一的木制东正教堂、中东铁路机车库等,现都完整的保留至今。由于独特的俄罗斯文化资源优势使横道河子在俄罗斯和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b><b style="color: rgb(31, 31, 31);">2018年,横道河子镇获2018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b></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31, 31, 31);"> </b>💎<b style="color: rgb(31, 31, 31);"> 在蒸汽机车时代,从横道河子去往哈尔滨方向的列车必须加挂补机才能翻山越岭,有时需加挂两台蒸汽机车,所以这里配置的蒸汽机车多于其他区段。于是,百年前中东铁路修筑时,横道河子机车库应运而生。</b></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横道河子机务段运转室旧址。</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31, 31, 31);"> </b><b> </b>💎<b style="color: rgb(31, 31, 31);">鸟瞰这座蒸汽机车库,酷似一把打开的折扇,车库是扇面,股道是扇骨,“转盘”是扇子的轴。“转盘”的学名叫转车桥,它通过转动把机车送进各自的“房间”。因修车需要,入库机车必须车头朝前,煤水箱在后;出库机车需根据交路要求调整车头方向,这些都是由转车桥来完成的。(图片来源于冰城馨子)</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横道河子机车库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160平方米。整个建筑平面为扇形,由15个车库门并列组成。每个库房均有拱门圆顶,黑色大门高达6米,砖墙坚厚如初,颇为壮观。我们在拍这组片子时,天空阴云密布,更显得这机车库的百年沧桑。</b></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这是机车库的后院。</b></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31, 31, 31);"> </b><b> </b>💎<b style="color: rgb(31, 31, 31);"> 20世纪90年代,蒸汽机车退出历史舞台,横道河子机车库保留了下来,并受到了妥善保护。现机车库为中东铁路博物馆,有各个时期的图片、火车头和火车头模型在这里展出。</b></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1940年由美国机车公司ALO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制造“大男孩”蒸汽机车,是人类建造的最大蒸汽机,最高时速为190公里,自重540吨。</b></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1882年由英籍工程师参与制造的机车,在车头两侧镶嵌了一条金属刻制的龙,车长5.7米,又称“龙”号机车。</b></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1882年10月,中国第一次从英国购进2台机车,由于机车身上有0字,便称为“0号”机车其中一台保存下来,成为中国乃世界现存古老机车之一。</b></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 1946年哈尔滨机务段的工人们修复一台报废的机车,为纪念这一不平凡业绩,经上级批准,被命名为“毛泽东号”机车。这台机车从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到平津战役一次次冒着枪林弹雨圆满完成任务。</b></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1935年由英国伦敦和东北铁路设计建造的“野鸭号”机车,是当时速度最快的蒸汽机车,202千米每小时。</b></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S3/6型机车由德国于1908-1921年间制造,机车采用4气缸驱动,这种机车在山地和平原地区可以运转自如,最高时速120千米。</b></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1941年由美国利马工厂生产的GS4型“破晓”机车。是当时最知名的机车。时速为180公里每小时。</b></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1897年由美国设计建造的克拉美蒸汽机车,是当时用于林木开采区,速度不快,有较大的牵引力。</b></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1946年8月,哈尔滨机务段将破损的蒸汽机车修复,10月30日被正式命名为“朱德号”机车。</b></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参加抗美援朝的火车头。</b></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在机车库的后院坐落这"西北歌王”王洛宾的纪念馆。王洛宾16岁时曾经是横道河子车站上打着小旗迎送列车的信号员,他在这里生活了3年多。而他的音乐起步就是在横道河子!非常遗憾的是,这天王洛宾纪念馆没有开馆,遗憾留给下次吧。</b></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用火车轮做的雕塑小提琴《浪漫的天使》,和王洛宾纪念馆遥遥相望。</b></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b></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18px;"> </b><b> </b>💎<b style="font-size: 18px;">从机车库出来时天空云开雾散,秋高气爽,空气新鲜。</b><b>小镇在群山环绕之中,森林茂密,植被完好。我们</b><b style="font-size: 18px;">沿着这条小路进入俄罗斯老街。由于中东铁路白沙俄进入经营,一些来到中国的外国人在此修建别墅和公寓,开设工厂和商行,当时商贾云集,高楼林立,有“花园城镇”之称。</b><b> </b></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房前带有木质门斗的俄式民房,一排排很整齐,有的看上去好久没人住了,有的挂着出卖的帖子。</b></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经过新冠疫情和去年洪水的洗礼,小镇房子粉刷一新,地面也进行修整,整个街道很整洁,空气很清新。</b></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门口的葡萄架子,挂着没有成熟的葡萄串。</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家家门口晾晒的蘑菇。</b></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临街的房子门前,统一修缮了深绿色木质栅栏,黄色的俄式木质房子,街上统一配置木质长椅,加上盛开格桑花,感受到俄式风情,自然古朴,游人纷纷驻足拍照。</b></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圣母进堂教堂旧址。在1945年8月8日苏军在此接受日军投降,接收俘虏达26000人。教堂内的原设施已经没有,现在是中东铁路记忆博物馆,这里其中展示中东铁路时期的器物、照片、图纸、画册、文献、俄侨家具等真实物件600余件。</b></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18px;"> </b><b> </b>💎<b style="font-size: 18px;">俄罗斯老街里都是在</b><b style="color: rgb(31, 31, 31);">1903年高岭子段铁路开工,大批俄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来到横道河子,为了给他们提供办公与居住场所,建造了大批风格独特的俄式建筑,</b><b style="font-size: 18px;">主要是铁路职工住宅、站房、商行和教堂,这里的俄式老房子保存的很好。</b></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这栋房子是俄罗斯油画村美术馆,里面有以当地建筑、街区和风景为题材的油画陈列并出售。</b><b style="color: rgb(71, 71, 71);">每一幅精心完成的画作,都藏着作者的心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b><b style="font-size: 18px;">当地还建有东北农业大学的美术培训基地。俄罗斯油画村是这里的一个重要看点。</b></h3> <p class="ql-block"><b>游客服务中心</b></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横道河子火车站始建于1901年,是一座哥特式建筑,红色的顶盖、米黄色的墙面,在蓝天、白云和青山映衬下,宛如一幅油画。</b></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横道河子动车车站</b></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b>坐现代化高铁寻访中东铁路遗存,回顾百年历史沧桑。这个古镇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霜,依然保留着俄式风情原有的自然古朴。尤其是那栋中东铁路机车库建筑,像一台拉开的手风琴,在这幽静的山间里,弹奏着如诉如泣的弦律。此后,在电影《萧红》、电视剧《悬崖》、电视剧《闯关东》,见到过它的身影,使人回到上个世纪初的镜头里。铁路的变迁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巨变,见证了中国是怎样由贫穷落后挨打变到独立解放再到繁荣昌盛富强。</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摄影 编辑 坤</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