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新闻写作八项注意</p><p class="ql-block">黄河浪子</p><p class="ql-block">2020-11-18修订</p><p class="ql-block"> 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有这样八个方面的问题,必须注意。尤其是初涉新闻的非专业通讯员,尤其要注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1.新闻稿件要站在媒体的角度、媒体的位置上说话,用第三人称,而不要用第一人称。</b>即不能用“我乡”、“我局”,而要用“该乡”、“该局”,或者直呼其全称。因为你是给外部的媒体写稿,是外部的媒体介绍你们部门、单位的情况、经验,所以要站在媒体的立场、以媒体的口气说话;而不是发在本部门、本单位内部的媒体,更不是本单位、本部门的内部总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媒体报道其所在地的全面情况,才可以使用“我市”、“我省”等称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一些稿件里,尤其是通讯稿件中,记者把自己融入进去,显得真实、亲切、富有说服力。也是一种探索和创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一般不要说“大家一致认为”、“大家纷纷表示”这类虚假、空洞的套话。</b>这实际上是作者在代替当事人讲话。当事人没有执笔、也不能执笔,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只能由写稿人编排、处置了。一般情况下要采访几个有代表性的人,请他们谈,说话人要有名有姓,要采访到具体生动的生活化语言。尽可能保持原汁原味,不要嫌弃人家的话“土气”,而自作聪明地另说一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3.一般不要用“近日”、“日前”、“最近”、“前不久”这些模糊的时间概念。</b>这些已经成为掩盖新闻时效性差、打马虎眼的用词。尤其是具体的事件,更应当有十分具体的时间;作者尤其要注意用具体的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8年10月25日的《西凉晚刊》6版报道了两起交通事故,时间概念即用的是“近日”,引起市上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追查是否最近发生大案而隐瞒不报。查来查去,原来是发生在8月份的事情,是报纸为了追求新闻的“新”而故意模糊了时间概念,旧闻新报,结果酿成差错,受到市委有关部门的通报批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4.不要滥用简称。尤其是正文中要用全称。</b>民勤县可以称“民勤”而不能简称"民县",“罗什寺塔”不称“罗塔”,“抓喜秀龙乡”不称“抓乡”,“打柴沟镇”不写“打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名、单位名称、领导职务一定要准确无误。武威日报2011年5月14日消息《天祝信用联社发生一起放火案》中,“5月13日8时许,天祝信用联社办公楼五楼会议室内发生一起放火案”;“经公安部门初步查证,5月13日早8时17分,天祝县信用联社原职工杨显文”,有“县”没有?“杨显文(男,汉族,1971年8月1日生,住天祝县华藏镇天堂路11-7号)”,华藏寺镇还是华藏镇?侯殿禄的“禄”有没有礻字旁?工作、生活中,大量的材料中都用“录”,不作数,新华社记者看居民身份证、户口本上使用“侯殿禄”,典型报道中于是采用“侯殿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5.新闻稿件的内容及其所反映的思想观点,要合情、合理、合法,不能与现行政策法规及传统文化、公序良俗相抵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个四五十岁的农村先进人物,正常情况下却有三四个孩子,违反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 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百姓抓小偷,并实行群殴(可以制服、扭送、正当防卫,但是致残致死是要反被追究责任的),都是违纪违法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禁止婚丧嫁娶等事情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是可以而且应该引导,但是党政明令禁止的行为就不好报道(党政及其部门发文禁止领导干部利用婚丧嫁娶敛财谋私,另当别论。因为党政干部拥有特殊身份、肩负特殊使命)。充其量是一种不健康不文明消费行为、风俗习惯,法纪不禁止,道德不约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县乡给行政干部下达买洋芋、买洋葱任务,要求当成政治任务必须完成。主观愿望可以理解,但是,这些做法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习惯做法;这本来是家庭消费的市场行为,用行政命令方式强制买卖是对市场规则的破坏。尊重市场规律、按市场规律办事,不应该是虚妄之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农业部2011年4月22日发文,针对个别蔬菜滞销现象部署产销工作,一、加强产销衔接。二、强化营销服务。三、加大加工储藏。四、合理安排生产。五、抓好信息引导。 这些做法就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商务部要求缓解蔬菜滞销稳定菜价防止菜贱伤农的做法就很好。一是加强商农合作,促进产销衔接。二是细分产销信息,拓宽发布渠道。三是支持菜农投保,建立救助机制。(2011年04月23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带病坚持工作的宣传报道既不合乎人情,又违反劳动法,这个思路应该改变(“轻伤不下火线”是特殊环境下的特殊行为,这种英雄行为值得弘扬;但是,和平时期、建设年代国家提倡带薪休假、强制休假,这是一种人文关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某领导同志新春慰问治沙英雄石述柱,勉励发挥余热、继续拼搏的报道不很合情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报道一个曾经被劳教过的人变为先进工作者,就要讲究技巧和艺术,如果把一段不很光彩的经历一朝使成千上万的人知晓,就侵犯了被报道者的隐私权,使当事人受到了不应有的社会压力。《甘肃日报》 2011年8月25日 三版《关注刑诉法修正案》: 未成年人不再“一失足成千古恨”。未成年人犯罪往往“一失足成千古恨”。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我国拟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以使未成年罪犯更好地回归社会。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新增“特别程序”一编,并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中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司法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肢残人赵志高(翔达服装老板)反感“单腿走出人生路”的报道,不是没有理由的。记者自以为得意,却忽视了当事人的情感感受。谁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弱点、缺陷暴露给别人,这是人性使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威日报》2008年11月24日1版图片说明:“具有30年养牛经验的刘正举多年来自养、自宰、自销,走向了一条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致富路。”和政府规定的集中屠宰精神相违背,自养、自宰、自销也不是一种产业化发展的模式。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甘肃省家畜屠宰管理办法》规定,“本办法所称的家畜是指猪、牛、羊。”“屠宰家畜必须在批准的定点屠宰厂(场)内进行。”“农村地区(牧区)个人自宰自食的家畜不得上市销售。”2011-03-15 新华社一条消息:商业部要在未来两三年内砍掉一半以上的生猪屠宰企业,就是为了防止私屠滥宰,确保老百姓吃上放心肉。事关食品安全,事关百姓健康安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1年2月25日武威日报一版刊发的通讯《谁当村支书 群众说了算——凉州区开展村党组织“公推直选”侧记》一文,观点有失偏颇。(网上、报纸上一度很流行的一个标题)《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07年10月21日通过)规定:“ 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提出委员候选人要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我国实行村委会直选,谁当村主任,群众说了算。现在村支部选举采用公推直选方式,公众推举村支书候选人,党员直接选举村支书。不再是党员先选举村支委会,支委会内部再选举产生支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6.不要贪大求全,尽可能选择小的切入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b>只有如此,才能写深,才能够拨响绷得最紧的那根弦,才能够弹奏出最强音。北京市为天安门广场事件平反的消息,即是从一个会议综合消息中捡出来的,轰动全国、震惊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8年11月15日,《北京日报》上出现了一篇关于北京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的长篇报道,对“天安门事件 ”(亦称四五运动,是1976年4月5日发生的以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全国性的群众强大抗议运动)说了这样一段话:“1976年清明节,广大群众到天安门广场悼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完全是出于对周总理的无限爱戴、无限怀念和深切哀悼的心情,完全是出于对‘四人帮’祸国殃民滔天罪行的深切痛恨,它反映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愿,完全是革命的行动,对于因此而受到迫害的同志要一律平反,恢复名誉。”这是经中央政治局常委批准的中共北京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的决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一小段话(约127个字--含标点)淹没在了长达三四千字的会议报道中,当天并未引起在京西宾馆开会的多数人的注意。可是新闻界的三位大家、巨匠—— 新华社社长曾涛、《人民日报》总编辑胡绩伟、《光明日报》总编辑杨西光却敏锐地注意到了。他们从报道全文中抽出这段话专门单独发了一条新闻,加上了一个《中共北京市委宣布“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的标题,一下就把这条消息的意义拔高了。它把过去颠倒了的事情完全颠倒了过来,显示了作者思想的深刻、功力的深厚,其作品也成了影响深远的传世之作。新华社11月15日发出电讯后,11月16日的《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都在头版重要位置刊出了这则稿件。当时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还没有深入展开(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43岁即已经头发花白的胡福明等人合写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为第一次思想解放的先声。该文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为否定“两个凡是”、进一步反思“文革”和推进改革开放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和舆论基础。),“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还在左右着主导着甚至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这条消息简直就成了拨乱反正甚至改革开放的前奏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7、坚持“倒金字塔”式的写法。</b>“倒金字塔”是传统的新闻构成方法。新闻同小说和电影的结构完全不同,或者说正好相反。一部小说或一部电影,作家把绝大部分篇幅用于创造情节和表现人物,却把高潮放在结尾。而新闻则打破一般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叙述的行文习惯,把最新鲜、最重要的事情写在最前面。中央台先报道国家领导人回国的消息,然后才安排报道在国外的活动情况。这种写作方式的好处是:(1 )可以使记者高度集中,把最重要的新闻找出来。( 2)编辑在选用新闻或制作标题时,只需要看一看导语或第二段,就能知道消息的基本事实,而不必看全文。( 3)报纸版面编辑在压缩一条消息时,比较容易删减而不破坏消息的完整性。 (4)对生活节奏相当快的当代读者来说,如果没有时间,只要略看前一两段就可以知道消息的内容了。 (5)可以使通讯员的稿件有更多的机会上版面。导语精彩的稿件一般会被编辑选中。归结到一点就是节省时间,采取“倒金字塔”方式,从写的人到读的人,都可以比较快地把消息处理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8、力求“新闻六要素”齐全。</b>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消息如此,通讯亦然,图片说明也是一样。这是检验内容的法则,是初学新闻写作判断写什么的金科玉律。不要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或是为了给稿件人为加分,使用一些大而不当的副词、形容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话要留有余地,慎用“第一”、“最大”等字眼(概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威日报2011年5月12日一版通讯《念好现代化养殖致富经 ——记民勤县首届十大“农民之星”李贵文》:“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悉心管理,李贵文的蛋鸡养殖场成为全县的养殖典型,他的养鸡场也成了河西地区最大的养殖场。”是否“河西地区最大的养殖场”,无从考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威日报2011年5月12日一版照片说明:“5月11日,市民在南城门广场冒雨行走。当日,我市大部分地区普降小雨,有效缓解了开春以来的旱情。 ”不是淅淅沥沥而是稀稀拉拉的几滴小雨,对于缓解严重旱情基本上无济于事。最后改成了“将对缓解开春以来的旱情产生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威日报2011年5月12日一版照片说明:“5月11日,凉州区松树乡南河村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正在整理书籍。凉州区自“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居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在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巩固农村文化阵地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个“农家书屋”能“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农村居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吗?后来改为“有效地解决着”,把完成时改为进行时较为准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