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蝉

敬亭山

<p class="ql-block">  秋雨寒,暑气消,蝉的叫声也稀疏了很多,只有在正午阳光充足时才能听到蝉的合唱。“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秋雨后常会看到随枝叶落下的死蝉。它们走完了一生,随季节远去了。</p><p class="ql-block"> 蝉是盛夏的标志,也是很多人童年的记忆。蝉给童年增添了很多乐趣,这些记忆陪伴着我们走过一生,也会讲给下两辈人听。</p><p class="ql-block"> 从初夏的第一朵花开,到新燕的第一声鸣叫都无不感受着季节的新。不知道蝉是什么时候开始叫的,小伙伴们竖着的耳朵也没能及时的捕捉到。蝉鸣渐渐成了大合唱。我们焦急等待中的日子也结束了,开始了我们迫不及待的行动 捕蝉。那时这是农村小孩子必备的技能之一吧,特别是小男孩儿炫耀的资本。</p><p class="ql-block"> 那时农村没有暑假,只有在周六日才能去做。平时都是晚上跟半大孩子们去找蝉蛹。一般都是拿着灯笼、手电去树林里寻觅从洞里爬出来的蝉蛹。有经验的可以从地上的孔洞里发现并挖出来。谁找的多都会被小伙伴们羡慕。</p><p class="ql-block"> 周六日是捕蝉的日子,大家都会准备各自的工具。农村孩子们都是从长辈那里传承的工具和捕蝉方法。我们捕蝉通常是用胶粘、马尾套、弓箭射三种方法。三种方法无一例外的都得用长长的竹竿子。竹竿的顶部绑着一根细细的铁丝,把用沥青(我们称为臭油)和胶皮在一起熬成粘稠状,抹在铁丝上,轻悄悄的顺着树枝靠近蝉,出其不意的黏住蝉的翅膀。<span style="font-size: 18px;">蝉会吱吱叫着被拉下来或者因为翅膀重不能展翅高飞自己落下来,蝉翼薄如轻纱沾不任何重物和破损。蝉被我们扣住放到布袋子里。蝉</span>也很狡猾听到声音就会静音还会爬的更高,藏在树叶下,要不就一下飞走了。“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p><p class="ql-block"> “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枣树、榆树、杨柳树上好多蝉,我们用马尾套也是种好方法,不过更要细心和耐心些。马尾自是好寻,生产队马棚里有的是。把马尾也拴在竹竿上,要挽成不大不小的活套子,慢慢靠近蝉,不能太急也不能发出任何响动,要不那狡猾的蝉会一下子飞跑了。站在树下,找到目标,屏气凝神,举竹竿不急不躁,动作时快时慢,一点点靠近蝉,把马尾套悄悄越过蝉头部,然后再往回套住蝉头部或者腿,腿是容易断的成功率不高。最好的是头部,慢慢拉动竹竿,一下子就把蝉套住了,任由蝉怎么挣扎也摆脱不了那结实马尾套束缚,蝉只好乖乖的被放进布袋里。这样捉住的蝉几乎没有损伤,翅膀完好无损。是最大家受欢迎的了,是为了用蝉当扇子。用手捏住蝉的胸、背部,翅膀放在手指两侧,蝉会振动双翅欲飞,这简易的自动风扇就成功了,可以放在头部扇风。黏住的蝉翅膀上有胶影响蝉抖动翅膀。蝉分公母,公的会叫,在腹部有两块儿半椭圆形孔洞,里面是薄薄的一层透明膜,通过振动,蝉就会发出嘶鸣声。我们也试着扎破它,看它还会不会叫。也会把蝉用白线绑了用它拉自做的小车。还会剪断蝉嘴 ——细长管,算是对它们破坏树木的惩罚吧!</p><p class="ql-block"> 再有就是用弓箭射蝉了,把小弓箭绑在竹竿上端,弓弦压在拉绳上,当对准树上的蝉时,猛拉长拉绳,弓弦从小凸起上弹出发射弓箭,一下子就能把蝉射住,这多半会把蝉弄成重伤,用的人少。</p><p class="ql-block"> 小布袋里蝉越来越多,夜晚大家会聚集在村口,夜半清风鸣蝉,点上一堆火,把蝉烧了来吃。蝉背部有很大一块儿的肉呢。个个都弄得小嘴黢黑。在点火堆时,大人们也会四处撼动四周的树木,蝉会朝着火堆飞来,一下子也逮不少呢。吃剩下的蝉会被用来喂鸡。</p><p class="ql-block"> 晚上寻来的蝉蛹,多半会被放在窗纱上。蝉蛹会从背后裂开一道缝,然后金蝉脱壳。等到早晨看它们早已经破壳而出,蜕变成嫩嫩的蝉,粉红色,柔软的双翅。不过跟野外树上的不一样,它们多半双翅伸展的不均匀,身体也没有树上的黑。可能吸不到树汁,成活的不多。现在蝉蛹是一道菜呢,价格也不便宜。一般都是用盐水寖泡后用油炸着吃。</p><p class="ql-block"> 蝉蜕是中药材,我们都会满世界的找,攒多了也不知道那里有收的,多半扔了。</p><p class="ql-block"> 蝉叫声唤醒了童年的记忆,每年夏天都会想起这些,也会想起当时的小伙伴,甚至还记得当时对话和表情。一个夏日我们不怕热也不怕晒,个个都像个小黑老包,不过听大人说蝉是害虫,再热也觉得值。捕蝉给日子增添了很多色彩,把艰苦的岁月幻化成如画。在没有手机、电视的年代里这是一种快乐!</p> <p class="ql-block">图片均来自网上,谢谢作者</p>

蝉蛹

马尾

竹竿

捕蝉

翅膀

蝉会

我们

弓箭

小伙伴

双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