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庞庄水库石窟.游白燕.田家湾水库.收尾和合寺

听雨

<p class="ql-block">星期天了也是自己开始寻觅古建筑及石窟的日子了,这个星期目标锁定庞庄水库的一个石窟,经过零星拼接的资料大致知道位置而且有个困难就是水位高了石窟就看不到了,只有水少石窟才可以显现出来,这次也算碰运气吧,闲话少说走起。</p> <p class="ql-block">出来太原市进入太谷农谷大道开始今天的行程半路也不知道怎么走的突然发现路边一寺庙,经过一条小路拐了进入,到了跟前才发现这是到了白燕了呀,上次自己骑车来的时候这个寺庙正在修建,大门也锁的也就没进去,这次看见基本轮廓已经成型,而且知道了这个寺庙为宝丰寺,正好大门也开的进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推开一扇门慢慢走进,看到的是很大的一片空地对面和右边有庙宇,左边看见像是住的地方,查资料宝峰寺碑文记载,是一代“帝王香火之寺,空王佛如来出现登履之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被战火毁坏,但香火至今未断,故有村善众人发愿重修。 传承几千年的民俗文化,上个世纪30年代白燕宝峰寺不分昼夜24小时还愿唱戏,人山人海,在当时和现在,都毫不扩张地讲 在全国独一无二 是宗教界的一个新亮点 山西中药厂的“龟龄集”定坤丹”等名贵中药绝密配方来源于“宝峰寺”。</p> <p class="ql-block">一块空地上摆放的一尊佛像,看形状应该是地藏菩萨!</p> <p class="ql-block">主殿为大雄宝殿,紧挨的有个小殿,工人师傅正在修缮,里面只能看到墙壁上的彩绘,最南边还有一殿好像供奉的为狐仙,据后期查阅在明代,这里名为“神护寨”,狐仙崇拜盛极一时,成为民间宗教活动的著名区域。</p> <p class="ql-block">从宝峰寺出来直达白燕箕子园,以前来过,所以在这里就不一一表述了。</p> <p class="ql-block">箕子雕像。感觉这地方也没人打理,和去年来的时候杂草更多了,而且以前这地方立的一简介牌子目前也损坏了,有些搞不明白后期如此不堪。</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次来我主要目标是看看张氏牌楼坟,上次来也不知道有这个地方,这次顺便看看,其实这个地方离箕子园很近,沿的大路走就可以看到,资料显示白燕村张家祖籍陕西西安府米脂县,明洪武年间迁居太谷县白燕村。清乾隆年间张氏家族发迹,家族商号遍及大半个中国,同时也出了很多读书做官的,在白燕村也修建了大片楼院豪宅。</p><p class="ql-block"> 这座牌楼坟坐北朝南,面朝乌马河,背靠丘陵坡地,在白燕村的西南方的田地里,除了一座牌楼和一个碑亭外只留下了几根光秃秃的石柱。</p> <p class="ql-block">据墓碑记载, “张氏始祖邦端公,自明洪武间由陕西延安迁山西平阳洪洞县,迁太谷白燕村,族人多至七百余人,分四大支”。族人张元成,道光八年(1857)戌子科举人,曾任直隶洲,辛丑年带领民众治水患,安民心,功绩卓著,还有一位是叫张春台的,进士出生,加五品记录十次随带军功,加一级卓侯陛加一级,落款为大清道光三十年 。从这不难看出这两个人一文一武为朝廷做出了贡献,朝廷特此在白燕村建造了豪华的家族墓来嘉奖张氏家族。</p><p class="ql-block"> 据村里人说有一年乌马河发洪水,洪水冲到墓地,把墓中的老棺木冲了出来,等洪水退去村里人一看发现棺木被一颗百年枣树的老根缠绕,没有被洪水冲走,后来人们又把棺木又埋了回去。</p> <p class="ql-block">牌坊背后北向东书“春露”,中书“山高水长”。西书“秋霜”。云文石刻 在这种沙石上雕刻如履薄冰,因为沙石质地很软很难成型,如此繁复的花纹如果没有几十年的功底根本是不可能雕成的牌坊上的加固铁栓可能是大练钢时期被扣走的碑亭上书追远 应该是怀念的意思精雕细刻的碑亭前面石栏杆上是两个蟾蜍 后面是两个蟠桃 从一大块石头上雕出来这两个蟾蜍如此精湛的工艺让人感叹旁边还有一块石雕构件 用途也没有人知道牌楼最上方原有一个石香炉据说盖子还能揭开可惜的是近些年被人偷走了同时丢失的还有牌坊上香炉两旁的四个石狮子</p><p class="ql-block">未被偷盗前的石狮 前几年的时候盗掘文物的人用电锯一共据了八个这样的石狮。</p> <p class="ql-block">从张氏牌楼出来到了白燕村新建成的文化广场,这个广场融白燕遗址文化、苗木花卉文化等本土文化于一体,是一个包括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雷锋志愿服务点、图书馆等多种功能的休闲娱乐场所。</p> <p class="ql-block">边上一个老建筑和去年来还是一样。到处杂草,和前面还是有些格格不入。</p> <p class="ql-block">广场一角有片池塘,总体构思看见像燕子戏水一样。有啥含义就不懂了。</p> <p class="ql-block">水塘前好多树根交错,正面一个”根”字,本身白燕村淳风悠远,崇文尚德。邻舍睦处,友善团结。文明常在,德言常通。敬人自重,礼让谦诚。婚丧喜庆,重俭轻奢……”这是深深映入白燕村村民心中的这个”根”吧!</p> <p class="ql-block">广场这个小鼓楼基本保存了原始状态,规格相对简单。没有过多修饰的手法刻意去表达。</p> <p class="ql-block">从白燕出来开始向庞庄水库进发,刚走到半路又发现右侧一特别壮观的大桥,突然想起榆次骑友康姐他们发的图片也有这个桥,走进一看原来这个桥为玉龙桥,属于太谷天顺渠玉龙桥,这座桥还是一座立交桥,桥面上是从乌马河上游引到阳邑方向的灌溉水源,而桥下的水洞是后山链接乌马河的支流。</p> <p class="ql-block">太谷天顺渠玉龙桥侧看,这座桥除了实用功能外设计的还非常的美观无论近看还是远观,但不知出于那位设计师之手。该桥于1928年动工1931年投入使用,3年的时间只用青砖和木头就架设一座跨度超大的引水桥,九十年后的今天这座桥依然坚固如初,虽然现在这座桥已经不再引水,但这样的百年良心工程依然值得敬佩和学习,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吃水不能忘了挖井人。</p> <p class="ql-block">其实每次出来只要选好目标,沿路总会带来很多意外惊喜,看完玉龙桥直达庞庄水库,其实庞庄这个水库位于乌马河上,建于1974年。水库正常库容为978万立方米,集雨面积为278平方千米,海拔为923米。</p> <p class="ql-block">跟的水库的右边开始驱车寻找石窟的大致位置,因为石窟在河的东岸要过去必须走到尽头然后到东岸,水位目前看的正合适,可是到了预定目的地,没想到一道大门挡住了通往河对岸的路线,正好有游人开车过来一询问才得知这地方正属于雨季为了防止 意外发生基本都封住了出入口。看来今天是没啥希望了,只能望水兴叹了,有机会还是骑车来吧。准备返程。</p> <p class="ql-block">这时候也到了中午吃饭时间了,看见对面有个大院,一个大大的福字特别耀眼,过去看看有没吃的或者打听下石窟的具体方位,到了跟前停车进院。</p> <p class="ql-block">一进门左手就是一厨房,还没进屋里面就飘来一股浓浓的肉香,也许自己也确实有些饿了。进去一个大师傅和一个老板,一问这地方就是一个农家饭店,呵呵,歪打正着了这也是,整了几个特色菜顺便问了下石窟,两人都不赞同去那地方,都说不好找,而且也不推荐我去,也许怕外地人破坏或者啥的,两人都特别好客。既然这样也只能以后对机会再来探寻了。</p> <p class="ql-block">看这黑板上写的菜单和我以前上学那会在食堂吃饭真有些相似。</p> <p class="ql-block">外面一很大院子,拿彩钢搭建的一顶棚,在外面吃饭还可以挡雨。坐下又能欣赏周边的美景,其实大规模出来活动这地方还真是个不错的地方,而且房子前面种了好多桃树,今年雨水好所以导致好多多枝头都被桃子压折了。</p> <p class="ql-block">一会几道特色菜就上来了,搭配上很有心意,味道也不错,吹的小风吃的特色欣赏的美景感觉这才是人生了。</p> <p class="ql-block">吃饭的这个位置属于阶梯性建筑,下面就是一个农家乐住宿的地方,有亭子有水有窑洞,老板告诉这地方被一个老板租赁出去了,就是对外旅游的人了,而且里面条件也特别不错。</p> <p class="ql-block">吃饱喝足告别老板心里总感觉今天还应该去下哪里,毕竟现在回去尚早,这时脑子灵光一闪想起我上次去的地方和合寺,上次因为防火封山,半路被迫返回,这次正好可以拐过去看看,途径沿路卖水果的奇多,主要太谷属于山西的农业大县,尤其这几年农业搞的有声有色的。政府支持,农户们干的也起劲,丰收后的喜悦也尽显眼前。</p> <p class="ql-block">从太谷出来按导航直接到了田家湾水库,这里就属于榆次地界了,最出名的乌金山也在里这里没有多远了,既然庞庄水库留了点遗憾但是这里正好弥补一下。</p> <p class="ql-block">水库位于榆次区城北18km处的乌金山镇田家湾村、汾河支流涧河中游,控制面积97平方公里,总库容942.5万立方,水库始建于1958年,1959年建成蓄水,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下游生态补水的小型水库。</p> <p class="ql-block">放眼望去来这里垂钓的人真不少,远处一大片草垫子一下子吸引了我,找个位置停好车徒步绕了一大圈才进了这个大大草垫上,其实车完全可以开到跟前,主要当时怕车没地方放所以还是有些小失误。在这里搭帐篷野炊的人真多,各种户外装备琳琅满目的。</p> <p class="ql-block">正好一群羊群走了过来,和这美丽的草垫搭配起来真有些感觉自己来到了蒙古大草原的感觉。美,是真的美!</p> <p class="ql-block">站在上面自己也享受下这大自然的馈赠,呼吸呼吸这小草的那种淡淡的清香。</p> <p class="ql-block">因为今天最后的目标为和合寺所以有些地方基本就是一笔带过,其实途径好些地方以前自己都已经来过,所以就不过多去考究了,从田家湾出来开始沿的盘山路进入大山,路面也变的特别窄,对面过来车辆互相错车都有些难度,危险系数相对还是有些高,但是越走风景越好,在这崇山峻岭中真能感受到这大山馈赠给人们的那种心旷神怡的那种心情。</p> <p class="ql-block">来到和合寺此刻也开始飘起来点雨滴,这样更点缀的山里那种云里来雾里去的神仙般的景色。把车放好,感觉这里好安静,游人也没有,看来此处还是少有人知,自己也落的清净,进了大门走不多远就是一尊弥勒佛,笑迎各方游客。</p> <p class="ql-block">继续走个十几米就是大雄宝殿了,其实这里应该属于地二层建筑,里面佛像金光灿灿,看来此处香火还是比较兴盛,由于自己进寺庙不拍佛像所以这里里面景象只能用书面来形容了。其实这也是对佛的一种尊敬。</p> <p class="ql-block">大殿正对面这个应该为鼓楼,鼓楼的在背面也可以说为寺庙的最高点,左边为榆次,右边为太原,到了夜晚,灯火珊阑,还是比较漂亮壮观的。</p> <p class="ql-block">自下而上第一层为石券窑洞式禅房四间。从这个角度几乎整个山脉都收眼底,上次去悬瓮山感觉哪里地势好,没想这里又是另外一种感觉!</p> <p class="ql-block">此刻下了点小雨,这才感觉好冷。这个季节都感觉有些哆嗦,</p> <p class="ql-block">第三层为两套间地窨式石砌闭关洞。</p> <p class="ql-block">洞没供奉的和合二仙,“和合”是指和睦和顺及相亲相合的意思。“和合二仙”是神界中管理人世间人际关系和男女情缘的神。清代雍正时,曾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民间亦多以此二人为“和合二仙”。</p> <p class="ql-block">“和合二仙”就是“寒山”和“拾得”。和合寺内有一大石,石上有九个石窝,形如海碗,窝内常年蓄水,人称九莲灯,传说夜深人静,有九仙女自水中出,歌舞石上。现和合寺现已损毁,但大石犹存,供人凭吊。和合寺周边生长有万亩柏林,此处柏树树干纹理多为左扭,人们称此种柏树为“左扭柏”。</p> <p class="ql-block">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寒山”“拾得”二人本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转世。玉皇大帝为考验他两人,就变了一位叫白莲的女子下到凡界,让兄弟两个同时爱上这个女子。当哥哥寒山发现弟弟和自己的心上人是一对恋人后,痛下决心割断尘缘,出家当了和尚。弟弟发现哥哥走失,并历经千辛万苦找到哥哥并得悉他出家的真相后,也跟着哥哥遁入空门。“寒山”与“拾得”经受住玉帝的考验,玉帝就封他俩为“和合二仙”,并让道家供奉。中林山和合寺供奉的就是“寒山”与“拾得”。</p> <p class="ql-block">第四层为观音堂遗址。来之前看资料佛像还是很普通塑像,没想这次来看到的确是佛镀金身,真能感受那种宝相庄严彻法界,梵音流布遍大千!</p> <p class="ql-block">和合寺前几年开始由五台山西台的圣一师傅重修,当时来太原时在南固碾千佛寺,原籍为和顺,年幼时全家迁来榆次中林山和合寺北面的结岭石村。</p> <p class="ql-block">每次出来不管走哪里,其实每个人所感悟的风景都不同,在农民的眼里。风景就是那一望无垠的麦田,在诗人的眼里,风景就是秋日里的一抹骄阳,热烈而不孤傲。在音乐家的眼里,风景就是那串串美妙的音符,那么,在我的眼里只要心里有景处处都是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