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与敬信驻军

寒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9年6月,以珲春边防工作总站为基础,抽调野战部队建制营、连和部份兵员,新组建了边防部队(边防团)。部队的第三营驻守在珲春敬信公社。那时的敬信还是一个尚未开发的边陲小镇,悄无声息。中苏朝三国在此交结,标准的一眼望三国地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部队组建的前三个月即1969年的3月份,大批量的上海知青被分配到珲春插队落户。其中敬信公社就有近十个集体户。于是,敬信驻军除了接触当地百姓,又多了一户户知青人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全国重视关注知青,解放军当然也不例外。我在营部时,记得营首长工作分工时强调的是:下连队,一定还要下到连队驻地附近的集体户;军民共建,与地方、民兵互动时,一定不要漏下集体户;平时多关心知青们的生活困苦,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总之一句话,把集体户当作编外连队来对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营部副教导员王秀山,时常下点儿到机炮连。机炮连驻朝阳三队,组建时没有自己的营房,借宿朝鲜族老百姓家。(朝鲜族老百姓真的可爱!近两年的借宿又会有多少不便?)每逢下连队时,必走访集体户,给知青们留下极好的印象。五十年后,朝阳三队集体户首任戸长王枝良还给我发帖,赞誉王副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秀山,时任三营副教导员。后任边防团副政委、图们武装部政委。(已病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你说到教导员,非常亲切,他待我们很好,有一种父母和长兄的感觉,我们集体户都尊敬他,喜欢他。他常来我们集体户问暖嘘寒,关心我们还习惯不习惯当地的生活,在他的影响下,(机炮连)也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当看到我们吃的口粮是最差级的硬高粱米时,连队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把他们最好的高粱米,置换我们最差等级的高粱米(部队调换后以作饲料。)这在当时我们最困难的时候,那该是如何的雪中送炭呀!这些都被我们集体户的一个同学(后来成了作家)写入了他的书中。”(上海 王枝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个时代,全党注重战争准备打仗是主旋律,作为边境前沿地区更是首其冲。知青插队农村,既要务农生产,同时也是民兵一员。军民共建、军民联访也就必不可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曾记得,69年末70年初,一个千里冰封的深夜,我们大队民兵和驻朝阳的机炮连接到战备命令,立刻武装开拔到北山?的一块坡地上,一路上几个人抬着75炮,我还不小心摔了一跤,心里很内疚,悔恨耽误了宝贵的战斗时间,但部队的班长(排长?)反复安慰我,并命令别人接替我,到了指定地点,我们就在雪地上趴着待命,早就忘了严寒。过了很久,警报才解除,回得生产队。”(王枝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年75无后座力炮的开进状态,人拉肩杠确实苯重,也的确辛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敬信,原本一个狭小的边境乡村。公社革委会设在二道泡大队。计划经济,当时的二道泡不亚于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除革委会外,邮电、招待所、收购站、信用社、客运站(点)、供销社等都设在二道泡。繁华似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敬信驻有一个营部及三个边防连队。部队的粮油供应是由珲春军粮站负责,尔外的肉禽蛋、酱醋盐、牙膏肥皂、信封邮票等都是敬信供销社供应。前文(一)《站柜台》的主人公范文发就是那个时候的副食百货售货员。上海知青,早早抽调参加工作,每天脸上充满着喜悦和自豪!头脑灵活又为人随和,范文发深得部队的热爱和喜欢!</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时的我们上海知青和你们部队的年轻战士虽然落脚点不同,但同一时代的年轻人的心是相通的,有着共同的志向和追求,特别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有过接触交流都会终身难忘!”(王枝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当兵前,有过一年的知青经历,几乎同龄人,同是老三届,同是背井离乡,生活在同一个地区,生活工作中遇有接触,真的是一见如故!</span></p> <p class="ql-block">部分网图</p><p class="ql-block">寒旅2021.9.17大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