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疆札记(一)

龙群

<p class="ql-block">  回到我的笫二故乡哈密</p><p class="ql-block">1965年我从上海支边到新疆哈密,2004年退休回沪定居,连头带尾在新疆工作生活40年。回沪定居已有17个年头,虽然每二三年都要回疆看看,但一直放心不下那儿的亲朋好友和那边的风土人情,尤其是年龄大了,总想在还能走得动时,再回去看上一次,了却心中之挂牵。</p><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17日下午3:37,我与夫人搭上Z40直快硬卧,准时离开上海火车站。一路上看看沿途风景,与同室乘友聊聊天,不觉寂莫。其中一位母亲也是新疆上海知青,退休后未回上海,还在新疆,儿子从上海去新疆探亲,说来也巧,他母亲也在哈密,但与我们不是一批。</p><p class="ql-block">一路上还算顺利,就是在陕西遇到暴雨车停了6个小时,晚点到达哈密。出站不烦琐,人脸识别,查身份证和行程绿码就放行。</p><p class="ql-block">朋友的车接我们到女儿在哈密吐哈石油基地的住房,房子是女儿女婿在哈密工作时留下的,现女儿调到乌鲁木齐,女婿在鄯善,房子空着,家具是现成的,许久未住,打扫一下就行了。</p><p class="ql-block">石油基地离哈密市中心不远,也就是十公里左右,当时选址在此看来决策还是对的,离市区太近不利于规划和发展,虽然选在一块戈壁滩上,但地下有水,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是绿树成荫,道路纵横,商城,广场,宾馆,体育馆,影剧院,公园,住宅楼,一应俱全,成为哈密的一道风景线。</p><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首选来到夫人姐姐家,她姐姐姐夫早就知道我们要来,拿出最后的杏子、刚熟的葡萄、熟透了的哈密瓜、西瓜招待我们,又拿出珍藏的茅台酒欢迎我们的到来。</p><p class="ql-block">酒足饭饱后,我们步行来到我们住了十多年的市委家属院。去看望老邻居、老同事,有的病了,有的走了,健在的也都老了,岁月不饶人啊!想当年多热闹,平时一起打牌唱歌跳麦西热甫,春节、古尔帮民族之间互相拜年,亲密无间。</p><p class="ql-block">从家属院出来下午十点多了,天还没黑,但路上灯亮了,旁边的加格达宾馆已灯火辉煌,我们在门口等车,路上车水马龙,进出宾馆住宿吃饭的人络绎不绝,彷彿自已又回到了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