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四天小结

风中的邂逅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正式开学的第四天。回顾这4天的难忘时光,感受颇多。</p><p class="ql-block"> 一、经历过才知道,教一年级不可急于求成,因为你再急,短时间也成不了。</p><p class="ql-block"> 开学前三天仅仅让孩子们背多首纪律儿歌,既培养孩子的习惯,又锻炼了口才,还让孩子多认字,一举数得。其余时间就是各种体验教育:排队、走路、就餐、就寝。前两天让人崩溃:走路像蚯蚓,吃饭像逛菜市场(古人语:食不言,寝不语。我还算认同第二句。我们围坐在一起,吃饭都不说话,还有吃饭的乐趣吗?但只顾大声说话也不行,耽误事),听课像开小会。让人的心情由兴奋,到精力疲惫,再到暴怒,然后是无奈。其实我之所以没有控制好情绪,主要原因还是我没有真正认识到孩子的特点。虽然和别人讲起来头头是道,自己一落到实处却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想象着我是一言九鼎,说一句算一句。可是在孩子的世界里,什么话他都是左耳朵听,右耳朵出,停不过三秒。</p><p class="ql-block"> 但是第三天,峰回路转,让人眼前一亮。15号中午放学,我领着孩子排着路队去餐厅。孩子们整齐的队伍让我怀疑看花了眼。进了餐厅,孩子们有序领餐,较为安静地用餐,迅速地清扫卫生,让我感到孩子们的潜力巨大,他们的进步真是神速。我不禁为我前几天的急躁情绪而羞愧。孩子的心理控制能力跟不上我的要求,原因是我的要求太高,进度太快。如果再教一年级,我一定会气定神闲,笑看孩子们的“大闹天宫”,耐心等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二、相信孩子的能力,尽快进行小组建设。</p><p class="ql-block"> 开学的第三天,9月15号,我开了年级班主任会,立即组建年级学生管理团队,组织孩子们检查路队、卫生,各班成立“安全监督岗”。有老师提出:孩子小,会管吗?我指出:目的不是让他们管,而是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尽快培育出自我管理的幼芽。今天我班的第一个“安全监督岗”邹坤豫同学正式上岗,效果很好。小姑娘往走廊里一站,在走廊里追逐打闹的现象立即消失了。这说明,再小的孩子,他也有管理与自我管理的能力。我们要相信孩子。</p><p class="ql-block"> 我开始打算独自检查孩子的背诵。检查了十几个孩子,发现不行。效率低,孩子们的耐心不够,在等待检查的时间里就要进行各种捣乱。后来我找了6个小助手帮我检查,手把手教了一次后,立即上岗,成效斐然。孩子们真是“有志不在年高”。</p><p class="ql-block"> 这几天很忙,尤其是贺老师今明几天要到师校参加3天培训,语文数学课我一个人上,事情太多,有些应接不暇。人不能一个劲儿地忙活,这样的忙活就没有了思考学习的时间。我就是这样,这几天禁锢于班级的各种训练中,独独忘记了班级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小组建设。开学四天了,今天让孩子第一次写作业,我突然想到送交作业的事,才意识到竟然没有明确分组和每人的岗位。这几天的观察也对孩子们有了大致的了解,哪些能堪大任,哪些是学习尖兵,哪些是调皮捣蛋,哪些要在后进生中徘徊一段时间,基本上是心知肚明。明天在目前初步分组的基础上,再进行小调整,做到各组“学习尖兵”力量均衡,分散后进生,让各组实力相当,为班级尽快走上正规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 三、形象教育效果远远大于空洞的说教。</p><p class="ql-block"> 一年级是起始年级,为了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习惯养成是重中之重。仅仅是说唱儿歌,老师讲解,这样的效果往往不佳。我发现,运用大屏幕展示各种图片的教育效果最佳。我看到有孩子趴在桌子上看书。随手抓拍,连上微信,播放,让孩子们点评。没想到,孩子们的眼光独到,我发现的所有不足,全班孩子依靠集体的力量,全部指点到位。点评完毕,我再让孩子们读书,效果立竿见影,基本上都达到了规范。</p><p class="ql-block"> 四、专题性、重复性表扬最有利于督促孩子们养成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需要养成的习惯太多了,如果我们面面俱到,等于全面不到。因为规则太多,超过了孩子们的接受程度,容易造成“系统崩溃”。所以,老师要做好规划,给众多习惯排序,一个一个解决。我首先培养学生走路、就餐的习惯,然后是读书写字的坐姿习惯。为了加快养成的速度,我是集中火力,全方位、全时段的重复性表扬,效果很好。综合起来说,我运用了背诵儿歌——自我暗示,图片展示——生动形象,加星盖章——重在激励等多种 方法,成效还算显著。</p><p class="ql-block"> 万事开头难。也算开了一个好头。希望下周开始,班级捋顺了,学校和年级工作,个人学习都走上正规。</p>

孩子

开学

习惯

年级

班级

效果

养成

儿歌

检查

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