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偶得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学习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其一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决定与前几天在语文园地中学的古诗《所见》进行对比教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师:这两首诗都是写诗人看到的,请大家想一想,两首诗中,作者在哪里看,又看到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生:《所见》中,诗人应该是路过这里,看到“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的情形。</p><p class="ql-block"> 师:也就是说,诗人就在牧童身边。</p><p class="ql-block"> 生:我不同意。牧童只有在无人打扰、完全放松时,歌声才分外清亮——“振林樾”。我觉得诗人应该在远处,远远地听到牧童的歌声,悄悄地走近他,观察他,但不会让牧童发现。</p><p class="ql-block"> 生:诗人可能就躲在大树后面。</p><p class="ql-block"> 师:有道理。这才是大诗人袁枚,让童真和童趣最大限度地释放,孩子的天真烂漫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那么第二首呢,诗人叶绍翁看到了什么,又是在哪里看到的呢?</p><p class="ql-block"> 生:叶绍翁看到了“儿童挑促织”,在篱笆边看到的。</p><p class="ql-block"> 生:不对!作者在船上看到的是“篱落一灯明”,推想到“儿童挑促织”,“知”就是猜想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师:看到“夜深篱落一灯明”,为何料想到“儿童挑促织”呢?</p><p class="ql-block"> 生:因为蟋蟀只有夜间才出来呀。</p><p class="ql-block"> 师:那如果换成你,你会想到吗?</p><p class="ql-block"> 静默。</p><p class="ql-block"> 生:可能他的孩子喜欢在秋天的夜晚斗蟋蟀。</p><p class="ql-block"> 生:有可能诗人小时候也喜欢在夜间和伙伴拨弄蟋蟀。</p><p class="ql-block"> 师:是啊,落木萧萧,寒声阵阵,客居他乡的诗人躺在船上,辗转反侧。远处人家院落里的灯火使他浮想联翩——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自己疼爱的孩子,想起自己的家乡,满怀惆怅,言寥寥而意无尽啊!</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