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谨此此文怀念我们过去的童年的火柴,那段记忆刻骨铭心,那些友谊值得珍惜,一张张泛黄宝贵的老照片永远留在在我们的印象中,而那段记忆的童声将一去不复返。在水一方,愿着一身荷香,乘一叶兰舟,划过秦时明月,穿过唐风宋韵,寻你在烟波浩渺的西子湖畔!只想,为您儿时火柴的回忆,轻敲在尘封已久岁月。老式火柴是由火柴棒和火柴盒子组成的,火柴棒是由优质的木材质制成,抽拉式的火柴盒则材料用木制品和纸糊成的,外壳上印有精美的图案。过去,为防止火柴受潮,村民一般把火柴用完都放在家里“师面公”的灶神位里。</p> <p class="ql-block"> 前几天,一位朋友看我在吸烟,热情地送给我几盒双喜牌的火柴,擦燃火柴,火柴枝头黄磷与盒子上的黑沙摩擦产生的火焰非常通红,空气中立即弥漫着一股熟悉的松木香味,令人魂梦牵绕,唤醒童年珍贵的记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村里有一个在揭阳火柴厂上班的退伍军人,由于当时厂里还没自动化糊盒机器,出于家乡观念,加上为了解决村里妇女就业问题,这名外出的退伍军人便在村里办起了糊盒手工作坊,那时候的小孩很懂事,为了帮家庭补贴家用,放学后主动加入到帮大人糊火柴盒子的行列,糊火盒活是分散到各家各户的,很辛苦,糊一个记得只有几厘钱,而且很费时,每家的火柴盒糊好了,就要用装满盒子的竹筐拿到村里小作坊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拿到工钱,一百个火柴盒大约糊一角钱,虽然工钱少得可怜,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但很单纯快乐,破旧低矮的狭小老厝里住着全家人,有的家里过道还养猪饲鸡鸭,人们为了生存而奔波劳作,披星戴月,辛苦劳作还解决不了一家人的温饱问题。鸡啼狗吼,妇女嚷着叫儿回家吃饭后声音,与大自然的天赖之声交织成一首乡村黄昏动人乐曲,点缀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水乡天然笔墨画;夜幕降临,多数农村还没有电,外面天昏地暗,火柴给了人们光明和温暖,村民用它点燃煤油灯,在土灶烧柴草做饭也要用到火柴。</p> <p class="ql-block"> 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孩子们没有多少玩具,都是通过各种游戏自娱自乐,而火药枪就可以让我们津津有味地看上大半天,在没有玩具可玩,没有动画片可看的艰苦年代里,我们尽量地用最简单游戏方式给童年带来快乐,孩子们都自制洋火枪,“子弹”就是火柴签子上那点黄磷,小时候玩的火药枪是用自行车旧链条做成的。虽然它是单纯和原始,但给我们儿时美带来美好的回忆,直到现在那股火药味的味道依旧还弥漫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 似水流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火柴也慢慢在历史的岁月消失,现在被打火机所代替,尽管火柴逐渐远离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它却是几代人刻骨铭心的记忆,挥之不去的记忆,经典中的经典,现在有些吸烟的人专买火柴代替打火机,就是为了怀旧,闻一下火柴燃烧的气味。蓝色的火光的向我们诉说几代人的艰辛与淳朴,火柴棒燃烧的气味如一杯回味无穷的酒,醇香在唇齿间,无法散去,像一朵毫不娇艳得茉莉,清香久久萦绕在心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