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总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因为选择而不知所措;既然开始,总有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div> </div> 从最初的跑步小白到第一次参加马拉松开始,能够完赛已成为一种值得骄傲的事情。不懂跑步名词,百度搜、各种咨询,遇到动不动就刷15公里以上的跑者,总有一种莫名的羡慕,这大概就是圈子的影响。随着时间滴答滴答的走过,最初的疯狂逐渐平淡,回归初心。各类赛事的关注度,跑步的速度、跑量、距离已不重要。但被大家抬举,成为跑团的教练,为了更好的指导大家通过跑步获得健康、身心愉悦,我应该是从去年八月份开始跑量终于上了100公里,后来通过慢跑、变速跑降低体重,长距离后半程加速跑锻炼心肺,通过几个月的不间断跑,速度在提升,身体在变轻。通过实践不同方式,不同距离,不同配速去跑步,了解了自己弱项。逐渐明白慢跑、变速跑、核心力、间歇跑所代表的意义。跑步开始是行动力,往后是执行力,最后是思想力。如果你只想获得健康,只需要有行动力即可,如果你想超越你身边的大部分人,需要执行力。最后一个留给最需要证明自己的人吧。 所谓行动力,对于初跑者尤为重要,因为行动力就是根基,根基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后面坚持与突破是否有能力达到。而有氧慢跑是初跑者打基础的关键,何为有氧跑,就是在跑步过程中能够聊天说话,此过程就是有氧跑(上图有介绍)。而对于大多数初跑者来说很难把控这个,因为初跑者跑一段时间过后,觉得自己还能再快,为了追求所谓的急时速度而忽略了身体本身。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就是积累、积累、积累跑量,每个星期的总跑量在上星期的总跑量基础上增长不要超过10%,怎么舒服怎么跑,不攀比,不追逐,自己享受自己的跑步时光。3个月不间断有氧跑步,已达到追求速度的基本要求。 跑步的执行力又是什么,我概括,在有一定有氧基础的前提下,把变速跑、间歇跑、配速跑、核心锻炼加入平时跑步中去,严格按此进行,根据身体状态随时进行调整,耐力的保持,心肺的刺激,核心的锻炼缺一不可,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跑步训练模式,在不断的尝试与变化中,形成一种自己的规律而去坚持下去。对于大多数跑者而言身体的反馈至关重要,筋膜炎,膝盖疼,小腿大腿等不同部位的损伤,这些都在提示我们该改变了,哪里弱,锻炼哪里,均衡发展,才能在追求速度的同时跑的更远、更久。 思想力又是什么?......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干,业余跑者,回归初心,保持健康、增强免疫力、提高做事专注度。 山友、山友,爬山不可避免,不管哪种方式,自己喜欢就行,在爬不了山的情况下,通过跑步是最能保持体能的一种方式。谨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合理的运动方式收获健康,让自己走的更远,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