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镇—维多利亚采风之旅(二)

grass

<p class="ql-block">位于温哥华岛上,距离维多利亚市大约八十公里的Chemainus,目前已经是闻名遐迩的著名旅游小镇,其特色就是随处可见的大大小小的壁画。据说,这个小镇上共有数以千计的壁画,其中最著名的,且堪称巨幅的壁画有三十九幅。</p><p class="ql-block">Chemainus 曾经是一个以伐木、木材输出为主的林业小镇。随着森林几乎被砍伐殆尽,林业工人和他们的家属纷纷离去,小镇日渐萧条,到了人迹罕至的地步。为了挽救小镇,当地接受了一位艺术家的建议,召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来小镇,在街道、小巷旁的建筑物上创作壁画。壁画的主题是“小镇的历史和现在”。</p><p class="ql-block">艺术家们的创作,给小镇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街小巷,房前屋后画上了色彩斑斓,表述故事情节生动的壁画,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到此一饱眼福。曾经几近荒凉的小镇,顿时成了炙手可热的游客们青睐的打卡之地。疫情爆发之前,只有千余居民的小镇,每年要接待几十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时间,车水马龙,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一派繁华喧嚣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小镇的时候,正值劳工节的长周末刚过去,暑假结束了,孩子们都返回学校上课去了。晴朗的蓝天下,低矮房屋构成的小镇范围内,人烟稀少,很是冷清。</p><p class="ql-block">专程引领我们来到这里的加拿大女作协会长郎格格,已经是第三次来到小镇。她告诉我们这几个头次造访的姐妹们,她以前每次来都是人山人海,哪儿哪儿都是人,干啥都要排队,拍照也很难有空隙。</p><p class="ql-block">我们看着空旷无人无车的街道,想象了一下游人如织的场景,不知道应该感叹自己比较幸运,不必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随波逐流,还是要抱怨疫情改变了世人的生活?</p><p class="ql-block">随便找个空位停好车,下车伊始,抬头就是风格迥异的各色壁画。环顾四周,街头的商店大多数都关着门,没有营业,不知道是否是因为疫情的缘故?我们发现脚下的路面上画着鲜明清晰的橙色脚印,不知道有啥寓意?</p><p class="ql-block">不远处的街边长椅上,坐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我们赶紧走过去,打听关于小镇的有关信息。老人热情地告诉我们,只要沿着路面橙色的脚印走,就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壁画。原来路面上鲜艳的脚印是无声的导游,很贴心,很细致的安排,让人感到很温馨。从这个很小的细节,可以看出管理者的用心,值得借鉴。</p><p class="ql-block">我们跟随着地面上的脚印指引,不计较方向,随意在小镇里游荡。一幅幅色彩鲜明,主题明确,情节生动,人物栩栩如生的壁画,非常抓人眼球。我们不停地举起手机,一直在拍摄。</p> <p class="ql-block">细细看下来,“小镇的历史和现在”的确是贯穿了绝大多数壁画的主题,令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总起来说,大部分壁画描绘了小镇当年作为一个林业为主的地方,伐木工人工作和生活的场景。那些气势恢宏的巨幅壁画,翔实地再现了当年的情景。</p><p class="ql-block">一幅巨大的表现工人们把加工好的巨型木材运往水边场景的壁画旁,用非常醒目的字体告诉人们:“从Chemainus 出口木材的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1863年9月25日。”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也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些当地的历史,很不错的体验。</p><p class="ql-block">那些反映当时伐木工人从最初的马拉牛拽的运输方式,到顺水放木排,到火车运输的历史变迁的巨幅壁画,组成了一幅幅伐木工人劳动的历史画卷,生动有趣。其中一幅图画中,居中踏浪放排的伐木工人虬结的肌肉,和身后火车吐出的滚滚烟雾形成了强烈而有意思的对比,令人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描绘小镇历史风貌,风俗人情的壁画也是壁画镇画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面既有小镇风光图画,也有对小镇有重要意义的人物特写画面,从小镇第一批出生的婴孩中的女子,到为小镇做出杰出贡献的老先生,从生龙活虎的青年壮汉,到神情忧郁的印第安原住民公主,应有尽有。还有普通的生活场景,内容十分丰富。</p> <p class="ql-block">在风土人情的画作中,很有名的一幅是华人画家画的“一个中国男孩的记忆”。这幅画就在进入小镇的大街上的建筑物墙上,表现了当年华人在当地的生活场景。华裔是小镇最早的居民的一部分。这幅画很大,很醒目,不容易错过。</p> <p class="ql-block">真正让我惊艳,一眼难忘的一幅壁画是画在邮局墙上的巨幅壁画。</p><p class="ql-block">记得当时在晴空万里,骄阳暖融融的天气里,信步走着。一拐弯,加拿大邮局的标志扑入眼帘的同时,标志下面的壁画瞬间抓住了我的视线,抓住了我的思绪,抓住了我的心。</p><p class="ql-block">画面正中间的上方,是我们熟悉的加拿大邮局的标志,下面有一个巨大的人物画像,估计是加拿大邮局的创始人之类的。画面的右边是身穿戎装的战士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斗,军邮车、军邮员在战火中工作的场面。画面的左下角,是穿着古典传统服饰的两位女子在宁静祥和的环境里读信。她们的下方,画着古老的邮票和一位骑着自行车的邮递员。</p><p class="ql-block">几行诗句不受控制地在脑海里翻滚,在胸臆间激荡,仿佛就要脱口而出。事实上,我真的忍不住吟出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p><p class="ql-block">明明是描绘西方战士和家属的画面,我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中华民族古老且经典的诗句。我顿悟到,艺术果然是无国界的。截然不同的人物场景,一样能激发人们发自内心的情绪和感触。只要作品质量优秀,不论是音乐、美术,还是文学佳作,都会引发共鸣。</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在寂静无人的小道旁拍照时,发生了一个让我们惊诧不已,又倍感温馨的小插曲。</p><p class="ql-block">在邮局的另一侧墙上,有一幅也是反应战争题材的大型壁画。我们贪恋壁画前的小径清幽,花草树木色彩分明,关键是无人打扰的静谧安详。每个人轮换着在画前的小径走来走去,拍下各自的风姿和精彩。正当身穿粉色外套的格格向着大家的镜头婷婷袅袅走来的时候,一个大约不足两岁的小男孩摇摇摆摆地闯进了我们的镜头。</p><p class="ql-block">小男孩执着地向格格伸出他肉乎乎的小手,嘴里含糊不清地嘀咕着只有他自己明白的语句,用力拉着素昧平生的格格,脚步蹒跚地向前走去。</p><p class="ql-block">我们和小男孩漂亮的金发妈妈一起,好奇地跟在着一大一小的身后,想看看小男孩到底要把格格拉到哪里去?</p><p class="ql-block">走到短短的小径尽头,拐过屋角,小男孩兴奋地指着墙壁,奶声奶气地示意我们看过去。</p><p class="ql-block">“哦,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幅画。他喜欢里面的消防车,每次经过都要看的。”小男孩的妈妈释然地笑着向我们解释,然后微笑着领着小男孩离开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看向墙壁,霍然发现是一幅纪念消防站服务小镇一百周年的大幅壁画。因为树荫遮蔽的关系,我们并没有拍下整幅画的完全状态。回家后在网上查询,才知道此画是今年六月才完成的新作。如果不是这个小男孩执意引领,我们很有可能会错过这幅新鲜出炉的大作呢。</p><p class="ql-block">这个小插曲,引发了我们的一场小小的讨论。</p><p class="ql-block">我们想知道,这个稚龄的幼童执意把他自己喜欢的画作分享给我们,是他真的懂得看画吗?他的友好态度和温暖举动表达出的纯真和善意,真正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可以如此温馨相处。很美,很美好!</p><p class="ql-block">壁画镇之行,因为邂逅了暖暖的小男孩而增添了一份不一样的感动。</p> <p class="ql-block">其实,我个人还很喜欢小镇街头的雕塑。尤其是在巨幅印第安原住民画像前,那一泓清浅池水,稀疏蒿草旁,非常应景的铜雕。两个男子坐在石头中,其中一位托腮静观,另一位则举着古老的马灯,微微前倾着身子,煞有介事,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电话公司的壁画前,依墙放置的自行车,成了拍照的道具。大家轮番出镜,拍出了满满的少女感,意外的惊喜哦。</p> <p class="ql-block">顶着秋日暖阳,吹着微微的清风,碧空如洗之下,我们徜徉在色彩缤纷的壁画镇小街小巷中,收获颇丰,不枉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