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长沙屯小学 ,怀念我的父亲

谦谦君子

<p class="ql-block"> 长沙屯,名子由何而来,不知道。但其与湖南长沙同名,颇有点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长沙大队辖三个小队:长沙屯,长沙滩,黄代沟。</p><p class="ql-block"> 长沙小学,什么时候建立的,也不知道。只知道父亲一人从大苏河来到长沙教书。那时父亲一人教几个学生,共几个年级,也不清楚,当时还只能称之为“教学点”。因为父亲没和我们讲过,我们也没问过。</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于1955年,乳名“成立”,也许那年长沙小学正式成立了?</p><p class="ql-block"> 我上小学时是“复式制”,即一年级面向西,二年级面向东,父亲先给二年级学生留好作业,然后给一年级学生上课,课讲完了,留好作业,再给二年级学生上课。</p><p class="ql-block"> 记得学过的课文有:《小猫钓鱼》《乌鸦喝水》《狼来了》《农夫和蛇》……</p><p class="ql-block"> 后来,学校人多了,又来了老师,记得有张争老师,谭永祥老师,后来是徐缓老师。</p><p class="ql-block"> 学校“文革”是五年制,啥时规模达六个年级的,也记不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读四年级,“文革”来了,课不上了,刚学会写毛笔字,正好去写“大字报”了。</p><p class="ql-block"> 复课闹革命,我们几个长沙小学的学生:宋学和、胡正轮、王桂兰去大苏河小学读六年级(初一)。那时,平岭后、杨家店、卅道河和南天门小学,都有“戴帽中学”(即小学办两年初中:六年和七年。)</p><p class="ql-block"> 1974年中学毕业,到长沙小学当民办教师,那时学校有七个老师了,音乐体育有了专职老师——王耀辉。其他老师有:李玉琨,王勋华,杨桂花,李秀英等。</p><p class="ql-block"> 民办教师,挣大队的工分,年底结算出钱,国家每月补助五元。</p><p class="ql-block"> 当时记得我教的是四年级的语文、算数,学生有长沙滩的刘富英,刘丙利,长沙屯的李新莲、王连英,张士芬,孙媛华,黄代沟的宋学海、宋学芹、李新,大湖的陈寒梅,谢士兰等。</p><p class="ql-block"> 不经过培训就当老师,也只有那个时代才能做的出来,所以怎么上的课,效果如何,印象肤浅。学生都是沟里沟外的弟弟妹妹们,关系还是融洽的。</p><p class="ql-block"> 在长沙小学两年多后,又去杨家店学校教初二语文,属于代课老师,每月工资35元。</p><p class="ql-block"> 之后,去抚顺读书,就离开了长沙。</p><p class="ql-block"> 2004年,教育改革,大苏河各村小学并入中心校,其中有:河庆、水晶宫、小苏河、南天门、大甸子、卅道河、杨家店、钓鱼台、大堡、平岭后、长沙。所以,长沙小学的历史可否这样表述:</p><p class="ql-block"> 1955(?)——2004</p><p class="ql-block"> 父亲是长沙小学的创始人,他除了去平岭后学校工作几年外,几乎把毕生的精力投入了这所学校,也是从这所小学退休的。他患病后投奔子女,离开长沙,直至去世(1992.9.12)再也没有回去过。现在,长沙还有多少人说起他,记得他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长沙小学——大苏河中学——清原高中(二高中、职高)——各类中专、大专和大学,从这条路上走出的长沙人有多少?他们还记得受到启蒙教育的长沙小学么,还记得教过你的善良淳朴的老师么?</p><p class="ql-block"> 父亲只有小学文化,他读书是在新宾,当时湾甸子、大苏河归新宾管辖,后来两地划归清原。他参加工作,先去清原六中(湾甸子)管总务,后来去大苏河中心校教书。</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长沙小学教过的学生,有的当了队长、会计和赤脚医生,所以家里有事,他们都乐于相助。记得过年吃完饺子,就有人来给父亲拜年,而且是跪拜。有秧歌,也愿意到家里转上几圈,父亲就指挥我们放鞭炮。</p><p class="ql-block"> 父亲乐于助人,经他同意到学校当民办、代课老师的,有知青,有家庭背景不好的,有家庭困难的……其中有感恩的,也有忘恩负义的。</p><p class="ql-block"> 父亲爱校如家,除认真抓教学外,还努力去勤工俭学,带领学生种实验田,捡核桃,后期又栽种人参,为学校创收,为学生谋福利。参加中心校的运动会,学校给学生买了运动服,伙食也是最好的。</p><p class="ql-block"> 长沙小学校址有三个,最初是三间草房,位于村东北,后来在路南路北盖起来两趟草房,1971年9月1日开始使用。1980年又在村南盖起了砖石瓦房。这些都和父亲努力有关,小队、大队,中心校,上下联络,奔走呼告,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学校面貌越来越好,鼎盛时期,学校有100多学生,10多名老师。</p><p class="ql-block"> 父亲也是我们我们几个兄弟姐妹的老师,但业余时间却不给我们补课,也从不给我们讲做人的道理,我们受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p><p class="ql-block"> 长沙小学,是我们兄弟姐妹六人读书的地方,是父亲凝聚他的心血、工作大半生的地方,也是我最初工作的地方,尽管它已不复存在,但心系之,梦念之,刻骨难忘。</p><p class="ql-block"> ——以此,怀念长沙小学,怀念我的父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2022.07.20)</p><p class="ql-block"> 许谦(15242361904,微信同步)</p> <p class="ql-block">附录</p><p class="ql-block"> 在长沙小学工作过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许绍邦,张争,李玉坤,徐凤绵,谭永祥,徐缓,王勋华,杨桂花,王玉华,李秀英,魏德玉,许谦,程奎,王思余,滕玉义,王耀辉,杨树发,张景业,潘晓飞,石云峰……(据不完全统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