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民代表刘玲玲</p><p class="ql-block"> 本人在《也说"小兴安岭的风雪飘呀飘"》一文中说到,1966年的深秋我们高三.一班去铁力县十一农场下乡劳动,刘玲玲等几位同学去看望了我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当年刘玲玲 (记得还有李永贵、孙培林、常业基、张静秋等同学)他们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学习邢燕子、侯隽,"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来到"十一"农场上山下乡。虽然离开学校不到半年的时间,长相还是城里学生的长相,衣着还是青年学生的衣着,但变化还是很大的。他们已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的身分已由青年学生变成知识青年了,无忧无虑的眼神已是有些忧郁了,有了一种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感,似乎也有一种人生道路上的迷茫。虽然分别只有半年时间,他们好象成熟了许多,一下子年龄也似乎与我们拉大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自此一别,弹指一挥,30多年过去了, 再次见到刘玲玲是90年代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经市委统战部推荐,在新的一届换届选举中刘玲玲当选为哈尔滨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因为我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从人大代表名册上看见了刘玲玲的名字,这么熟悉的名字,不用怀疑,不会重名,她肯定就是四中初三.四班的同学刘玲玲。</p><p class="ql-block"> 相别难、相逢亦难, 自从1966年秋天在铁力"十一"农场最后一次见面,30多年过去了,时光荏苒,人生坎坷,跌宕起伏,道路艰难,我们由中学生变为年逾不惑,经过时间这把无情刻刀的雕琢,我们的变化一定都会很大。一生大起大落、道路坎坷,命运多舛的著名女作家张爱玲说"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那么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这是作家对无情流失的时间和踉跄跌宕人生际遇的深刻总结,就冲着张爱玲这句话,我一定要见一见刘玲玲,我想我们一定能够互相认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在一次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我找到了刘玲玲,老同学相见,惊喜不已、格外亲切。</p><p class="ql-block"> 每年例行的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出席会议的代表吃住都在会上,晚上还有电影或文艺节目,时间相对宽裕。一次我谈起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她的父亲刘相如是“5.16”通知后黑龙江省第一个被打倒的走资派,就如同文革初期在北京第一个被打倒的吴晗。当时刘相如是哈尔滨话剧院长,从此哈尔滨文化大革命爆发了。父亲被批斗了,在学校里的刘玲玲立刻失去了往日的天真和活泼,一夜之间由天上跌到地狱,由令人骄傲的红后代变成了黑帮子女,整个人如同被迎头泼了一盆凉水,像落汤鸡,更像一只被人抛弃的小猫儿一样、蔫悄悄儿的贴着牆边低头走路。</p><p class="ql-block"> 不想我这话让刘玲玲潸然泪下,有些抽泣。</p><p class="ql-block"> 我立刻道歉:"唉,我不该提起这些陈年旧事"。</p><p class="ql-block"> 她说"没关系,我已经习惯了。"</p><p class="ql-block"> 她 还说:"那时我真的是像你说的那样吗?"</p><p class="ql-block"> 我说"当时我看得清清楚楚。"我还和几位同学说了(当然是悄悄说的)"她父亲犯错误,孩子怎么了?孩子有什么错?"</p><p class="ql-block"> 她说"你真是这么想的吗?"</p><p class="ql-block"> "真的,真是这么想的"。</p><p class="ql-block"> "当时好多同学跟我一样的看法,毕竟我们大几岁,又是老高三,已经有了是非感和自己的主见"。</p><p class="ql-block"> 但碍于当时恶劣的政治环境,谁也不敢大声说出来,只能把自己的想法装在心里。</p><p class="ql-block"> 当时她父亲、母亲都被关进牛棚,家也被抄了。刘玲玲不足16岁下乡去农场了,下边还有两个妹妹,无处安身了,幸亏被父母的一位不畏风险,不避嫌疑的老朋友,把她们接到他家。</p><p class="ql-block"> 1972年,在农场当了6年知青后 ,刘玲玲从团宣传队调入大庆市文工团,做了一名专业演员。她在文工团身兼多职,唱歌、跳舞、演话剧。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政治环境的回暖,大批知青开始返城,在外漂泊多年的刘玲玲调回了魂牵梦萦的哈尔滨,回到了美丽的松花江畔,在市文联下属的艺术学校当一名教师,并先后在哈尔滨师笵专科学校、哈尔滨市委党校学习。</p><p class="ql-block"> 她的爱人陈万才先生,是从上海来黑龙江逊克县挿队的知青,1973年考上了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系声乐专业。1980年调入哈尔滨歌剧院,任独唱演员。1987年赴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深造,结业后任市歌剧院导演,2002年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组建表演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系主任。</p><p class="ql-block"> 他们夫妇二人虽然一南一北,但共同的知青经历,共同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上的共同追求,使他们走到一起,并在工作上和生活上夫唱妇和,琴瑟和鸣。</p><p class="ql-block"> 后来听说他们退休后常住在上海。</p><p class="ql-block"> 人们都说伟大的作家和伟大的诗人需要苦难的历炼,经历了苦难才能写出巨作。我想我们的社会中坚和社会精英也是需要艰苦的磨炼。正如民国才女张充和赠友人信中说的"尽艰难事事,不挂上眉梢",人民代表刘玲玲不畏大风大浪、跌宕起伏的人生巨变,在艰苦的知青生活和在大庆演员生活中磨炼12年,卧薪尝胆,积蓄力量,度过劫波,破茧化蝶,事业有成,迎来了自己最美好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