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水本无华,因荡漾而成涟漪</p><p class="ql-block">——林西第三小学五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在这个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季节。为提高集体备课效率,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促进教研水平,提高教学效率,近日,林西第三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就《秋天的雨》一课进行了集体备课、磨课、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10月12日,教研组老师根据教学进度确定授课内容和主备教师,然后共同研读文本,讨论、研究出本课的语文要素、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措施及上课流程,随后,李淑兰老师集大家的智慧与力量,结合自己对文本以及本班学情的理解,进行了备课。</p> <p class="ql-block">10月16日,李老师上课,课堂上,李老师以爱国“诗句”导入课题,通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通过这三个经典名句体会,诗人的浓浓的爱国情。同时学习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导入新课之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根据板书进行质疑</p> <p class="ql-block">梳理出本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要用大量笔默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学生自主学习、潜心读书。</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并展开全班交流,学生们积极参与,畅所欲言。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孩子们搜集的资料极大的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成为本篇课文有效的知点补充,同时,大家也体会到了查资的好处。</p> <p class="ql-block">自主学习结束之后,开始小组合作交流。</p> <p class="ql-block"> 课后,王煌雅主任和同年级组老师们畅所欲言,对课件和教学设计表示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非常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一是写字教学要关联本课生字;二是注重课堂朗读和评价;三是语文要素要落地有声。四:课堂要突出重点,注意教学节奏。</p> <p class="ql-block">水本无华,因荡漾而成涟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本无火,因相击而生灵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课本平常,因相研而生乐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师本璞玉,因打磨而生异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关于语文课,我们平时一直在研究怎么教更好,怎么引导更有效。为了教好语文,我们愿意挤出更多的时间,认真研讨、共同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