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情歌王子”的鸟儿蓝歌鸲

海阔天空(刘佳)

<p class="ql-block">  蓝歌鸲,又叫黑老婆、蓝靛杠、蓝尾巴根子、青鸲、轻尾儿、小琉璃,为脊索动物门、鸟纲、鹟科、歌鸲属的一种鸟类。蓝歌鸲一共有两种亚种,蓝歌鸲属于中等体型,身长在14厘米左右。蓝歌鸲羽毛颜色一般是蓝色和白色或者褐色,雄的蓝歌鸲上体基本是青石蓝色,有一条宽宽的黑色过眼纹延至颈侧和胸侧,下体是白色。雌的蓝歌鸲上体是橄榄褐,腰部以及尾上覆羽是沾蓝色。蓝歌鸲属于鸣雀,它们叫声动人婉转所以被人多铭记,喜欢学习其他物种的叫声。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等地区,喜欢在栖于密林的地面和近地面处生活。喜欢成对或者集小群活动。现在被人们所认知,成为比较好的笼养鸟之一。</p> <p class="ql-block">  蓝歌鸲,雄鸟上体白头至尾上覆羽铅蓝色,眼先、头侧和颊部绒黑色.耳羽近黑色,颈侧深蓝色,颊后部有一条黑纹沿着颈侧伸至胸侧。两翅内侧覆羽和飞羽与背同色,亦为铅蓝色,外侧飞羽黑褐色,外翈羽缘亦为铅蓝色。尾黑褐色,羽缘沾蓝色。下体自颏、喉、胸到尾下覆羽纯白色。</p> <p class="ql-block">  蓝歌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腰和尾上覆羽缀有蓝色。尾黑褐色,除外侧一对尾羽外,其余尾羽外翈均缀有蓝色。两翅暗褐色,飞羽外啊淡棕褐色,内翈蓝褐色,眼周棕白或淡棕色。下体颏、喉、上胸白色沾黄棕,胸皮黄色,羽端沾褐色,胸侧和两胁橄榄褐色,腹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雌鸟下嘴基部肉褐色,脚和趾肉色。</p> <p class="ql-block">  蓝歌鸲,在在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山地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及其林缘地带。尤以河谷沿岸和林中道路两边森林中较常见。非繁殖期也出现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地带的次生林、阔叶林和疏林灌丛。</p> <p class="ql-block">  蓝歌鸲,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地栖性,一般多在地上行走和跳跃,很少上树栖息,奔走时尾不停地上下扭动,觅食亦多在林下地上和灌木上。善于隐藏,平时多藏匿在林下灌木丛或草丛中,常常仅听其声,不见其鸟。繁殖初期也常站在小灌木枝头鸣叫,但一见人又立刻落入灌丛。鸣声清脆响亮、婉转动听。</p> <p class="ql-block">  蓝歌鸲,主要以昆虫为食。据赵正阶等(1985)在长白山对蓝歌鸲胃的剖检观察,主要以叶蜂、象鼻虫、金花虫、叩头虫、蚂蚁以及其他一些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据郑作新等(1958)5月在河北昌黎解剖的5个鸟胃,昆虫占全部食物的99.76%,食物种类和长白山所见基本相似,主要为叩头虫、象甲、蚂蚁和鳞翅目等昆虫。此外也吃蜘蛛、小蚌壳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p> <p class="ql-block">  蓝歌鸲,主要繁殖期间雄鸟善于鸣叫,鸣叫时两翅下垂,并不断地抬头翘尾。雌雄成对单独营巢,通常营巢于阴暗潮湿和多苔藓的林下地上。巢多置于草丛和苔藓丛中地上凹坑内,亦在灌丛或枯枝落叶层下地面凹坑内营巢,有时也筑巢在土坎、土岩洞穴或塔头墩子上。巢甚隐蔽,呈杯状或碗状,其外层主要由枯草茎、枯草叶、树叶、枯枝和苔藓构成,内层主要为细草茎、叶柄,内垫有干草和须根,有时垫有兽毛和羽毛。</p> <p class="ql-block">  蓝歌鸲,全球种群数量尚未确定,但该物种在其整个范围内被描述为常见物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6年,无危。已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 <p class="ql-block">  在人们印象中,中小型飞禽的鸟巢一般都是建在树上或者悬崖峭壁的石缝中,但是蓝歌鸲却是一个“另类”。研究发现,蓝歌鸲的巢营于密林深处,一般选择在大树基部枯枝落叶层下凹洞中或者岩石基部的苔鲜丛中,还有的在土崖壁洞中,鸟巢隐蔽性极好。蓝歌鸲还有一大特点,就体现在它的名字中,那就是天生“情歌王子”。蓝歌鸲属于鸣雀,雄鸟能够发出悦耳叫声,每当求偶的季节,雄鸟会为自己的心上人“高歌一曲”,叫声动人婉转。除了“唱情歌”,蓝歌鸲雄鸟还有善于学习其他物种叫声的特点,属于鸣雀中的习鸣鸟。</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摄 影:海阔天空摄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撰 文:海阔天空(刘佳)</p><p class="ql-block">音 乐:小山《情歌王子》</p><p class="ql-block">拍摄地:云南滇西高黎贡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