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觅阳关

尹新中

<p class="ql-block">  "阳关″,作为地名最初在我脑海中留下印记的时间,大概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上小学的时候,似乎朦胧中知悉了在咱大中国遥远的西北有一座叫"阳关″的关城。确切的讲是知道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句之后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随着年令的增长又逐渐弄懂并理解了人们常说的"阳关大道和独木桥″的联系与区别。</p><p class="ql-block"> 成年后终于知道并明白了"阳关″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位置,那可是中华儿女的"精神故乡″啊!那里曾经彰显过汉唐帝国的辉煌。曾经的雄关巍峨、金戈铁马、商队络绎,使者相望于道;曾经的沃野阡陌、绿树成荫、道路纵横,天马驰骋于野。</p><p class="ql-block"> 直到古稀之年,才西游到此,踏进胜地,目睹遗址,真是感假万千。可谓是"若临莫高叹观止,未到阳关愧胜游。″</p> <p class="ql-block">  游览"阳关故址"首先经过阳关景区的"阳关博物馆″,游人一般需要补补有关"阳关"历史知识的课程,然后才能有资格进入遗址的。不然进入实地后会让您一脸茫然,不知阳关胜景处在何方?或者陡增失望、失落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阳关博物馆占地10万平方米,是目前中国西北地区较大的景点或遗址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陈展风格新颖,较系统地反映出汉唐时期敦煌及阳关的繁荣与变迁。</p><p class="ql-block"> 景区现存有古阳关遗址、阳关烽燧、阳关古道、唐寿昌县(汉龙勒县)遗址、汉长城塞墙遗址、汉代渥洼池遗址、西土沟(唐无卤涧)遗址丶古墓藏群、古陶窑等汉代时期的众多文物遗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进"阳关故址"处可乘坐景区的电动敞篷观光车,或租用当地老百姓的马、驴拉的带篷平板车。无论乘坐什么交通工具,一定会一路巅波、摇晃着,会让您心动体摇、神魂颠倒的哟。</p> <p class="ql-block">  当您站立在那幢镌刻并涂着红漆的"阳关故址"的大石碑旁,面向远方,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右前方的一片茫茫无际的黄沙涌塞成的沙垄沙滩;站立处的左前方影影绰绰的显现出一片狭长、绿色的树林子;目及天边处的地平线上是一堵远山,山峰处覆盖着皑皑白雪,雪与云相连着让人看不清哪是雪与云。与那雪山之间还横亘着一条光秃秃的山岭,显得突兀的苍凉。 </p><p class="ql-block"> 人们俯视着面前这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低洼处的大沙滩,只见土黄色的沙漠之上斑斑点点的稀疏的生长着一种不知名的沙漠植物。当地老百姓叫这处沙滩为"古董滩",据说此地曾暴露过大量的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钱币、石磨、陶盅等。驻足此地满目萧瑟、荒凉、苍桑之景色。不免让人顿生悲壮、伤懑、压抑之心情。游人脑际里瞬间会产生疑问,这片广袤、荒僻的沙滩会是曾经的独立于边陲上巍峨、壮观的雄关城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偌大的阳关故址处虽然修建了木栈道、仿古草亭,摆放了几辆木轮车等道具之类的物件,但毕竟不是原始的东西。您如果非要执意寻觅、搜索、求证一点汉代的遗留物,那不妨转头专注一下身后的墩墩山(一处黄沙覆盖的山岭)上那座当年号称"阳关耳目″的烽燧了。此烽燧遍体鳞伤,原貌难寻。它在艰难度过2100个春夏秋冬的年轮后早己面目全非。但无论它如何破败不堪,终归是原物呀。站在它苍老嶙峋的躯体下面,人类显得何等的渺小和微薄。也只有此时此地,人们会感慨万千、思绪绵绵,才会真正领略到"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  据有关资料介绍: 阳关,因座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它位于敦煌市西南70多公里处的南湖乡境内。它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年间。当年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地势。当初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它是"絲绸之路″的重要关隘和驿站,是通西域、连欧亚的重要门户,是中国最早的海关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孔道。</p><p class="ql-block"> 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把阳关作为军事重镇把守,多少将士曾在此戊边征战;多少商贾、僧侣、使臣、游客曾在此验证出关;又有多少文人骚客面对阳关感叹万千,奋笔写下了千古华章和诗篇。唐高僧玄奘历尽千辛万苦前往古印度取经东归经阳关返回长安,赢得皇帝和士民的尊崇。</p> <p class="ql-block">  史料载:阳关,西汉时为都尉治所。魏晋时,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统治者的改变和絲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湮没于大漠之中成为历史遗址。旧《敦煌县志》把阳关与玉门关合称"两关遗址",列"敦煌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 198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部分资料来源于阳关博物馆和网络。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