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说过:“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可以说,没有错误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因此,利用错误拓展学生成长的空间,使学习中的错误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具有重要实践意义。</p><p class="ql-block"> 为促使学生主动关注自身的数学学习,有效降低作业的错误率,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纠错能力、归纳整理能力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促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显著变化,变被动为主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兴趣,我校于9月14日下午开展了校本课题《小学数学错题集的建立和使用研究》的研讨交流会。</p> 首先由林丹老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理论依据 接下来,由课题组里的成员谈一谈在使用错题集的好处、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高燕老师认为错题集可以回顾学生做不出来、听不懂的知识,还能弥补学生的知识漏洞,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p class="ql-block">张金芳老师认为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对错题集没有多少认识,根据学生的情况,在一年级阶段寻找一些容易出错,错的多的题目,领着学生统一写在错题集上,从一年级开始,训练学生使用错题集,给学生建立纠错的概念,逐步学会分析错因。</p> <p class="ql-block">迟太清老师认为可以将写的好的错题本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交流说感受,以此来帮助写不全错因的同学。</p> 郭海燕老师认为六年级学生虽然按照老师的要求建立错题集,但不少学生不能正确使用,存在以下问题:一、照单全收式,学生将全部错题记录。二、复印机式,简单的复印老师的讲解过程,学生应将平时所犯错误归类和分类,同时结合教师的讲解,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p class="ql-block">解丽平老师认为错题集要让学生经常翻阅、反思,考试前也再次翻阅,再一次加深印象,互相传阅,共同进步。</p> 李红萍老师发现通过半学期的使用,发现以下问题:一、书写内容比较多,学生应付了事;二、找不到错误原因;三、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作业,没有经常看错题集的习惯。 孙纯敬老师建立错题集,避免学生反复出错,让学生复习更有针对性,有效降低错误率。学生最好能做到每日一记录,每周一反思,每月归类,让学生养成好习惯。 <p class="ql-block">李雪英老师发现低年级学生在使用错题集中出现的问题:一、书写不够规范;二、错因分析不准确,还需要老师反复引导。</p> <p class="ql-block">安老师总结道:错题集不仅仅能使学生的能力有所提升,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资源,教师通过批改作业发现学生的错题,从而反思课堂教学上的不足,促使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改进。教师通过讲解学生的典型错题,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反思他们在独立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知识盲点和思维误区。</p> <p class="ql-block">最后陈丽燕副校长总结道,教师应该思考在落实双减政策下如何精心设计学科作业,通过本次课题研讨活动,我校数学组针对错题集使用给出了一个探索的方向;同时充分肯定了团队的力量、集体的智慧,相信在老师们的不懈努力下,学生可以走得更好、更远。</p> <p class="ql-block"> 总之,开展错题集的收集与整理是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提升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学生经过整理错题,从自身的错误中发现问题,数学能力得到发展,错误也变得美丽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