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队舌尖上的故事

景熟熟

<p class="ql-block">  (连队温暖的家,终身难忘)</p> <p class="ql-block"> 写在前面</p><p class="ql-block"> 中秋节到了,我在思念我的连队。因为连队那特殊的气息唤起了我的思念和回味。就像我睡过的摇篮,就像我母亲身上的气味,就像我长年盖过的被子,那个特殊的气味,无论过去了多少年,那温馨、厚实、安稳的味道始终不变。</p><p class="ql-block"> 要问我什么是连队?连队就是一种特有的味,营房里的汗味,饭堂里的饭菜味,伙房里的炊烟味,训练场上的枪炮机油味,猪圈里的饲料味,菜地里的瓜果味,家人般的兄弟味。今逢佳节倍思亲,我在找寻那特有的味,忽见炊烟升起。想念您了,我尊敬的首长和亲爱的战友……</p> <p class="ql-block"> 舌尖上的故事就从上世纪70年代初说起吧。那年,我在福建省南日岛特务连当兵。战士每月的粮食定量是每人45斤大米含部分面粉,3斤肉和1.5斤植物油,伙食经费标准每人每天0.58元。</p><p class="ql-block"> 说明白点,每人每天就一两肉,半两油,显然不够塞牙缝的。吃不好,要改善伙食就必须多花钱买些议价肉,买肥肉熬猪油。一天5角8分的费用开支,非常紧。</p><p class="ql-block"> 每个战士一天买菜、买肉的钱大概要控制在二角钱以内。要保证每天都能吃上两菜一汤。两菜基本上就是两份蔬菜,蔬菜里夹带着几片肉。所谓汤也就是饭堂里放个大木捅,桶里放上几片菜叶,有时是几片紫菜或几根海带,加上一丝丝的蛋花和酱油汤。</p><p class="ql-block"> 你还要把所有的燃料、油盐酱醋等佐料费用都计算进去。每天还必须做到略有节余,为连队逢年过节及开展各种活动会餐打下基础。许多连队一不留神就超支了,真难为无米之炊的巧妇了。当家人,对每一样开支,都必须做到精打细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p> <p class="ql-block">(炊事班战士起早贪黑任劳任怨)</p> <p class="ql-block"> (忙忙碌碌的炊事班)</p> <p class="ql-block">  大米每人每月45斤是管够吃的。咱实话实说,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这样的生活已经是很叫人眼馋了。很多贫困山区的青年,就是为了能吃饱饭来当兵的。</p><p class="ql-block"> 吃饱基本没问题了。可是要吃好呢?那就难了。连队战士都是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在家时,个个都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特能吃!到了部队,施工训练强度大,更能吃。如果吃不饱,体力透支,会严重影响战斗力。而且饭菜越没有油水,吃的米饭越多,许多连队的大米都超支了。就这样,为了部队吃饱又吃好,稳定战士们的练兵情绪,安心服役,提高部队战斗力,把连队伙食搞好,各级领导可是挖空心思,煞费苦心了。</p> <p class="ql-block">(连队伙食帐目月月公开,接受监督)</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伙食搞得好,能顶半个指导员。” </span>这是一句非常经典的佳话,当年干战普遍认定为真理,并在全军广为流传。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连队,似乎没有什么辛苦和委屈是一顿可口饭菜所不能解决的。战士们,有想家的了,有头痛脑热的了,有累趴下的了,有闹情绪的了……等等。只要一碗肉丝面外加一个荷包蛋,班长再说上几句暖心的话就基本解决了。物质的力量就是这么神奇。各级领导都意识到了,好菜饭也能出战斗力。于是养猪、种菜,发展生产便成了连队建设的重要环节。各级领导都给连队下了硬性指标,要求每个连队都要做到旺季蔬菜自给,每月杀肥猪一头。</p><p class="ql-block"> 如果您想知道上级领导对连队养猪种菜究竟有多么重视?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福州军区皮定均司令员下连队视察猪圈,大念养猪经的故事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敬爱的司令员皮定均将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事一:你们连队母猪有几个奶?</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74年,皮定均司令员从兰州军区回到了福州军区。一到任,就马不停蹄下连队检查工作。皮司令下连队检查工作最大的特点是作风深入扎实。有一天他来到29军某连队,直接闯进了连队猪圈,他问连长、指导员:“连里养了多少头猪?猪一天要吃几顿?饲料怎么解决?圈里的大猪、中猪、小猪各多少?最大的猪多少斤?一头猪要养多少天才能出栏?……” 司令员 问的十分专业细致。连长、指导员早已接到上级通知,知道皮司令要下连队,也知道皮司令的工作特点。他不在办公室听汇报,他喜欢到战士的宿舍、饭堂、菜地、厕所、猪圈转,他认为只有这些地方才能反映出连队工作的真实面貌。于是对他有可能在猪圈里问的问题早做了充分准备,因此连长、指导员在现场是对答如流。突然,皮司令又问道:“你们连下崽的老母猪有几个奶头?” 这下可把连长、指导员问傻了,直翻白眼。陪同的师团首长也都傻了眼,谁也没想到皮司令冷不丁的问了这么个刁钻问题。场面顿时十分尴尬。一旁的饲养员急着要回答,被皮司令制止了。皮司令见在场的各级首长都不知所措,便语重心长地对在场的所有人说:“养好猪是有学问的,我们一定要科学养猪。母猪下崽,一窝崽多少与母猪的母猪的奶头多少有很大关系。” 这位从大别山走出来的司令员,从小在地主老财家喂猪、放牛,受尽了苦难,也掌握了一些养猪的经验。他说:“一头母猪,少的有5对奶头,多的有10多对奶头。通常有7对以上奶头的猪,一窝就能下十来只崽,而奶头少的猪下崽就少,不能留作种猪。” 他见在场的人都听的仔细认真,又说:“当然也不是说奶头越多的猪越能下崽,奶头不成对的,如15、17个是单数的母猪,奶头再多也不能留为种猪,因为单数奶头的母猪难产崽。这都是农村老百姓养猪的智慧和经验。”</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位身经百战的开国将军,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军区司令员,在一个连队的猪圈里大念养猪经。这说明了什么?是何等的感人!还用我多费笔墨吗。</p><p class="ql-block"> 司令员下基层,亲授养猪真经。消息不翼而飞,瞬间传遍了军区各部队。第二天,各部队的连长、指导员都纷纷下猪圈数母猪奶头去了。</p> <p class="ql-block"> (老连队猪圈)</p> <p class="ql-block"> (猪宝宝争先恐后吃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事二:我们的菜园子,小作坊</p> <p class="ql-block">  说了养猪,再说说种菜吧。海岛土地珍贵,为种蔬菜,特务连把房前屋后能种菜的地方都利用起来了。就连边边角角都挖坑种上丝瓜、南瓜。连队每天下午,拿出半小时种菜生产。咱们连队有许多战士来自农村,真是种菜高手。从翻地、晒地、育种、选苗到锄草、捉虫、浇水、施肥、一套一套的,我学到了不少知识。</p> <p class="ql-block">  菜要长的好,关键要施肥。连队的两个有机肥基地:厕所和猪圈,都成了各班的主攻目标。天不亮就有人去冲洗厕所、猪圈掏粪。要说大家种菜的积极性有多高,我就说一件事。特务连百十号人用的厕所和几十头猪的粪便根本就不够用,一不留神就被兄弟班排掏光了。有一次我们班的菜该施肥了,找不到肥料,班长黎坤维就带我们到团机关、首长办公楼的厕所和招待所厕所去掏大粪,厕所蓄粪坑又高又深,战友们不怕臭不怕脏,争先恐后抢着干。毫不夸张地说,战友们就像伺候花园里的花朵一样精心地呵护着每一棵蔬菜。及时地施肥浇水、捉虫拔草。你说,那菜能长的不旺不壮吗?茄子、南瓜、丝瓜、冬瓜、豆角、萝卜、白菜、花菜、包菜……不同的季节里,月月大丰收。</p> <p class="ql-block">  夏季和秋季蔬菜多的吃不完,于是就腌制起来,连队又掀起了制作小作坊的高潮,司务长向善忠站在操场中心,扯着大噪门,边示范,边讲解。夕阳下,全连的饭桌都搬到了大操场上,以班为单位,把大捆“盖菜”平摊在饭桌上,洒上大把颗粒粗盐,死劲搓,搓的操场上“嚓嚓”声震天响。硬邦邦菜头搓烂了,就用扛子把它往大坛子里使劲挤、塞、压……天边的余晖映红了战友们满头大汗的脸庞。全连齐上阵,那场面壮观无比。被搓烂的“盖菜”在坛子里挤压得流出绿水,看着这些洒上盐封好口的坛子,起初我都怀疑这能吃吗?到了冬天,蔬菜淡季时打开吃,哇塞!各种腌菜、菜瓜、萝卜条还真好吃,香脆可口。</p> <p class="ql-block"> (连队小作坊)</p> <p class="ql-block">  一连司务长温春水是1968年的兵,江西石城人。因潜心研制连队小作坊,出了名。他是与我一同调往南平独立师炮团八连的,这个刚组建的连队家底薄。身为司务长的他利用驻地南平山地多的特点,指导全连大种瓜菜,他用糖醋酱姜蒜椒盐,腌制了十多种可口小菜,有效改善了连队的伙食。这个腌菜作坊很快就在全军出名了,先是师后勤部调他,接着福州军区后勤部首长到现场品尝了这些小菜,又马上调他到军区后勤部给养部任助理员,长期在邵武后勤部农场基地,开班培训推广蔬菜瓜菓腌制技术。1985年裁军整编,福州军区被撤销了。他转业,在江西省赣州市宾馆任经理,干老本行。&nbsp;2010年夏天,我出差路过江西石城县。他已退休在老家,要我留住一天。我们见面后,他拿了一大本影集给我看,全是国家、省市各级领导人及外宾在赣州市宾馆与他的合影。他告诉我,退休后办了几个烹饪学校,自任校长兼教员。教学特色就是腌制各类小菜,如今他能腌制二百多种小菜,鱼、肉、蛋、瓜、菜,品种多多。温春水再三告诉我,他没有文化,是连队这所大学校造就了他。我紧紧地与他拥抱:“你好棒!连队小作坊也能出状元。”</p> <p class="ql-block"> (腌菜坛子)</p> <p class="ql-block">故事三:说说会餐</p> <p class="ql-block">  养好了猪,种好了菜,磨刀霍霍向猪羊,说说会餐吧。岛上多数连队都做到了元旦、春节、八一、国庆、送老兵、迎新兵,一年到头不少于宰杀6头大肥猪。有些连队做到了一月一头猪。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很多连队逢年过节除外,每月都还会来一次大会餐。说起连队的会餐,真是个热门话题,每一个当过兵的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会餐的那一天,不管干部和士兵,不分你是老兵油子,还是新兵蛋子,大家都满脸挂满笑容,只等开饭哨声一响,立马放下手中的任何事情,冲出营房全连集合。进饭堂前必须集合唱支歌,那歌声唱得是震耳欲聋,能把房顶掀了。战友们是个个磨拳擦掌,卯足了劲,准备大干一场。</p><p class="ql-block"> 这里咱们还得说一个故事里的故事。就在大伙兴高采烈等着大餐一顿时,可别忘了,有些人是不能参加会餐的。总机、电台、军犬组等重要岗位要有人值班,各个哨位要有人站岗。这些执勤站岗的战友就要受点委曲了,他们要提前1至半小时吃饭,准时接班上岗。提前吃饭,就不可能有那么多好菜吃,只能匆忙吃几样,扒几口饭了事。但他们同样开心劲不减,碰上一些“老兵油子”文艺骨干,提前吃饭,拿着碗筷进伙房时,还会幽默地调侃几句京剧《沙家浜》草包司令结婚时,站岗士兵发牢骚的台词:“唉!今天司令结婚,请来了皇军喝酒,叫我站岗,真他妈的倒霉!” 边说还边作怪样子。逗的炊事班里一片哈哈笑声。多数战友在接班时都会对战友说上一句:“有我站岗值班,你就放开肚子吃,一定要把我那份吃回来。”</p><p class="ql-block"> 会餐是这样,其实逢年过节碰上慰问团演出,或平时看电影时,也是这样的,总得要有人站岗执勤吧。战友们毫无怨言,背起枪就上岗了,这就是军人的使命。</p> <p class="ql-block"> (饭前集合唱首歌)</p> <p class="ql-block"> (老连队饭堂)</p> <p class="ql-block">  走进饭堂,那桌子上摆滿了七碟八碗,大鱼大肉,全是农家乐产品,只管可劲造。特务连的特色菜有几样,也算是特务连的看家私房菜吧,真好吃:紫菜伴虾米、肉丝炒辣椒、海带熬排骨、油炸肉丸子、大肉烧粉条、红烧魚或虾等……。</p><p class="ql-block"> 为了做好这些莱,司务长向善忠,一早就在厨房里转,胸前兜着白围裙,来回不停地吆五喝六,并亲自抡大勺,展示他的高超厨艺。几任炊事班长,给养员,都是撸着袖子干,炊事班战士和帮厨的战友,更是忙前忙后,弄得锅碗瓢盆发出一阵阵叮当响声。</p><p class="ql-block"> 至今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油煎荷包蛋。在连队平时要吃到一个蛋很不容易的,道理很简单,蛋要一个个的煎,人太多了嘛,一人吃一个就得百来个蛋,麻烦。有一次会餐,陈朝秀副连长在厨房门口支起小煤油炉,架上一口小锅,一个蛋一个蛋煎,煎了一个上午,他是一身油味,满头大汗。煎好的蛋放进大锅里,浇上酱油、糖醋、老酒一闷。出锅时,再洒把葱花,往嘴里咬一口,香的你呀,满嘴流油。那个爽哟!深刻的印象就这么烙下了。</p><p class="ql-block"> 当年连队会餐是绝对禁酒的。虽说没有酒,大家的热情一样高涨,每次会餐都能展示出连队顽强的战斗力,不吃到撑决不罢休。风卷残云,一扫光。</p><p class="ql-block"> 养好猪种好菜,连队的生活得到了充分改善。许多连队做到了每周一小改善,每月一大改善。小改善就是多加两道菜,碰上渔迅季节,就吃鱼、吃螃蟹。大改善就是包饺子、吃包子、加餐。生活过的有滋有味。</p> <p class="ql-block"> (最解馋的红烧肉)</p> <p class="ql-block"> (红烧鱼)</p> <p class="ql-block"> (油闷大虾)</p> <p class="ql-block"> (红烧大螃蟹)</p> <p class="ql-block"> (油煎荷包蛋)</p> <p class="ql-block"> (辣椒炒肉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事四:说说“猪心连长”</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个灰色的幽默故事,它的存在,说明了,当年部队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军人也是人,有情欲,有私心。虽说这是个别现象,但也是个有趣的故事。按今天的话说也是特殊环境下,个别连队也出现了一种权力的小腐败吧。</p><p class="ql-block"> 有个别连队杀的猪,不是猪心没了,就是猪肝没了。于是战士们私下议论开了:“咱们连的猪,没心没肝。” 这话很快就传到连长的耳朵里,连长一听就火了,马上吹哨:“全连集合,点名!” </p><p class="ql-block"> 连长还真动气了,亲自指挥,唱了一首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用意很明确,告诉大家:“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p><p class="ql-block">歌声一停,连长大喝一声:“一班长”。</p><p class="ql-block">一班长大声回应:“到”。</p><p class="ql-block">连长:“你说,一头猪几个心?”</p><p class="ql-block">一班长迅速回答道:“一个!”</p><p class="ql-block">连长又大喝一声:“二班长“。</p><p class="ql-block">二班长也急忙回应:“到”。</p><p class="ql-block">连长:“你说一个连几个连长”?</p><p class="ql-block">二班长迅速回答道:“一个!”</p><p class="ql-block">连长:“ 好,解散!”</p><p class="ql-block"> 就这么简单,从此连队有了“猪心连长”的绰号。这个段子的真假无从考究。其实猪的心与肝也未必是连长一人吃的,许是几位连干部一起开个小灶吃了,许是有家属来队探亲,兄弟连队几位干部一凑,私下还喝两杯,炒了当下酒菜吃了。所以每次杀猪,战士们都吃不到猪心猪肝了。一些有文艺才华的战士就编了这“猪心连长”的段子,一时间在全军广为流传。师团首长听说后,也觉得这绝不是空穴来风,马上把此事列为连队历次政治教育学习,查干部作风建设、廉洁自律的重点。有些领导还在大会上严肃地说,这样发展下去,还了得。有 “ 猪心连长,” 也就会有“ 猪肝指导员。” 一定要狠刹这股歪风,还连队一片净土。 那几年,政治教育,学习活动又特别多,上级工作组每次来连队,必查是否存在“猪心连长、猪肝指导员”之事,还查干部家属来队是否交了伙食费,连队干部是否有多吃多占等不廉洁现象。这么一来,许多连队领导都烦了,干脆做了一个硬性规定,公布于众。今后杀猪,猪心都归饲养员吃。理由:饲养员养猪辛苦,该他吃!这条规定深得人心,全连无一反对。各连队也纷纷效仿,从此再也没有“猪心连长”一说了,“猪心连长”彻底洗清了不雅的绰号。</p><p class="ql-block"> 此时,我已调省军区独立师炮团政治处工作,我专门下连做了一番调查,其实连队饲养员都是一些吃苦耐劳、老实憨厚的农村战士。猪心、猪肝,他们根本不会自己吃的,都拿到炊事班,与战友们一起分享了。</p> <p class="ql-block"> (辣椒炒猪心)</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尾声 反思 </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军人也一样。今天我之所以回忆这些往事,那是因为,在我军旅生涯的记忆里,有军营里的号声;有操场上的杀声;还有那饭堂里的笑声。战士们舌尖上的美食来之不易,是辛勤汗水的结晶。它的背后有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桩桩动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回望历史,尽管那时我们连队当年的伙食不如今天好,日子过得很清苦,但我们毫无怨言。我们一路坚定地走过来了。我们传承了南泥湾的精神,艰苦奋斗的本色。我们一边养猪种菜,一边刻苦训练,圆满地完成了祖国人民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连队已不用养猪种菜了,连队没有猪圈,没有菜地,没有炊事班,也没有伙房了。战士人均一天的伙食费标准是年年涨,现在已经涨到每天32元。(这是我查百度得到的最新标准。)一天等于我们过去近二个月的开支。连队每天的饭菜统一由保障连队制作,营养调配,烹饪制作一切都是现代化、数字化。并有特制的专车专送。早餐有牛奶、米粥、鸡蛋、面包、花卷、油条、各式酱菜等等,中晚餐都是自助式。七八个菜有荤有素,餐餐有水果、饮料、米饭、水饺、馒头、面条、小笼包随便吃。真可谓天天在会餐。 </p> <p class="ql-block"> (丰盛的自助餐)</p> <p class="ql-block">  可是,当我走进现代化的营房参观时,我还是会习惯性地去寻找当年的猪圈、菜地、伙房、饭堂,它们在那里?猪圈里的猪肥吗?菜地里的瓜菜丰收了吗?炊事班的饭菜香吗?还有大肉包吃吗?我们这些老兵,甚至会觉得一个连队怎么能缺少这些呢?少了伙房、菜地、猪圈还能叫连队吗?也许今天的年轻人会笑我们:“你们老土,你们落伍了。” </p><p class="ql-block"> 因为他们不知道我们在寻找什么?我们寻找的并不是那些固态的机械物质装备。再好的装备,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要被淘汰,这个道理我们懂。我们寻找的就是连队那特殊的味,这味就是一个“ 魂” , 一个从井冈山、南泥湾传承下来的“魂”。军人的“魂”!连队的“魂”!钢铁铸造的”魂”!</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战斗连队吃饱了饭,一心训练、准备打仗。再也不用为养猪种菜操心了。这是我军现代化建设史上一个质的飞跃。今非昔比,这是一个可喜的转变,我们的军队强大了。作为一个老兵,我感慨万千,无比自豪!</p> <p class="ql-block">  感慨的同时,我也深深地祝愿,我们的连队不忘初心,军魂永驻,听党指挥,高歌猛进!</p><p class="ql-block"> 向前!向前!向前!</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p><p class="ql-block">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p><p class="ql-block">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网络作者提供的照片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警熟熟</p><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于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