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啸村这些年的田地变迁

章青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文/章青华 图/部分源于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  听我妈讲,大约我三四岁的时候,我们村由集体转为“单干”,家家户户有了自己的田地。</p><p class="ql-block"> 从我记事起,家乡的春天就是一幅湿润的水彩画。层层的梯田泛着波光,刚插的秧苗随着田埂扭出优美曲线,水中有几只青蛙在叫,天上有几对春燕在绕。家乡的秋天又是一幅金灿灿的油画。金黄的稻子熟了,人们选个晴朗的日子收割,祖祖辈辈延用着镰刀割,稻桶打,到处是“砰砰”声。粮食入袋后男人们得收尾,扶起适量稻草扎成一把,利索一甩,稻草就乖乖的站着了。田间那成排成队的稻草人就像穿着金甲的士兵。</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农民最忙的就是种田收粮,种着自家的田,积极性高,同时由于新稻种与化肥的推广,产量年年提高。几千年来,农民终于可以填饱肚子啦!所以我小时候从未挨过饿,也从不觉得那时候苦。</p> <p class="ql-block">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山核桃越来越值钱了,整个村可以说是“大跃进”式种山核桃树,田间地头都种,割草除虫,精心呵护,梦想着发财的日子。种粮户逐年减少,大部分村民到了山核桃季,自家的采摘完,就会三三两两约着一起到处去收购山核桃。晒干后,山核桃大籽有的炒了送去市场店铺,也有的放在家里等大户上门收购,小籽中籽敲开剥仁出售。整个秋冬季,村里到处是敲打山核桃的声音,弥漫着特有的香味,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小山核桃树长大结果大约需要十年,眼看着产量越来越高,人人带着喜悦,充满期待……然而大约2015年起,山核桃树不断枯死,逐年减少,损失过半。太心痛了,这真是给村民们浇了一盆冷水,十几年心血付诸东流。雪上加霜的是,近几年厂里的山核桃加工机彻底淘汰了家庭手工作坊,山核桃生意集中到了厂家和那些外面有销路的大户手里。普通村民除了产量很少的山核桃,其实已没什么收入了,想赚钱只有去外面务工。</p> <p class="ql-block">  浙江省要成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我们村这样的乡村振兴路又在何方?田间未见半颗粮,地头已成荒草堆,唯有田埂地边半死树。请那些农林专家们用用心,研究出好药或培育出优良品种,给村里带来重振经济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树好了,既使当我们的父辈渐渐老去,我们也打不动山核桃了,整片山核桃林可以由某老板承包,统一规模化经营,也解决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到年底,分红到各家各户,日子红红火火,处处喜气洋洋!</p> <ul class="ql-block"><li><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侵权盗用。</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请告知,即刻删除。</span></li></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