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坑镇中心小学创新泥塑课已开设两年,从刚开始开设之初的各种困难,到现在已有专业的泥塑工作室,这一路走来,离不开老师的辛苦付出和领导的大力支持,让泥塑课慢慢成为了学校的特色课程。现在学校以配备了电窑、陶泥、拉坯机等专业材料设备,学生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但起初由于学校设备不齐全,材料缺乏,泥塑课材料只能选择用超轻粘土,其特点是成本低,颜色鲜艳,容易塑形容易保存,学生很感兴趣。老师根据年龄段学生特点来开设创新泥塑课程,教学成果显著。</p> <p class="ql-block"> 创新泥塑课《魔幻的颜色》,在人教版美术课本中,第1.2节都是以掌握颜色知识为主,将学到的颜色知识运用到画面创作中。根据十二色环去了解三原色、三间色、对比色、邻近色、冷暖色,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利用这节课来梳理一下颜色知识,超轻粘土混色技法的运用,很好的呈现邻近色之间微妙的变化,相比其他很多彩色笔来说,更好把握。</p> <p class="ql-block"> 创新泥塑课《中秋节——月饼》,月饼是我们中国的一种传统美食,各个地方的月饼形状、颜色、口味都有不同,带领学生欣赏各地特色月饼,拓展讲解中秋节的各种习俗。学生掌握了几种做月饼的基本步骤之后,发挥想象力,制作系列月饼,运用邻近色再给月饼添加上美丽的装饰,精致的月饼看起来非常诱人。</p> <p class="ql-block"> 创新泥塑课《印第安人》,本节课了解印第安人独特的风土人情,重点观察其头饰的装饰特色以及脸部的纹样特点,印第安人黝黑的肤色与艳丽的头饰纹样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大胆创作,运用剪贴与泥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p> <p class="ql-block"> 创新泥塑课《画种多样化——刮画》,刮画纸创作的作品颜色鲜艳醒目,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容易眼花缭乱,主次不分。于是将刮画纸与泥塑相结合,在刮画纸上创作背景,超轻粘土做主体物,即弥补了粘土创作背景容易显得单一的缺点,又让刮画这一平面作品更有层次感。</p> <p class="ql-block"> 创新泥塑课《面具》,本课利用纸面具为材料载体,为弘扬中华传统民间文化为导向,引导学生欣赏川剧脸谱及南方一带的傩面具,讲解面具的起源由来、颜色寓意、面部特征及装饰作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创作,制作出来了一幅幅精美作品。</p> <p class="ql-block"> 创新泥塑课《仿古画》,本节课带学生欣赏铜版画及古代城门上的兽面衔环,引导学生运用单色粘土铺垫造型,再用金银铜色丙烯颜料上色,做仿金属的效果,作品有种复古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 创新泥塑课《马勺》,通过欣赏京剧脸谱,了解脸谱颜色知识,认识脸谱纹样的寓意和装饰,利用马勺为载体,在上面进行创作。也可以在马勺上创作植物,做装饰性较强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创新泥塑课《菊花》,本节课运用水墨画与泥塑相结合的创作形式来表现不同姿态下的菊花。将新鲜的菊花带到课桌上,让学生近距离观察菊花的不同面,不同品种,不同颜色,教师讲解菊花正面和侧面的做法,颜色的处理。菊花叶子用墨拓印的方式来表现。</p> <p class="ql-block"> 创新泥塑课《吹墨梅花》,本节课运用吹墨的方式表现梅花的枝干,超轻粘土做梅花。让学生体验不同形式的创作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多样化的创作方法。</p> <p class="ql-block"> 创新泥塑课《个人荣誉徽章》,本节课以钟南山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为背景导入,颂扬他“敢医敢言,国士担当”的奉献精神。反观我们自己,是否也有一些信仰指引着我们一直进步,或者我们自己也需要被认可和鼓励。徽章从形状、颜色、内容上去创新,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徽章,制作成可佩戴的胸章,并写下一段鼓励自己的话。</p> <p class="ql-block"> 创新泥塑课《我们的班徽》,本节课是在三年级美术课《我们班级的标志》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将自己设计好的班级标志运用超轻粘土来制作出来,将平面的画稿变成半立体的实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给班级标志加入了设计说明,将形状、颜色、文字合理安排,丰富了设计理念知识。</p> <p class="ql-block"> 创新泥塑课《我设计的动漫形象》,引导学生欣赏国内外喜爱的卡通动漫形象,归纳总结出动漫形象的灵感来源:动物、植物、人物、物体,通过添加五官、表情、性格、动作、服饰,将形象刻画饱满有趣。学生回家查阅资料,大胆创作,设计出了属于自己的动漫形象,有的还给主人公设计了其他同类形象,添加背景,让整个作品变得完整。设计稿完成后,用超轻粘土在鞋盒里制作一个小型场景,从作品中不难看出,主体物层次分明,性格迥异,背景制作细致,可谓是相当完美的设计。</p> <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外一个灵魂。面向未来的教育,它的意义不在于已经打开已经打开的盒子,还在于启发孩子的好奇心,让他打开尚未打开和即将打开的盒子。</p> <p class="ql-block">本篇由2019年省级基础教育研究课题《泥塑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刘倩供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