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枝城中学</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心理健康活动月</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第一期</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秋季新学期开始,“双减”政策正式全面落地,刚刚开学,教育部就提出了“三不允许”:</p><p class="ql-block"> 1. 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p><p class="ql-block"> 2. 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p><p class="ql-block"> 3. 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p><p class="ql-block"> 为了响应教育部“双减”的号召,学校开始少布置作业,甚至不布置作业。</p><p class="ql-block"> 学校没有单元测试、月考,孩子学得如何,家长很难掌握真实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只有期末考试才会暴露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可到时候再改就晚了。</p><p class="ql-block"> 因此,在后双减时代,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双减”之下,家长需要严格要求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p><p class="ql-block"> 知乎上有段话,曾一度爆火:</p><p class="ql-block"> 既然整天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没有半点目标可言,就不要做什么英雄式的梦,好好地甘于平庸。既要前程似锦,又要毫不费力,你咋不上天?话糙理不糙,每一个迷失在舒适区的孩子,都需要父母将他点醒,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只有日复一日的努力和自律。</p><p class="ql-block"> 新学期,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这世上有个亘古不变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自律者出众,懒散者出局。</b></p> <p class="ql-block"> 然而,自律的孩子并不是天生的,一个自律的孩子的养成,纵然有孩子自己的原因,而其背后的家庭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p><p class="ql-block">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自律的孩子呢?</p> 父母高度自律的家庭 <p class="ql-block"> 一个孩子马上要上初二的家长愁眉不展地说,暑假已经过去大半了,没见孩子学多少习,她磨破了嘴皮子,吼了不知道多少次,作用不是很大,她都急死了,却感觉孩子一点儿都不着急。</p><p class="ql-block"> 我把家长的这些困惑说给一个当大学老师的师姐,我知道她家有个要上高一的学霸儿子,问有什么经验?</p><p class="ql-block"> 她的回答在我的意料之内,“哪有什么经验啊,孩子的学习我和他爹除了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管了管,以后再也没管过。”</p><p class="ql-block"> 气人不气人?不过,我知道她说的是实话,去过几次她家的人,不用她说,自己大概也能找到答案。</p><p class="ql-block"> 她家两室一厅的房子,走进去的给人的感觉是——书太多了。</p><p class="ql-block"> 她和老公都是高校老师,平时最喜欢的也是看书,家里的书不知不觉就变成这么多了。孩子小时候,每天晚饭后,带着儿子去散个步,然后回到家,一人一本书,谁也不打扰谁,他们都觉得是一种享受。儿子上学后,儿子自己在卧室做作业,她拿一本书在客厅,老公拿一本书在卧室。</p><p class="ql-block"> 她也有过当家长的焦虑,想辅导孩子做作业。孩子只在一年级的时候让她辅导了一学期,然后告诉她,自己可以独立完成,她就光荣下岗了。</p><p class="ql-block"><b> 在她们家,不教就是最好的教,父母就是最好的教科书,父母什么样,孩子就会朝着什么样学。</b></p> 父母对孩子信任和放手的家庭 <p class="ql-block"> 对孩子充分信任,父母舍得对孩子放手,孩子才有机会自己做主,才能体会到自我管理的乐趣,才能形成自律的内在动力。</p><p class="ql-block"> 有个朋友,为了督促孩子学习,在家里装上了摄像头,只要她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孩子在家里的一举一动,发现孩子偷懒,她就会在手机这头吼上一嗓子,孩子又乖乖地坐回书桌前。</p><p class="ql-block"> 刚开始,她洋洋得意,觉得终于找到了一个大神器,可以24小时无死角地督促孩子,再也不用担心孩子在她看不到的时候偷懒。</p><p class="ql-block"> 直到有一天,她去接孩子的时候,老师把她留下谈了话。</p><p class="ql-block"> 老师说,她家的孩子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学习的自觉性很差,上课经常走神,需要老师多次提醒,一个班那么多孩子,老师不可能只盯着一个孩子。</p><p class="ql-block"> 她很生气,孩子怎么会这样,她可是为了孩子操碎了心,在家一刻都不敢放松,孩子在她眼皮子底下还是很听话的。</p><p class="ql-block"> 后来,一个同学家长提醒了她:你是不是管孩子管太严了,他什么事都要听你的,自己从来做不了主?</p><p class="ql-block"> 那天晚上,为了孩子的问题,她跟老公谈到半夜,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撤销家里的摄像头,给孩子自主权。</p><p class="ql-block"> 那段日子很难熬,她怕自己一放手孩子就像脱缰的野马,更是自由散漫了,她努力地忍,忍着不催孩子,忍着不盯孩子写作业,忍着让孩子自己做一些决定。</p><p class="ql-block"> 一个月下来,她发现孩子没有变得更差,反而有了一定的积极性,玩到一定的时间,不用自己催,自己会去写作业。作业不用自己反复检查修改,也没有多少错误。</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她觉得轻松了很多。</p> 父母制定规则并遵守的家庭 <p class="ql-block"> 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好管教。</p><p class="ql-block"> 比如,您的女儿沉迷于看电视剧。您知道这样对她的视力和身心都有不好的影响,于是就想限制她。</p><p class="ql-block"> 您和她就定下了一个规矩:她每天可以看两集电视剧,大约60分钟,看完之后,她就不能看了。后来,忙于各种杂事,对她看动画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又开始无节制地看。</p><p class="ql-block"> 这个时候您就应该反思,不是孩子不能坚持,是您没有坚持下来。</p><p class="ql-block"> <b>制定规则之后,父母坚持按照规则来做,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习惯了,慢慢的,他觉得每天这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就成了性格。</b></p><p class="ql-block"> 任何事情,形成了习惯,就不再需要别人一再的提醒,而内化为自觉。由被动变主动,这才是自律的不竭动力。</p> <p class="ql-block"> 养育一个自律的孩子,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都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去克服。</p><p class="ql-block"> 而孩子一旦成为一个自律的孩子,父母就会发现,以前困扰自己和孩子的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比如不吼不见效的陪写作业、摇摇欲坠的亲子感情、被占用的大把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不要怕麻烦,培养孩子的自律,对孩子来说是一生的财富,对父母来说,也是一种解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章摘自中国教育报、读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