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流逝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贺马元</p><p class="ql-block"> 回忆是美好的,她让生命完美,往事虽然淡了,昔人虽然散了,但在我的记忆里,他们一直都很温暖。</p><p class="ql-block"> 1964年,张家庄煤矿组建了学习队。听说学习队大多是从一线退下来的工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闫克义为学习队负责人。学习队成立后,凡是参加学习的工人,每天去矿俱乐部开会、学习,我父亲也在其中。学习了一段时间后,矿领导决定学习队的工人每天学习半天,劳动半天,也叫边学习边劳动。于是学习队分为多个小组合力制造钢筋混凝土预制板。起初工人们在俱乐部后面的空地上制作产品,一段时间后搬迁到矿业余学校下面水泵房附近的空地。由于产品的增加,场地显的狭小,矿上和张家庄村委协商,使用了一块宽阔的非耕地河滩地,对面是524车站。这时候学习队又调整了几个小组平整滩地、修建厂房。当时,学习队的单身职工住在矿上的北大楼集体宿舍,吃饭在临近光荣院的中央坑食堂。当年只有11岁的我因为父母离异,而随父亲住在北大楼二层,同宿舍住马金秀、邵齐廷。随着学习队人员的不断增加,矿领导决定,北大楼集体工人全部搬迁到张家庄村里的杨家大院居住。</p> <p class="ql-block"> 走进张家庄村,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街道中雄伟壮观的杨家石雕牌坊,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熠熠光辉。牌楼门石柱上有两只栩栩如生,威风凛凛的石狮子镇守门户。离牌坊不远处,有一个精美别致的小亭,亭内有只玲珑凿就的青石大乌龟,一块龙蟠螭护的石碑坐于龟背上。对面是张家庄商店、蔬菜门市部、粮站、国营照相馆、人民饭店、副食品门市部。街面两边还有摆地摊,卖鸡蛋、花生的小贩,有时,还有耍把戏卖艺的。休闲的人们有闲聊的,有聚在一起玩扑克牌的,街面虽然不是很大,却也熙熙攘攘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 我们住的地方是杨家大院崇礼堂,这是一座富丽堂皇、青瓦飞檐、古朴典雅的古老建筑,外有花园、内有绣楼,整座大院显得宏壮雄伟、气势磅礴。院内装修豪华气派,雕梁画栋、朴实逼真、形态自若、栩栩如生。精雕细琢的三雕:木雕、石雕、砖雕,雕工细腻、艺术精湛,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杨家大院建筑群还有恒福堂、务室堂、司慎堂、承业堂等,总面积三百亩。相传古代杨家有人在朝廷做官至五品。气魄雄伟庞大的建筑群足以证明当时杨家经济实力雄厚,富甲一方。然而岁月无情,杨家最终也没能逃脱衰落的结局。解放后,杨家大院归属张家庄村委。</p> <p class="ql-block"> 1956年,汾西矿务局成立,张家庄煤矿购买了杨家大院曾作为矿上的办公地点。我和父亲随同集体工人搬迁到杨家大院崇礼堂时,吃饭仍在排房光荣院旁的中央坑食堂,十分不便,后来学习队在杨家大院建立职工食堂。杨家大院从前院至后院直到绣楼住着近百人的单身职工,后院中间用砖砌墙分为小院,小院住着几户带家属的职工,记得同学董海花、冀和平、张凤梅、温继明家就住在后小院。小院住的人出入走后小门。还有杨家水阁凉亭也住着十几个单身工人,虽然大家的工作分工有所不同,但都是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白天上班,下午开会学习。我每天放学后写完作业就到各宿舍闲逛,有时也绕道后院和同学玩耍,慢慢地和工人们都熟悉了。那些集体工人对我挺好,我也常帮助他们打水扫地。管理宿舍的李生贵是共产党员,和我爸是好朋友。岳衍林是烧茶炉工,他俩对我最好,经常给我好吃的。还有胡丕义、任华牛、刘恒仁、朱发有、白恩显、韩买贵、郝义、来新明等等,都是我的好朋友。在我们院里从未发生过吵嘴、打架之事,感觉这就是一个充满温暖和睦的大家庭。</p> <p class="ql-block"> 1965年张家庄煤矿在学习队基础上经矿务局批准成立预制厂,厂长刘风久,副厂长闫克义。</p><p class="ql-block"> 当年,预制厂有多个小组,我父亲被分配到预制一组,组长为赵万保。一组还有一位姓贺的,叫贺守纯。因为同姓贺,父亲称他为“一家子”。两人关系相处甚好,父亲没有文化,在父亲眼里“一家子”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父亲说,有文化的人都了不起,他打心眼里佩服、尊敬“一家子”。父亲最喜欢和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交往,父亲对我说:“是贺守纯为我们写了一份上访信,我的户口才得以落户矿上。</p><p class="ql-block"> 那是1960年,父母离异了,我随母亲在中阳县生活。1963年,父亲为了让我念书把我从母亲身边接到矿上。在矿职工子弟学校上学,可户口一直不能到矿上落户,父亲的供应粮本来就不多,加上我吃就更不够了,那个年代是买不到粮食的。父亲干的是体力活,为了让我多吃点,自己常饿肚子上班。为了我的户口,父亲从灵石县民政局到中阳县民政局往返多次,颇费周折,可人家就是不予办理。也是啊,当时国家困难,1962年7月,张家庄煤矿压缩家属172户、502人。在这种情况下,我的户口要落户矿上谈何容易!无奈之下,父亲就去找有知识、有文化的挚友贺守纯想办法,贺叔说:我把你的情况给上面写封信试试吧,信寄出后,隔了一段时间收到一封从北京来的挂号信,父亲怀着忐忑的心情拿着信去贺叔家让他看信里说什么,贺叔接过信拆开后,高兴地对父亲说:好了,上面批了,明天去矿上找领导盖个章,去民政局办吧。父亲听后非常激动,回到宿舍对我说:你的户口能办了,是中央批的。并让我看信上盖着的那颗红色大印“中华人民共和國内务部”父亲拿着这封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國内务部”公章的信,一路畅通为我办妥落户手续,从此我也有了供应粮。</p><p class="ql-block"> 长大后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成立于1954年,是国务院的组成部分,内务部负责全国范围内的民政、户籍、救济、社会等方面的工作,1969年撤消内务部设立民政部。父亲说:你要记住,贺守纯是咱的恩人,贵人。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像你叔一样有文化的人。其实从小到大,贺叔的面我没见过几次,但贺守纯这三个字,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留在我的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 从学习队到预制厂,印象最深的是王炳炎,他是清华大学机电系毕业、国家二级技术员,月工资96元,这在当时足以让人刮目相看,他特别喜爱看书,搬家时他的书装了满满十三个大皮箱,后来在杨家大院我和王炳炎住对门,我们宿舍住三个人,来新民,任步贵和我,而对面的王炳炎是一个人住。那是个不大的家,十三皮箱书就占去了大部分空间,摆一张床都显得拥挤。偶尔我也会到他宿舍坐会儿,见他总是在看书。我来了他会把书收起,和我说会话。他总是鼓励我要好好学习,多读书。他的那些书我一本也看不懂,有时他会讲给我听,可我越听越不懂,他讲的太深奥了。他有口吃的毛病,平时也不多说话,和人交谈时总是面带微笑边写边说,才能完成交谈内容。他一头白发,相貌显老,听说他的白发是先天的,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来学习队。每天下午,预制厂的人都集中在杨家大院开会,学文件、念报纸、发言、讨论。</p><p class="ql-block"> 1970年张矿对预制厂领导班子作了调整,任命王赐江为总支书记,闫克义为副厂长。王书记上任后,白天抓生产,下午抓学习。工人们开会学习的地点仍然在杨家大院。王书记雄心勃勃,提出我们要建水泥厂,我们要用自己的水泥生产预制品,这样减少了成本,节约了开支。经矿领导同意后,开始建造烧结炉、化验室,购买球磨机、破碎机、烘干机、成球盘、鼓风机等设备,同时建造厂房。生产水泥用的矿渣,就近从灵石县铁厂购买。同年5月份,预制厂水泥车间生产出第一批水泥,经化验标号达500号,张家庄矿领导组织队伍敲锣打鼓向矿务局报喜。</p><p class="ql-block"> 预制厂水泥车间正式投产了。从此结束了预制产品购买水泥的历史。在一次职工大会上王书记又提出,我们要建造小高楼炼铁,要一厂变三厂(预制、水泥、铁厂)。如果建成铁厂、矿渣也不用买了,一条龙生产。在王书记的倡导下,1971年张家庄煤矿申请开发冷泉车站对面山上和夏门公社后庄山上铁矿。矿党委研究同意了王赐江带领预制厂职工土打土闹、艰苦奋斗,开始修建汾西矿务局第一座铁厂。</p><p class="ql-block"> 同年,在预制厂里修建职工集体宿舍楼和职工食堂。</p><p class="ql-block"> 1972年3月,初中毕业的我和同学王建平,潘亚先,王少鹏,李成林等被分配到预制厂维修车间工作(临时工),带我的师傅叫李长根。同时分到厂里的还有王书林,陈林,高维贵等几十个同学。</p><p class="ql-block"> 同年,王书记率领维修车间的王康、胡丕义、李志文、张汉卿、赵素香和我还有预制车间的赵万保,史振和以及水泥车间的闫俊昌等人去吕梁地区兴县水泥厂参观学习。当时厂里只有一辆解放牌翻斗车,杨映泉师傅开车,我们都坐在车厢里。王书记说:兴县水泥厂是用大寨水泥厂的图纸建造的,它和大寨水泥厂一模一样,我们要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参观期间,王书记还带领大家参观了兴县烈士陵园和毛主席当年在蔡家崖居住过的窑洞。王书记要我们缅怀先烈、努力工作,实现我们一厂变三厂的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加砖添瓦做贡献。</p><p class="ql-block"> 那年厂里从太谷县招了一批新工人,这些年轻人有知识、有文化。他们的到来,为杨家大院增添了更多的欢声笑语。</p><p class="ql-block"> 预制厂集体宿舍楼完工后,车间领导安排电工师傅马应海带我为宿舍楼安装照明灯。那是一座三层住宅楼,中间为过道,南北为居室、每居室可住四人,整幢楼可容纳200余人,我和马师傅奋战二个多月,完成了安装电灯的任务。那年,我们杨家大院崇礼堂以及水阁凉亭住的单身职工、全部搬迁到厂里为我们建好的集体宿舍楼,与此同时职工食堂也修建完工。</p><p class="ql-block"> 记得厂里预制车间建造航车吊车时,由王炳炎负责设计施工。有天我路过车间门口,看见老王正在里面,我就走进去观看,老王见了我,笑咪咪地走过来凑到我跟前,用手指着空中的三根很粗的钢筋告诉我,航车轨道两边的三根钢筋,每根的承受力为21吨。我感到很惊讶,反问:一根就能承受21吨?老王说:是的,这是计算出来的。嗯。我应了一声,打量着老王,心里想,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老王经受了巨大的痛苦,身心倍受创伤,可他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看起来精神饱满,工作还是那样认真细心,一丝不苟。他的胸怀真的很宽广,我打心里敬佩老王,他真是个了不起的人。</p><p class="ql-block"> 1973年,王赐江书记带领职工在524车站对面的回回沟,开山洞采青石,用于制作预制产品。从厂里至回回沟铺设了轨道,安装了绞车,购置了矿车。当时的口号是:大战回回沟,我们要把回回沟变成花果山。厂里派尤有成、孙林开推土机平整地基,修建家属宿舍、职工下班后去义务劳动。王书记说,我们是山上学大寨,山下学大庆(建铁厂)。到8月份,我们的炼铁小高炉修建完工,冶炼车间流出了第一炉铁水,王书记和全厂职工的理想实现了。厂里购买了多辆汽车,组建了汽车队,还有了吊车。经王书记提议,汾西矿务局党委研究决定,“汾西矿务局张家庄煤矿预制厂"更名为"汾西矿务局铁厂"同时挂牌。铁厂投产后,我被安排到冶炼车间。先后为:上料工,水泵工,热风工。同年12月我和同学陈林,王建平,李成林,张生茂,张发光,张灵昌等十三名矿工子弟,第一批被厂里转为正式工。</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铁厂冶炼车间、水泥车间、预制车间以及维修车间工人的积极性很高,工作干劲十足,经常加班加点不计报酬,还要参加义务劳动。记得灵石县108国道修建柏油路时,县委、政府分配县属各单位义务劳动铺垫路基。我们单位分到灵石县静升镇集广村附近一段路。那时,我们冶炼车间、水泥车间是三班倒,下午四点下班,然后去职工食堂自己买饭吃,5点坐厂里汽车去灵石修公路,直到天黑的看不见才能回家,第二天早上八点上班不能迟到。那是毛泽东时代,每个人都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人人听党的话,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脏活累活抢着干,没有怨言,直到把路基铺垫完工。</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从车间被调到厂里落实政策办公室工作。</p><p class="ql-block"> 1977年我和翟仲岐被借调灵石县公安局帮助工作。</p><p class="ql-block"> 1978年底,组织上决定把我调入灵石县公安局预审股。当办理完调动手续时,忽然觉得心里有许多舍不得,舍不得从小呵护我,看着我长大的那些朝夕相处又可亲可敬的集体工人;舍不得养育我十几年的张家庄这块土地;在这里有付出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这里的一切都觉得那么亲切。可我又不得不离开,我还是依依不舍得走了。</p><p class="ql-block">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多年以后,汾西矿务局铁厂终因种种原因沒能跟上历史的步伐,最终还是被淘汰了。</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40多年过去了,不知不觉鬓角已染霜,容颜已沧桑。那些如烟的往事,如今流浪在苍白的纸上,书写一段流逝的岁月,记叙那段曾经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