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欢聚在北京, ——纪念延安北京知识青年赴京学习汇报五十周年

文岳

<p class="ql-block">  1969年初,26000多名北京插队知青踏上了延安这片红色沃土,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社会实践。当年他们风华正茂,朝气蓬勃,却又青涩稚嫩,但是,经过艰苦生活和劳动的磨练,他们锻炼了体魄,增长了才干,开阔了视野,增添了坦然面对人生中种种困难的勇气。他们和朴实无华的延安老区人民朝夕相处,从他们身上汲取了无穷的力量,延安精神成为他们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为了向北京人民、知青家属全面汇报北京知青在延安锻炼成长的情况,1971年9月,延安地委组建了由贫下中农和知青代表参加的赴京学习汇报团,经过两个月的筹备,于11月赴京汇报。汇报采取了报告会、图片展和文艺演出等形式在北京市各区进行,历时近两个月,取得了圆满成功。尽管时间不长,但这段经历却成为我们每个汇报团团友终身难忘的记忆。 </p><p class="ql-block"> 如今,50年过去,大家有着强烈再聚的愿望。根据大家的意愿,由栗建国提议并组建了由当年的汇报组、演出组、展出组代表组成的筹备组。筹备组成员积极开展工作,动员汇报团团友千方百计寻找、联系其他团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一共联系到了在全国各地及海外的团友58人。 </p><p class="ql-block"> 聚会时间选择在金秋九月,这是汇报团50年前组建的日子。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全国人民喜迎国庆、中秋佳节之际,来自北京、西安的40名团友于9月8日在北京正院大宅门欢聚一堂,热烈而隆重地纪念赴京汇报50周年。因疫情等原因不能参加活动的海内外团友也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词。大家见面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尽的情,通过深情的发言,尽情的表演,热情的交流,充分表达了汇报团团友对我们伟大的党和祖国的热爱,对延安、对知青、对汇报团的情怀。尽管已是古稀老人,但我们还要焕发青春,发挥余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微薄之力。 </p><p class="ql-block"> 延安的情怀、汇报团团友的友情仍将延续——</p> <p class="ql-block"> 纪念会举行地:北京正院大宅门(首体店)</p> <p class="ql-block">  上午十点左右,心急的团友们就陆续来酒店报到了。</p> <p class="ql-block"> 纪念会筹备组的程治馨、周秀华早早的就准备好了签到台,迎接各位团友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签到处是大家首次重逢的地方,不少团友都是五十年后第一次见面。</p> <p class="ql-block">  签到册上留下了参会各位团友的签名</p> <p class="ql-block">  筹备组为此次纪念会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议程。</p> <p class="ql-block">  原延安团地委书记、陕西团省委副书记(汇报组团友)栗建国主持纪念会并讲话。</p> <p class="ql-block">  时任汇报团副团长的罗燕军代表汇报组发言。</p> <p class="ql-block">  演出组高庆和团友代表演出组发言</p> <p class="ql-block">  展出组李淑勤团友代表展出组发言</p> <p class="ql-block">  国家一级演员张欣(演出组演员)和团友程宏烈(演出组演员)宣读未能参加纪念会的海内外团友的贺词。</p> <p class="ql-block">  演出组徐蓉蓉从广州发来的贺词。</p> <p class="ql-block">  演出组李长友从美国洛杉矶发来的贺词。</p> <p class="ql-block"> 汇报组卑玲从美国发来的贺词</p> <p class="ql-block">  演出组迟铮从西安发来的贺词(迟铮系西安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单簧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音乐教育家、演奏家)。</p> <p class="ql-block"> 著名剧作家何冀平曾经是演出组的编剧兼演员,她把近期为建党一百周年创作的京剧《风华正茂》作为一个节目献给纪念会。</p> <p class="ql-block">  汇报组卑玲为纪念会送来她精心制作的美篇《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北京延安知青联谊会会长李连元受邀亲临纪念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p> <p class="ql-block">  北京延安知青联谊会秘书长王寅生亲临纪念会现场。</p> <p class="ql-block">  为了给纪念会増添欢乐、祥和、热烈的气氛,三个组都准备了一些小节目,在会议进程中展示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  纪念会文艺演出主持人石印宣布演出开始。</p> <p class="ql-block">  演出组的 杨炳仁、张欣、蒋瑞征、石印共同朗诵由高庆和执笔,张欣、张铁城参与,特地为这次纪念会创作的诗歌《五十年再相聚有感》。</p> <p class="ql-block">  安平团友在演出组乐队就演奏二胡,在吹打乐《枣园来了秧歌队》中吹笙。二胡独奏《赛马》是他的保留节目,演奏中演出组的叶星团友始终为其手持麦克风,以使演奏能达到最好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陈云燕自学两年的彩铅人物画惊艳全场,纪念会上她展示了为团友蒋瑞征、高庆和、迟铮画的肖像画,受赠人乐的合不拢嘴。</p> <p class="ql-block">  汇报组陈菊文演唱的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光辉照儿永向前》太有味儿了,字正腔圆和伴奏带配合的严丝合缝,一听就是老唱家了。</p> <p class="ql-block"> 李淑勤、王庆华、王冬花表演诗朗诵《我们曾经是知青》道出了一代知青的心声,三人抑扬顿挫的演绎颇具功力。</p> <p class="ql-block">  婀娜多姿的舞步不输窈窕淑女,如果不信就请看汇报组纪子英的即兴表演,舞蹈《姐妹送肥》。</p> <p class="ql-block">  演出组徐文岳邀请演出组乐队的安平为其伴奏,邀请陈云燕共同演唱陕北民歌《赶牲灵》,没有经过排练一气呵成。</p> <p class="ql-block">  话剧表演艺术家、陕西人艺国家一级演员蒋瑞征在陕人艺大戏《白鹿原》中扮演主人公白嘉轩,在全国巡演时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在聚会上他朗诵了李白的《将进酒》,精湛的台词功力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郝玉珍是汇报团演出组的独唱演员,现在依然宝刀不老,风采不减当年。她演唱了一首由北京知青创作的歌曲《心留在陕北》。</p> <p class="ql-block">  当年在演出组说快板的朱瑞平居然爱上跳国标舞了,他和当年的舞蹈演员王琪领着大伙儿跳起了国标舞,配合的相当默契。 </p> <p class="ql-block">  演出组乐队的团友合影,左起安平、朱荫培、陈涛、蔡丁、徐劳力、崔保京。</p> <p class="ql-block">  小歌舞《小八路见到了毛主席》演员重现当年演出场景。左起:叶星、王蕴珍、张欣、孙印芳、陈云燕。</p> <p class="ql-block">  小话剧《两双布鞋》的演员重现当年演出的造型。左起:蒋瑞征、叶星、石印、徐文岳、王小萍。</p> <p class="ql-block">表演唱《延河畔上的女石匠》演员重现当年的演出造型。前排左起:张欣、陈云燕。后排左起:肖桂芝、王小萍、孙印芳、叶星、王蕴珍。</p> <p class="ql-block">歌舞《延安儿女迎复电》演员重现当年演出造型。左起:程宏烈、陈云燕、王蕴珍、杨炳仁、王琪、徐文岳、王小萍、张欣。</p> <p class="ql-block"> 歌舞《军民大生产》中班长和陕北大嫂的扮演者高庆和、肖桂芝风采不减当年。</p> <p class="ql-block">  用餐过程中酒店安排了一个项目,用干冰瞬间制造出满台云雾缭绕的效果,使欢乐的用餐现场出现了又一个高潮。</p> <p class="ql-block">  罗燕军、栗建国、程治馨为前来参加纪念会的汇报组团友祝酒。</p> <p class="ql-block">  罗燕军、栗建国、程治馨为参加纪念会的演出组团友祝酒。</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前,同在汇报组来自志丹县的北京知青胡国成,和来自富县的北京知青姚二福在北京市革委会第二招待所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后,汇报组的胡国成和姚二福在北京正院大宅门又见面了,并以五十年前两人同样的位置和姿势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汇报组的罗燕军和演出组的王小萍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  汇报组的栗建国与展出组的李淑勤、王冬花、王庆华热情交谈。</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没见面了,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汇报组的李永桂、纪子英和何元良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  演出组的陈红、徐劳力、崔保京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  陈涛和蔡丁当年在演出组是扬琴演奏员,专业的陈涛自然就成了业余的蔡丁的师傅了。师徒分别五十年见面格外亲,用小毛从延安带来的陕北的米酒共饮一杯吧。</p> <p class="ql-block">  汇报组参加纪念会的团友们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演出组的杨炳仁、石印、杨海蓉、陈红、郝玉珍、李解凯和蒋瑞征合影。</p> <p class="ql-block">  汇报组的汪华和展出组的李淑勤合影</p> <p class="ql-block">  演出组的王琪和汇报组的陈菊文举杯相庆。</p> <p class="ql-block"> 演出组的六位女士说什么呢?把蔡丁乐成那样儿。</p> <p class="ql-block">  孙印芳、肖桂芝和王琪相谈正欢。</p> <p class="ql-block">  徐文岳带来的陕北秧歌扇为聚会掀起了又一个高潮,团友们争先恐后的随着秧歌的音乐扭起了陕北大秧歌。</p> <p class="ql-block">  栗建国给汇报团到会的每名团友赠送一个纪念品(知青水壶酒),下图为栗建国给汇报组罗燕军赠送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  栗建国给演出组石印赠送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  栗建国给展出组李淑勤赠送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  参加纪念会的团友们在横幅上签字留念。</p> <p class="ql-block">  纪念会摄影师高庆和、方严一、王琪尽职尽责的为大家拍照、摄像,为大家保留下纪念会精彩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汇报组参加纪念会的团友合影,第一排左起:何元良、姚二福、胡国成、罗燕军、栗建国、程治馨。第二排左起:纪子英、周秀华、汪华、李永桂、陈菊文、方严一。</p> <p class="ql-block">  汇报组成员和汇报团领导、再教育小组成员及工作人员当年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汇报组成员当年在延安插队时的部分照片组合。中间:罗燕军在稻田里参加劳动。左上:孙立哲走在出诊的路上。右上:栗建国用从北京家中带来的缝纫机为老乡做衣服。左下:程治馨耕地回来。右下:沈凤英在给队里的孩子上文化课。</p> <p class="ql-block">  汇报组四名成员在延安插队时的部分照片组合。左上:李永桂牵着老黄牛在去耕地的路上。右上:张兴琬在县里开会时作大会发言。左下:方严一和知青小组成员与老乡在地里劳动。右下:莫惠新是生产队里的猪倌。</p> <p class="ql-block">  汇报组部分成员在京期间向首都人民作汇报。上图为汇报会会场。左:陈菊文 ;右:周秀华 ;下:卑 玲。</p> <p class="ql-block">  汇报组参加纪念会5名成员当年的照片(摘自集体照及其他)左上:胡国成;右上:姚二福 ;中间:纪子英 ;左下:何元良 ;右下:汪 华。</p> <p class="ql-block">  展出组参加纪念会的团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  展出组当年在北京举办了多场反映北京知青在延安接受再教育的图片展览, 这是展出组的讲解员李淑勤正在给观众讲解。</p> <p class="ql-block">  在京汇报其间参观大兴县大白楼村王国福的“长工屋”时展出组和老英雄郝树才等人合影。前排左一为王庆华,左二为王冬花,左四为李淑勤。</p> <p class="ql-block">左起:王冬花、王庆华、李淑勤</p> <p class="ql-block">  演出组参加纪念会的团友合影,第一排左起:高庆和、朱瑞平、安平、徐文岳、蒋瑞征、陈涛、叶星、王小萍、杨海蓉、蔡丁、陈红、第二排左起:石印、王蕴珍、李解凯、孙印芳、王琪、崔保京、徐劳力、程宏烈、杨炳仁、朱荫培、郝玉珍、陈云燕、肖桂芝、张欣。</p> <p class="ql-block">  宝塔区参加汇报团演出组的团友合影,岁月的流失造就了愈发成熟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 纪念会筹备组全体成员合影:左起</p><p class="ql-block">周秀华、石印、程治馨、安平、栗建国、徐文岳、李淑勤。</p> <p class="ql-block">  筹备组操心最多的三个人在纪念会结束时开心地摆起了造型。</p> <p class="ql-block">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近五个小时的纪念会结束时大家依依惜别,相约再见。</p> <p class="ql-block">参加延安北京知识青年赴京汇报团五十周年纪念活动的汇报团全体人员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