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以前的《易》1

秋雨(李冰)

<p class="ql-block">周代以前的《易》1</p><p class="ql-block">秋雨</p><p class="ql-block">一、从观天候气到《易》六十四卦</p><p class="ql-block">起于东方海岱族的氏族,由于掌握了火的技术,最先发达起来,并有了对大自然最原始的认知。当蛇结束冬眠从洞中爬了出来,海岱族据此就会知道天就要变暖;当蛇进入冬眠状态,海岱族据此就会知道天就要变冷。当时人类还没有文字,也没有记事符号,可能比结绳记事的时代还要早。也许海岱族为了能记住天气的冷暖变化次数,可能会在某个地方画上“-”或者“- -”。由于他们没有“年”“四季”这些概念,当然也就没有年、春、夏、秋、冬这些名词,于是只好用“-”表示夏半年,用“- -”表示冬半年。海岱族氏族用蛇的蛰醒与冬眠确定冷暖半年,用了上千年甚至数千年的时间,为后来的黄河流域惊蛰、立冬这些节气概念的形成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而“-”“- -”两个符号的出现,可能与女娲补天时的伏牺氏有关,而不是与后来的伏羲有关。</p><p class="ql-block">黄河流域进入裴李岗文化时期,随着牧业农业相继萌生,有了黍的种植,人们对气候的观察重视起来,不仅有了冬夏的概念,并且还发现冬夏之间有两个气候变化的过渡季节,于是又分出来春秋两季。当时人类依然没有文字,记录一年四季的方法也只能在海岱族符号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猜测当时可能是把“-”“- -”两个符号组合起来,夏季是两个“-”相合,冬季是两个“- -”相合。把往者置于上面,把来者置于下面,于是也可以创出表示秋冬的符号。这应该叫做“四卦”,早于八卦,可惜至今无人这样称呼。而“-”“- -”这两个符号倒是有了正式的名字,叫做“爻”。“四卦”的一卦之中,下面的一爻叫初爻,上面的一爻叫二爻;八卦的一卦之中,最下面的一爻叫初爻,中间的一爻叫二爻、上面的一爻叫三爻;六十四卦的一卦之中,最下面的一爻叫初爻,向上依次叫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六爻。</p><p class="ql-block">人类对季节的认识开始于渔猎时代,最初只知有两季,而后逐渐有细致的划分。《周易·系辞下》说:“寒住则暑来, 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p><p class="ql-block">到了伏羲在蔡水岸边创出八卦图的时候,已经是距今六千多年前的事情。伏羲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开拓发展,开始用“-”表示“阳”,相当于海岱族的夏半年,用“- -”表示“阴”,相当于海岱族的冬半年。其实用“- -”表示“阳”,用“-”表示“阴”,也是一样的效果。这种八卦的基本符号,用于解释前人对春夏秋冬的记录,理论上也是说得通的。春季是温暖赶走寒冷,是阴屈阳信,于是万物生长;秋季是寒冷赶走温暖,是阳屈阴信,万物萧条。</p><p class="ql-block">八卦之中每一卦均用的是三爻,所表示的意义随着后世人们的想象越来越多,有些科学,有些不见得科学,甚或是迷信。一年的气候可以分解为四时、八节、十二月、二十四气、三十六旬、七十二候等。八卦用三爻,是八个基本符号。八卦重卦之后用六爻,共有六十四个符号,六十四卦分配给十二个月的十二卦是:</p> <p class="ql-block">比较“四卦”用二爻和六十四卦用六爻所表示的春、夏、秋、冬的符号,可以看出它们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后者只是把前者的同一爻重复了三次。这十二个符号,系统地表达了一年十二个月冷暖变化的过程。泰,三阳开泰,经过一冬的积蓄,达到阴阳势均,接下去暖季就要慢慢降临;大壮,阳气开始大于阴气,占了上峰;乾为盛阳,夏天最暖;接着是姤,邂逅之意,阳气初次遇到阴气,气候开始变凉;否,阴气增强到了阴阳势均,寒季即将来临,达到盛阴,天气寒极;复,一元复始,暖气开始出现。今天的人们会说某某人阴阳怪气,某某又变卦了,或者某某人竟能扭转乾坤,以及否极泰来之类的口头禅,对于这些成语源自《易》,不一定人人都知道。</p><p class="ql-block">《周易·系辞上》中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莫大乎日月……”这其实说的是爻与卦的初等数学关系。也就是:2的0比方=1就是易有太极,2的1比方=2就是是生两仪,2的2比方=4就是两仪生四象,2的3比方=8就是四象生八卦……可以一直排到2的n比方。2就是“-”“- -”这两个符号,或者说是阴阳两个方面,两个爻符;n就是所用的爻数,并不是什么神秘的“天机”。</p><p class="ql-block">《道德经》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能是因为与《易》有些相似,道家才与《易》挂上了钩,其标志也成了阴阳鱼。</p><p class="ql-block">二爻符号的创立,在没有符号和文字的上古时代,那是了不起的人类进步,但到了今天,再用爻去画卦,显得太笨拙了,也或许是一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就显得不神秘,没有了神秘感。我们完全可以用二进制数1表示“-”,用二进制数0表示“- -”。</p><p class="ql-block">后世传的神乎其神的《易》,就是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之上,用六爻排列组合而成的六十四卦,后世的人们在每卦中展开想象,几乎把天地万象都装了进去,尤其是经过神学的推波助澜,《易》似乎成了凡人不可接近的“天书”。到了商末,姬昌抱着某种目的,对《易》研究了一番,后世据此而将《易》的著作权给了姬昌。</p><p class="ql-block">二、《易》是一部集体著作</p><p class="ql-block">今天人们所说的《周易》,初始叫《易》,后来叫《易经》。后人多认为是姬昌所作,姬昌出生于西岐,继承了西岐西伯侯之位,因为与商朝有世仇,常怀谋反篡逆之心,商周黎城(山西长治西南)交战,姬昌兵败被抓,囚禁于羑里,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汤阴县。被囚期间,姬昌开始推演《易》六十四卦,并做辞,也就是对六十四卦按照自己的目的重新进行注解,无非是想最后得出个骗人的先验论卜筮结论:商当亡周当兴。</p><p class="ql-block">后人把姬昌之前本已存在的六十四卦,均记到了姬昌的功劳簿上,《易·系辞》中含混地暗示是姬昌重卦,后来的人就认作事实了。看来《系辞》作者可能知道一些事实,而又想把功劳加于姬昌,甲骨文神秘地退出了人们的记忆,后世追查已无可能,所以把问题说得含混,达到了把《易》著作权归姬昌所有的目的。这件事很像《诗经》之中对姬昌无限抬高的歌颂,看来不把姬昌抬到神位之上周人是不肯善罢甘休的!</p><p class="ql-block">1989年《考古》第1期中有一篇肖楠的《安阳殷墟发现“易卦”卜甲》,内中有甲骨文《易》六十四卦。甲骨文六十四卦用很原始的材料作卦辞,这些卦辞个别地反映了氏族社会早期的事物,而总体上反映了商代后期特别的思想体系。这进一步说明姬昌以前就已有《易》六十四卦,商末之前已普遍把六十四卦用于占卜,甲骨文就是铁的物证。《易》成书于商末之前,而不是商末周初。西周问世的时候,姬昌就已经不在了,所以与西周朝代初年无关。甲骨文奇怪地在西周朝代初年悄然消失,淡出了人们的记忆,这其中也许不仅仅是为了让商代帝辛冤沉大海,也达到了无限抬高圣王之目的。</p><p class="ql-block">《易》是一部集体著作,经历了数千年和数个时代,其中体例内容本身就能说明,该远古文献并非成于一时一地一人之手。《易》被叫成《周易》,并不等同于周人所作。汉代郑玄《易论》认为,《周易》之周的意思也并非是周朝之周,而是周普的意思,也就是无所不备,周而复始。《史记》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也就是姬昌被囚于羑里推演《易》中六十四卦,并不是创作或者著作《易》,但人们却误认为《易》是姬昌所著。</p><p class="ql-block">《易》中之易字有多种解释:一说日月不仅能组成明字,上下结构也能组成易字,日月象征阴阳,易揭示了阴阳循环交替之理;二说易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此说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三说易就是变易、变化的意思,指天下万物是常变的,故此《易》是教人面对变易之书;四说易就是交易,也就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相互变化;五说易就是道,也就是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着时空变幻,恒常的道不变;六说易是由双手拿小石子互换的意思,甲骨文易字是双手与小石子互易的象形。周的本意是在地上画的圈圈地图,周易本义则是在地图中摆上小石子,双手拿小石子互换变易,来进行数理衍算的名称;七说是要想理解《易》,就要以西周礼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礼指从容之节,易即雅乐,都是统治阶级驾驭黎民百姓,维护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第七说没有什么道理,西周礼乐制度的变革与《洪范》九畴密切相关,有了《洪范》九畴,才有了西周礼乐制度的变革,其变革似乎与《易》没有太多关联。</p><p class="ql-block">《易》是中国古代研究、占卜天地万物变易规律的文献典籍,内容包括《易经》《易传》两大部分。《易经》内容包括六十四卦卦象、卦辞、爻辞。每卦六爻,六十四卦为三百八十四爻。即有六十四卦辞、三百八十六爻辞,乾、坤二卦分别多出来用九、用六爻辞。文字古奥,蕴义精深。《易传》是对《易经》所作的解释,共有十篇,故又称《十翼》,分别是《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p><p class="ql-block">三、《易》与气象的关系</p><p class="ql-block">通观《易》六十四卦,不难发现其主体就是大自然的万千气象,气象成为《易》的中心和骨架。这是因为人类生活于大气之中,自从人类诞生就与万千气象打交道,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地球大气,所生存的环境依赖于气象,受到的天灾大多源于气象灾害,遇到的问题首先就是气象问题。当大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构筑起意识形态时,首先产生的是与气象有关的认知现象。气象与天文成为最古老的原始科学,也必然成为《易》的中心内容,成为构筑《易》六十四卦的框架。</p><p class="ql-block">汉代《易经·乾凿度》中说:“《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夏秋冬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表明了古人对气候问题和《易》的看法。唐代易学大师孔颖达在《周易正义·序》中说:“夫易者象也,爻者效也。圣人有以仰观俯察,象天地而育群品;云行雨施,效四时以生万物。若用之以顺,则两仪序而百物和;若行之以逆,则六位倾而五行乱。故王者动必则天地之道,不使一物失其性;行必协阴阳之宜,不使一物受其害。”可见《易》仰观俯察的内容,是对天文、气象、地理三者的综合考察,所谓云行而施,效四时,其实就是掌握天气和气候,人类不可违反这些规律。观察天文、地理的实际用途是掌握气候,总起来叫“天地四时”,这是在强调掌握气象规律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易》最初是由气象问题作为砖块构筑起来的,它的雏形之时,人格化的天神和各路神灵还没有形成,自从人间有了帝王,人格化的上帝之神便来到人间,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用各种粉饰去装点和美化上帝,赋予上帝无穷无尽无形的超自然力,为历代帝王所利用。《周易·系辞下》中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早把自然变化与人间社会变化混为一谈,成了“屡迁”“变动不居”“唯其时物”。</p><p class="ql-block">如果认识不到《易》与大自然万千气象的关系,最终不会获得正确的理解,甚至会滑入封建迷信的泥潭,既是看到了卜、筮、象、数,却不难弄明白其内在的联系,既是能看到由卦辞、爻辞这些砖块构筑的殿堂,却很难找到打开殿堂的钥匙,甚或会误入通向鬼神的大门。</p>

六十四

姬昌

符号

海岱

八卦

周易

气象

就是

一爻

六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