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以色列的旅行规划中,萨法德小镇是所有人必去的景点。小镇位于加利利山区,仿佛一座天然的石头城,大约有三万居民,与耶路撒冷、希伯伦、太巴列并列为犹太教四大圣地,也是犹太~教原/教/旨主义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很多去过小镇的人回来写游记,说她是全球最美的十大小镇之一。我也去了那里,可能是自己的艺术细胞太少,觉得小镇虽美,但冠以“最”字,有点言过其实了。如果换一种表述,说她是最神秘的小镇,我举双手赞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眼中的萨法德小镇,貌似有些“破败”。青石板和水泥杂混的小巷曲折蜿蜒,凌乱的老房子不规整地拥挤在一起,沧桑的石墙给人以压抑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门挨门的小店数不胜数,售卖的商品,与其叫艺术品,不如说是旅游纪念品更确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查阅资料:十六世纪,今天的以色列还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萨法德因居于中东贸易要津,日益繁荣兴盛起来。一些著名的犹太~宗/教学者和神秘/主义信徒聚集到这里,恪守着严格的犹太/戒律,印刷出版了第一本希伯来语犹太圣/经,使萨法德逐渐成为犹太世界的精神中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萨法德,阿拉伯人与犹太人混居,虽划片隔离,也是矛盾多多。1948年5月的一天夜晚,犹太人袭击了萨法德的阿拉伯居民区,将阿拉伯人全部驱逐出城,用武力将这里变成了一个纯犹太人的小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萨法德再次名声鹊起,众多犹太艺术家,或慕名其历史久远,或感慨其传统深厚,纷纷来此开设工作室和画廊。这以后,萨法德迅速走红,成为以色列的艺术之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虽说是艺术之都,但在萨法德,给我印象最深的却并非艺术,而是一些穿黑衣,戴黑帽,蓄着大胡子,两鬓留着小辫子的犹太人。他们自称是以色列最正统,最虔诚的犹太~教/徒,却被很多同袍视之为以色列的梦靥和毒瘤,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哈拉迪姆~犹太人,也是小镇最神秘、最为游客津津乐道之所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色列人都信奉犹太/教,但对教/义的理解却相去甚远。今天的以色列犹太人可分为三类:正统派、自由派和中间派。三类人的具体比例,众说不一,正统派~犹太教/徒约占10%,自由派占比不到一半,其余为中间派。萨法德小镇就是正统派哈拉迪姆~犹太人的大本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自由派和中间派被称为世俗犹太人,生活中并不生搬硬套犹太/教的规定。而正统的哈拉迪姆犹太人,做什么都需遵循犹太圣/经。穿衣有穿衣的规定,吃饭有吃饭的规定。到了安息日,不许上班,不许点火做饭,甚至不能开车,不能坐电梯,因为那都算是点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要了解这群犹太人,还要从以色列/建国说起。1948年,以色列开国领袖为了团结全体犹太人完成复/国大业,对异类的哈拉迪姆~犹太人采取了无条件妥协政策。承诺他们可以不工作、不纳税、甚至不服兵役,生活支出和经学院的一切开销由政府提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样局面一直持续六十年,直到2014年,在世俗犹太人的强烈抗议下,政府才要求哈拉迪姆~犹太男子必须服兵役。但这帮犹太人并不愿意遵从,他们以维护犹太/教文化为旗号,到处纵火闹事, 甚至宁可坐牢也不当兵。最终,哈拉迪姆~犹太人服兵役的事情,只停留在了表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色列建国之初,哈拉迪姆~犹太人仅有一万多人,由国家全额供养,并不是太大负担。且哈拉迪姆~犹太人代表的是正统的犹太/教,将这群人团结到以色列的旗帜下,既可以稳定时局,对传承犹太文化也有帮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这群人除了念经,几乎什么都不会干,也不愿意干,且生育率极高,一家十个八个孩子都不算多,几十年间人口倍增。哈拉迪姆犹太人一生就干两件事:读圣/经、生孩子,他们虽然生活困难,却依然视自己为贵族。(图片:研读圣/经的女孩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看到了这样一种说法:在以色列,三分之一人工作,三分之一人服兵役,还有三分之一是寄生虫。问题是这群寄生虫代表着犹太文化的核心,是一股非常大的势力,连政府都对他们退让三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更有这样的哀叹:“以色列未来最大的忧患,不是阿拉伯国家,而是国内的哈拉迪姆~犹太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这样说?除了上述原因,更在于哈拉迪姆~犹太人的原/教/旨信奉。犹太教经典的观点是“神选”:当年犹太人被耶/和华指引,成为迦南地区的主人是神选,以后的亡国也是神选,是神的旨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原/教/旨主义观点认为,现代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希伯来圣/经里面描述的弥/赛亚来临不一样,犹太人不应该强制复国,应该等耶/和华的再次降临。这种观点让自由派犹太人颇为愤慨,却又无法正面反驳,因为这毕竟是犹太文化的根基和源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回顾历史,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共同生活在幼发拉底河流域,他们应该是有血缘关系的。犹太人的祖先叫雅各,公元前1800年到前3000年,犹太人因灾荒迁徙到埃及,居住在尼罗河下游,和古埃及人生活在同一蓝天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圣/经.旧/约》有“出埃及记”的故事,说犹太人在埃及生活了四百多年后,因为埃及政权的变异,从受优待变为受虐待,沦为埃及人的奴隶。犹太人的领袖,先知摩西面见埃及法老,请求允许犹太人离开埃及,法老不答应。于是,神降灾于法老,逼迫法老屈服,同意犹太人离开埃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摩西带领数万犹太人艰苦跋涉到达红海边,孰知法老反悔,派兵追至红海。走投无路之际,神使红海海水分开,让犹太人徒步到达彼岸。之后,神又让红海涨潮,淹没了埃及人的追兵(可以和中国的神话故事媲美了)。正统派认为,这也是神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好莱坞大片:法老与众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渡过红海之后,摩西带领犹太人前往迦南(今巴勒斯坦地区)。一路上,神让犹太人饮食无缺,起居有序,而犹太人却屡发怨言。神于是罚他们在旷野里漂流了整整一个世代,才最后到达了“应许之地”。(图片:以色列正在挖掘的一处犹太人历史遗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途中,人们称其为希伯来人,意思是从大河那边来的人。故此,我们也可以简单地把犹太人、希伯来人、以色列人视为同一族群不同时期的称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犹太教神选观点的源头。哈拉迪姆~犹太人以一副完全皈依正统犹太教的面孔,占据着犹太教理论的高点,让自由派和中间派无法与他们在理论上抗衡,否则很容易落个亵渎神灵的骂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后,再说说萨法德小镇神秘的另一面:蛛网一般的地下坑道堡垒。(图片:地下坑道示意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网看了许多国人的萨法德游记,很少有提到这里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网上也查不到相关资料,甚至连照片都少,难道这里的地下通道刚刚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完全没有想到,位于加利利山区的萨法德,竟有着地上地下两个“小镇”。地上的,阳光灿烂,古色古香,充满着人间烟火;地下的,曲折迂回,神秘莫测,昭示着昨天不为人知的秘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萨法特地下城堡的入口在街上,出口处则是一片残墙瓦砾。整理照片才知道,和去过萨法德小镇的许多中国游客相比,我们能进入这座地下堡垒,应该很满足,很幸运了。(图片:凌乱的石屋,竟是地下坑道的出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萨法德小镇,艺术之花与梦魇之忧并存,为游客呈现着不同的风景。前者让我们享受着美,后者引发更深的思考:到底是梦靥之忧?还是杞人忧天?最后还需以色列人自己去解答。</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