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市——陇西县实验小学致全校师生和家长朋友的一封信

陇西县实验小学

<p class="ql-block">  文明是一盏灯,照亮了前程的光明;</p><p class="ql-block"> 文明是一阵清风,爽朗了人们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文明是一场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灵。</p><p class="ql-block">各位老师、同学、家长朋友:</p><p class="ql-block"> 陇西县被提名为“全国文明城市”,为进一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陇西人民一员,作为陇西县实验小学的教师、学生、家长更应该认识到创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参与到创城宣传活动中来,现陇西县实验小学向大家发出“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市”倡议:实践文明、弘扬正气、树立新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展文明风采、做文明公民,为创建陇西县“全国文明城市”贡献自己一份力量!</p> 校园教育篇 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我校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增强教师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为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着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校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方针已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div>  三、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常态化。我校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争做新时代文明懂礼、健康快乐的好少年。<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p class="ql-block">   四、积极创建无烟学校。学校是一方文明的净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校园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圣殿,一个传承文明的摇篮。我校 倡导全体师生及家长拒绝烟草,珍爱生命,倡导文明,共创建无烟校园、绿色文明校园!</p><p class="ql-block"> 1.牢固树立"消除烟害,人人有责"的观念。全体师生以身作则,主动控烟,努力戒烟;拒吸第一支烟,远离香烟,养成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努力营造不吸烟的育人环境。</p><p class="ql-block"> 2. 树立吸烟危害自己及他人健康的理念。全体学生从家庭做起,积极宣传校园禁烟规定。吸烟的教师要强化保护他人健康的意识,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都不在学生面前吸烟,主动劝阻来学校办事的老师、家长及其他人不吸烟,切实做到办公室无烟具、无烟头、无烟味。</p><p class="ql-block"> 3.学校教室、图书室、办公室、会议室、厕所以及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p><p class="ql-block"> 4.劝阻吸烟行为。全校师生、家长积极参与到创建无烟校园宣传活动中来,广泛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卫生知识,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主动带头不吸烟,积极帮助身边吸烟的同事戒烟,共同创建无烟校园,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p><p class="ql-block"> 5.倡导健康生活。学习掌握控烟知识,积极宣传吸烟的危害,树立“公民健康权利,拒绝烟草危害”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和文明的生活理念。</p> 社会美德篇 <div>  文明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创文明城市的活动中来,树文明之行,践文明之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迈出文明的一小步,那么就会向文明城市迈出了一大步,我们的生活也就会变得更加文明,更加和谐。<div><br></div></div>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一、坚持做到</span><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五不”</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横冲马路、不损坏公物、不吸烟喝洒。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一)不乱扔垃圾</b></p><p class="ql-block"> 城市多一分清洁,生活多一份和谐,营造优美的市容环境是我们共同的需求,也是我们共同的义务和责任。我们要积极响应“垃圾不落地”行动,摒弃“乱扔垃圾”的陋习,争做文明公民,共同携手创造洁净的城市环境。</p><p class="ql-block"> 1.从个人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保护自然环境,爱护公共设施,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积极参与“垃圾不落地 ”志愿服务活动,及时劝阻和制止有损环境卫生的不良行为,做城市环境文明的维护者。</p><p class="ql-block"> 2.从细节做起,养成文明的行为规范。不乱扔杂物,不乱倒垃圾,不乱泼污水;不乱吐瓜皮果壳,不随地吐痰;不高空抛物,不向车窗外抛掷杂物。自觉将垃圾投入果壳箱或垃圾桶,做城市环境文明的实践者。</p><p class="ql-block"> 3.从现在做起,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的良好习惯。积极学习和掌握垃圾分类常识,自觉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养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做城市环境文明的先行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二)不随地吐痰</b></p><p class="ql-block"> 不随地吐痰,展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随地吐痰会带来严重的卫生问题。由于飞沫是很多病菌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随地吐痰是很不卫生的行为。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而言,随地吐痰的害处更大。这些患者的痰中含大量的细菌、病毒、肺支原体、真菌、以及寄生虫等。所携带的细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等。这些病菌都可能要威胁人们的生命。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为了我们的健康,你我的文明,倡导我们大家不要随地吐痰,出门时请随身携带纸巾或环保清洁袋。要把痰吐进纸巾里或环保清洁袋投入垃圾箱。如果您见到他人随地吐痰时,可以和蔼地提醒,或向他们宣传随地吐痰的危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三)不横冲马路</b></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每天关注快乐学习、健康生活的同时,一定也要关注安全出行! </p><p class="ql-block"> 1.上下学要听从交通警察和老师的指挥,不在道路上嬉戏打闹,不翻越护栏,不随意横过马路。</p><p class="ql-block"> 2.要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时靠道路右边行走。</p><p class="ql-block"> 3.通过路口或横过道路,要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p><p class="ql-block"> 4.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要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牢记“一停二看三通过”。</p><p class="ql-block"> 5.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马路时,要注意避让车辆,在确认安全后迅速直行通过。</p><p class="ql-block"> 6.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加速横穿道路或中途突然倒退、折返。</p><p class="ql-block"> 家长每天接送学生也要格外注意交通安全,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p><p class="ql-block"> 1.家长接送学生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和学校相关规定,服从交警或学校指挥,安全有序接送学生。</p><p class="ql-block"> 2.家长让孩子乘坐集中接送学生的车辆前,要认真检查车辆状况、营运资质,并与车主签订责任书。</p><p class="ql-block"> 3. 家长应要求车主不超员、不超速,安全行驶。</p><p class="ql-block"> 4. 家长发现违规接送学生车辆应及时向公安交管部门举报,并积极配合有关执法部门进行查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四)不损坏公物</b></p><p class="ql-block"> 爱护公物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为优化城市环境,净化学生心灵,养成文明习惯,形成节约意识;增强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维护集体财产,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公共道德习惯,争做文明好少年, 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社会公德教育, 积极开展”爱护公物光荣,肆意破坏公物可耻”社会公德教育宣传活动,交到学生自觉爱护公物,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国家和集体财产,珍惜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爱护广场道路、水电、通讯消防等公用设施;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五)不过量饮酒</b></p><p class="ql-block"> 文明饮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因酗酒、强行劝酒、过量饮酒、酒驾、酒后闹事等不当行为导致的致死、致残、家庭破裂、工作失误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因此,真正做到文明饮酒、珍爱健康、远离危险,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是我们不懈的追求!</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  </span><b style="color: rgb(1, 1, 1);">二、坚持做到</b><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八礼”</b><b style="color: rgb(1, 1, 1);">:仪表礼、餐饮礼、言谈礼、待人礼、行走礼、参观礼、游览礼、仪式礼。</b></p><p class="ql-block">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做文明之人,就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left;">  广大教师、同学、家长朋友们,您的每一份努力,都会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文明;您和孩子的每一份付出,都会为我们的城市增添光彩;您的每一份热情,都会激起身边人更多的文明意识。为了让陇西更加美丽,为了让我们生活的更加幸福,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共同建设文明幸福的魅力陇西!<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陇西县实验小学<br><br>  2021年9月14日<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编辑:梁莉颖<br><br>  审核:李建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p>

文明

随地吐痰

吸烟

健康

陇西县

文明城市

家长

垃圾

学生

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