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扎实做好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学科素养,<span style="font-size: 18px;">9月13日下午,在教研主任丁敏的精心组织下,一年级语文教材解读活动有序展开。</span></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由孙雪琴、王宝珍、王海莲、王爱秋四位老师分别对一年级语文上册1~4单元教材内容进行了解读。</p> <p class="ql-block">部编版教材的特点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p><p class="ql-block"> (二)部编版教材也很有梯度,在编排上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这种梯度,在一年级上册和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有所安排和体现。</p><p class="ql-block"> (三)营养与趣味并重坚持选文的典范性和适切性。一年级下册的课文大多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新编选的课文,接近全部课文的一半。一下教材的选文内容十分丰富。既有经过时间的沉淀与考验,深受学生和老师喜爱的经典老课文,也有新选编的、内涵与语言皆美的新课文。</p><p class="ql-block"> (四)注重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尊重客观存在的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学生个体差异,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材加大了选做题和开放性题目的比重,以增加教材的弹性和适应性。</p> <p class="ql-block"> 教研活动交流,老师们准备充分,对课标精神准确把握,对教材知识强化整合,异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 四位语文老师围绕部编版教材的特点和新课标对自己所备单元进行详细解读。每位老师的解读都围绕新课标展开,在解读中老师们细化到每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思路、设计特点以及自己的教学建议。老师们提出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困惑:1.拼音教学该如何高效地进行;2.写字教学该如何扎实地推进;3.阅读习惯该如何培养。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得热火朝天。老师们在解读中都提到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中之重,一年级识字写字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以识字写字为主,引导学生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要为学生的写字做示范,让学生从小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老师还要教给学生要把识字运用于阅读,让学生去阅读更多的读本,而主题阅读的两翼教材就是很好的阅读辅助教材,可以鼓励学生多加运用。</p> <p class="ql-block"> 在教研活动中,大家都能畅所欲言,探讨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抒发教学中的得意情怀。为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进行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搭建了一个有力的平台。正是在这种学习与反思中,智慧的心灵才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同时,这些教研活动的开展,也增强了教师的团队意识,使教学研究更具魅力与凝聚力,让校本教研真正地服务于教学,受益于学生。</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集体教研已经成为我们的工作常态。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研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在教研中点亮教学智慧,让爱岗、敬业、重视学术研究的氛围成为学校的主旋律。</p><p class="ql-block"> 相信此次的教研活动一定能引发大家的思考并给大家带来别样的收获。追寻理想课堂是教研活动永恒的主题,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教育之花一定会越开越盛,开得更加绚丽多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