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厦门的记忆——暗迷巷6号

梧仓散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很不喜欢“暗迷巷”这个街名。记得小时候住在那儿时,总觉得周围没有什么不对,短短的小巷没有什么分支,也不是弯来绕去的,一点不“迷”;巷仔虽然狭仄了些,穿行在低矮的平房中,明亮得很,即使是夜里,昏黄的路灯光笼罩着的小巷,也有一种温馨平和的感觉,一点不“暗”;怎么冠之以差评的“暗迷巷”呢。文革中,城里绝大多数的街道名都给改了,大有人数其不是,但我却期望能把“暗迷巷”这街名给改一改。不过当时使我很失望,这个“四旧”竟没有被关注,如此“残渣余孽”竟安然逃过一劫,一直到现在这名也还没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也是这些年才听说这个路名的“典故”。据说在一百多年前这儿挺靠海边的,有许多卖稀饭的大排档,是供应码头上的“苦力”和往来的人的。这个“安糜(稀粥)被“雅化”成了“暗迷”,一个蹩脚的街道名好像就是这样造就的。唉,这个起名字的不是水平太差者,就是居心不良!声讨!</span></p> <p class="ql-block">(本图采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位于开元路和大同路之间的这条小巷,在一大片简朴的平房住宅中兀突出一座“番仔楼”也是有些怪异。这门牌是暗迷巷6号的楼,大约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建的。和当时厦门建的为数不少的中西合璧的楼房一样,外观有洋房的风格,内部却是很中国式的:前厅,后厅;两边是房间。中规中矩。这楼有三层。“基本”属砖木结构:承重的外墙直接是清水红砖,有意思的是一楼和二楼楼面是木结构,梁和柱、楼板、门窗用的都是很少见的木料,听说是南洋买回来的,叫“万涩木”,一看就感到不同一般;三楼和附楼的却是砖混的——楼面是钢筑混凝土的。室内二楼和三楼地板铺的花砖,至今还损坏不大,那些花砖的花色在厦门八十年代还有生产制造。印象深刻的是,这些花砖的背面都模塑有“爪哇公司”的字样(是东爪哇公司吗?)。门窗上安装的玻璃是进口的彩色压花玻璃。至今损坏的不多。每层有一个卫生间,带浴缸和抽水马桶(不过我们居住时这些用具都不能使用,卫生间里没有给水装置,只是作为公用的杂物间)。——一百年以前如此配置可谓非常豪华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个房屋的主人是安溪人。至今楼下大厅上还有红底金字“駟安堂”,二楼大厅上的对联:“駟嶺爲桑梓之邦必恭必敬,安溪乃籍贯所系大本大原”,点明主人的故乡是“安溪駟岭”,也算是解释了“駟安堂”这个名号的缘由吧。据说在上上一世纪还没有电的年代,照明的小油灯用的是洋油“美孚油”,当时这楼主只是个来自安溪山中、在这一带走街串巷的“卖油郎”,而这地盘是一官宦人家的老式大宅。这安溪来的卖油郎路过此宅时,被这宅上的纨绔恶少无理羞辱,当时发誓,一旦发了,一定把这宅拆了,建自己的楼。后来这安溪人去了南洋,一番打拼,发财致富了,在厦门购置了不少产业,竟真的买下这个旧宅,盖起了这幢鹤立鸡群的豪宅,实现了自己的誓言。这个主人特地留下原来老宅的几扇门板——是有精美雕花的木门扇——当作附楼的立面,说是要让后代子孙记住这些历史。——那几爿木门扇一直保留在那儿,直到文革以后对辅楼翻修时才砌成砖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可是抗战期间这楼主可能是落魄了,这楼不再是主人的豪宅,楼里的一部分房间成了出租房,住进了形形色色的房客。条件最好的二楼在1946年起住进的是当时邮政局的职员,起初是让单身汉住的——当时二楼装上了电灯,用电户的名称是“邮务工会”——这个用户名称三十多年没换,直到文革后还可以在每月暗迷巷6号二楼的电费收缴通知单上看到“邮务工会”的户名,奇葩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记得五十年代初,二楼大厅周末还开舞会,参加的是当时邮政局的年青人。跳的国际舞,放的是手摇唱机,虽然那时我还是学龄前小孩,但至今还记得那个光怪离陆的景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那时这楼因为是附近民居最“勇(结实)”的建筑,承担了不少“任务”:五十年代初金厦之间还有炮战,有时还有空袭,一有警报,街坊邻居都跑到楼里避险,刮台风时,周边危房的一些邻居也被居委员疏散到楼下大厅里借宿……六十年代这大厅和前面的“埕”也做过工场,加工纸箔。后来,这楼的房客不断增长,楼下的大厅和一些附房也全都进驻了房客,大杂院內人口达到过六七十人之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如今这楼已是百年老建筑了。印象中这楼一直没做过什么大改造,也没做什么维护修理,但一点没有伤筋动骨的模样,只已有些破旧的颓态了。前几年,住了几十年的房客都先后迁出了,现在只住楼主的家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周边的矮小平屋,这些年都翻建成好几层的楼房,过去鹤立鸡群的䦉安堂,已沉没在五花八门的楼房之中,曾经敞亮的小巷,现在真的有些昏暗了。听说暗迷巷6号(駟安堂)已列入市保护建筑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