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下午,邢台市安委办组织召开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警示教育视频会议,深刻汲取近期省内两起较大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同类事故发生。 会上,市安委办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宋泽民指出,有限空间作业具有作业时间不固定、作业人员不固定、容易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等特点。要做到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他强调,<b>一是要卡死责任,</b>行业部门要担负起相关监管责任,务必摸清本行业管辖的有限空间作业底数情况。企业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队伍要切实负起责任;对未明确专人作业的,企业内所有有限空间都要明确点位责任人。<b>二是要全面进行风险辨识,</b>尤其是具有较高风险的作业场所要优先、认真、全面开展辨识。<b>三是要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b>严格执行作业人员岗前培训,明确现场人员职责,按照规定配备正压式呼吸器、基坑护栏、红外报警等必要设备设施,醒目处要进行风险标识,高风险处要强制配备通风设施。作业点位必须加装高清摄像监控,确保管理人员及时掌握作业动态。<b>四是要强化宣传培训,</b>企业要分级建立微信群,及时、准确地将政策法规、事故警示、风险提示等信息传达到一线员工,确保全员知晓。<b>五是要强化执法检查,</b>各部门在执法检查中要将有限空间作业作为必查项,以“翻旧账查现场”的方式,回看有限空间作业记录台帐,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 市应急管理局班子成员、主要科室负责人,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分管负责人在主会场参会;各县(市、区)设分会场。 会前,与会人员共同收听收看了全省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警示教育视频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