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枯竭的甘泉——,巴音布鲁克,2021-06-25

禾颉

<p class="ql-block">  来到巴音布鲁克草原,先来纪念一下土尔扈特人,时间虽然过去了二百多年,然而人们没有忘记这些东归英雄们重返祖国的壮举。</p><p class="ql-block"> “从有最早的历史记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上个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鞑靼民族跨越亚洲草原向东迁逃那样轰动于世,那样令人激动的了。”爱尔兰人德尼赛对土尔扈特部回归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土尔扈特部回归的英雄壮举,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民族大迁徙的奇迹,震动了当时的中国与西方世界。</p><p class="ql-block"> 早在明朝末年(公元1628年),土尔扈特人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环境,部族中的大部分人离开新疆塔尔巴哈台故土,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了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在这片人烟稀少的草原上,他们开拓家园,劳动生息,建立起游牧民族的封建政权土尔扈特汗国。</p><p class="ql-block"> 土尔扈特人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140多年。到了18世纪60年代,来自沙俄帝国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再也无法生活下去了,他们决心返回故土。清乾隆36年(1771年)正月,“东归英雄”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为主、包括部分和硕特等蒙古部,17万人,持家带口,赶护牲畜,携运辎重,自沙俄伏尔加河下游起程返归西蒙古故土。他们战胜了沙俄、哥萨克和哈萨克等军队不断的围追堵截,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承受了极大的民族牺牲。浴血奋战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克服疾病饥饿历经千辛万苦,长途跋涉行程上万里,用了半年时间,以近10万人的伤亡代价回到新疆伊犁。</p><p class="ql-block"> 土尔扈特部的爱国壮举深深感动着中国人民,中国清代政府从陕西银库拨银300万两,调集大量的物资接济土尔扈特,同时勘查水草丰美之地,将巴音布鲁克、乌苏、科布多等地划给土尔扈特人作牧场,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土尔扈特部的回归为巩固中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居民大多是当年土尔扈特人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  查腾大尾羊</p> <p class="ql-block">  在独库公路上还是大雨滂沱,等到了巴音布鲁克草原景区,雨停了。我们停车购票,乘景交车进入景区。</p> <p class="ql-block">  巴音布鲁克草原,主要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西北的巴音布鲁克区境内,在裕勒都斯河流域。明朝和清朝前期,裕勒都斯河流域主要是漠西蒙古里辉特部游牧带。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安置了渥巴锡率领东归的土尔扈特蒙古部。</p><p class="ql-block"> 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丰泉——“丰富的泉水”,“永不枯竭的甘泉”的意思。巴音布鲁克草原四周山体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为典型的高寒草原、草甸、沼泽和山地草场。广袤的草原宛如巨大的绿色地毯,将整个大地覆盖。草原由大、小珠勒图斯两个高位山间盆地和山区丘陵草场组成,雄伟的额尔宾山,将巴音布鲁克大草原一分为二,形成两个盆地。这里不但有雪山环抱下的世外桃源,有“九曲十八弯”的开都河,更有优雅迷人的天鹅湖。草原水源补给以冰雪溶水和降雨混合为主,形成了大量的沼泽草地和湖泊。巴音布鲁克草原共有大小13处泉水,7个湖泊以及20条河流。泉水分布于整个草原,与冰雪融化的涓涓细流汇集盆地,形成巴州的母亲河——开都河。古老的开都河穿越两盆地之间,在草原上形成大大小小的牛轭湖、沼泽湿地。开都河滋润着大草原,孕育着草原上一代又一代生命。</p> <p class="ql-block">  焉耆马</p> <p class="ql-block">  巴音布鲁克草原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群山拱抱,河流如带,地势起伏辽阔,植物种类繁多,自然生态优良。这里幅员辽阔,地势平坦,水草丰美,遍地是优质的“酥油草”, 是新疆的牧业基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这里盛产着焉耆天山马、巴音布鲁克大尾羊、中国的美利奴羊和有“高原坦克”之称的牦牛,被誉为“草原四宝”。巴音布鲁克的天山牦牛原产于青藏高原,是第五世生钦活佛多布栋策愣车敏从西藏引进并发展而成。牦牛体质强健,耐寒耐劳,被称为“高原之舟”;查腾大尾羊以肉脂著称,是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特有的品种。据说这种全身纯白、独头黑黄的大尾巴羊,是土尔扈特部东归时带回的欧俄羊种与当地羊种杂交、驯化而成;草原上最令人骄傲的是“土尔扈特人的翅膀”——焉耆马。“策鞭奋蹄驰千里”,体形高大健壮、性情驯良耐劳的焉耆马,是土尔扈特人最亲密的朋友,最矫健的坐骑。</p><p class="ql-block"> 仲夏季节,草原上鲜花盛开,争奇斗艳,羊群像白云游荡,雪莲花般的座座蒙古包坐落其间。农历六月初四可以参加当地的东归那达慕艺术节。六月初四是蒙古族土尔扈特人的传统节日——“塔格楞节”,“塔格楞”是土尔扈特部蒙古族祭祀祈福的“敖包”,“塔格楞节”就是祭敖包节。东归那达慕艺术节,即源自“塔格楞节”。</p> <p class="ql-block">  红嘴鸥</p> <p class="ql-block">  天鹅</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天鹅湖就坐落在草原上。天鹅湖实际上是由众多相互串联的小湖组成的大面积沼泽地,这是全国第一个天鹅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水草丰茂,气候湿爽,风光旖旎。鸟类有120多种,栖息着我国最大的野生天鹅种群,是鸟类繁殖和度夏的栖息地。</p><p class="ql-block"> 太阳升起的时候,雪山的倒影渐渐清晰起来,野鸭、百灵、云雀等水鸟在湖面上掀起了热闹的“鸟语大合唱”,而休息的天鹅数量越来越多。天鹅硕长的脖颈使它拥有优雅的体态,觅食时,它的脖颈可任意弯曲扭动,划出一道道柔滑的弧线。天鹅湖犹如草原的眼睛,美丽又充满灵性。一只只天鹅、灰鹤,红嘴鸥悠闲自在、无拘无束,时而在水中嬉戏,时而在天空中展翅翱翔。</p> <p class="ql-block">  淑华美女和红嘴鸥亲密互动</p> <p class="ql-block">  巴音布鲁克最精华、最点睛的一笔要数开都河的“九曲十八弯”了。九曲十八弯其弯度之大,弯道之密都十分罕见。开都河的尾闾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开都河是新疆的大河之一,也是一条著名的内陆河。它发源于天山中部的伊连哈比尔尕山,由于上游地势平坦,坡度较小,造成了河谷开阔,河道蜿蜒,犹如走笔龙蛇,这条宽度为40多米的河流在平坦辽阔的草原上,弯延曲折,如同巴音布鲁克草原的泪水一般,纯净不着一丝矫饰,静静地滋养着这片土地。</p><p class="ql-block"> 开都河蜿蜒着从巴西里克山脚下静静地流过。河中的一个河心洲,宛如“心”形,又叫同心湖。在巴西里克山观景台向西看,开都河从遥远的天边缓缓而来,千折百曲,如同玉带舞动于大地,美丽、壮观。成群的牛羊和马群在悠闲的吃着草,远看像一粒粒硕大的珍珠镶嵌在绵延起伏的山坡上。</p> <p class="ql-block">  只要是晴朗的天气,在这游人如织的观景台上,就会有很多摄影爱好者聚集在这里拍“九曲十八弯”的美景,为了一个机位,不惜站立几个小时等候最佳时段拍摄。据说“九曲十八弯”最美的景色在日落时分,金色的晚霞和倒映在九曲河弯中的九个太阳,将组成一幅美妙绝伦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可惜我们没能等到,因为想赶在独库公路下午交通管制前出去,没敢耽搁过多的时间。第二天才知道,其实不必担心那个管制时间,独库公路南段有不少住宿的蒙古包和农家院,随时可以住下来,是我们没有做足功课……</p> <p class="ql-block">  这几个景点记得下次来看一看,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去:奎克乌苏石林,浩腾萨拉瀑布,阿尔先温泉,阿尔先沟,巩乃斯森林公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