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家乡叫大梨园,那里是一个山清水秀、梨果飘香的美丽山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有关家乡地名的由来,这儿有一段历史趣闻传说,据青龙满族自治县志[乡土历史]记载:公元1771年,(清乾隆36年),李、王两姓人家搭伴从山东逃荒,一路风尘、千辛万苦、走走停停最终来到贵处;支窝棚、搭冷灶、开荒地、备杂粮日子才得以生存。那时,在这荒园内早就有一颗不知哪来的梨树?每逢春天,梨花盛开春意盎然,夏天,枝繁叶茂遮阴纳凉;秋季里更是硕果累累,食之解渴充饥,冬天来了白雪皑皑,大地一派银装素裹,那棵大梨树迎风独立,就像一个坚强的汉子,不畏寒苦独镇一方。后来,这里的主人就给这一无名小地起了一个流传至今的名字——大梨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传承中华文明,推广家乡名片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大梨园村群山环绕、土地肥沃,优质的水资源造就了生态的和谐。而这里特产的大安梨、白梨等远近闻名,有此联想到大梨园的特殊地名让人遐想连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今的“快手”平台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窗口。一日,我突发奇想将一张硕果累累的秋丰图片配上征联:“大梨园梨大”发了上去,并在下角附了提示:“大梨园是地名,回联格式,前后念原意不变”。没想到的是,我本不大的朋友圈没有几人的关注,却收到了来自多方的征联回复,其中有:“青山口山青”、“响水沟水响”、“长沟水沟长”、“小梨园梨小”等,更有奇芭的“隔河头河宽”之句……对网友的回复我深表谢意,并一一做了答复点赞。其实此联并不难,不管大家的答复标准如何我不做评说,一句话:“乡亲们高兴就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就在我要下线时,我的快手号上突然来了一个自称“牛人”的朋友申请加入,打开通过框一看一条新联对对让我眼前一亮,“牛人”也是来复联的,他的对句是:“黄果树果黄”。随后,我们进入了私聊模式,他说,他是“地理通”,并把自个包装了一番……出于礼仪,我对他表示了赞赏,并给他的对句点了个大大的赞,一番恭维后,各自拜拜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时光如水,转眼几天过去了,忙于工作,我早已忘了此事,闲得无聊时我又打开了手机,一条新消息提醒引起了我的注目,只见“快手”页网名“牛人”正在线上,以“大梨园梨大”为题的征联在“牛人”手下演变成了:“大梨园梨大大爷我张口难吃半个”的新阵式向我发回。不用细说来者不善呀!联中那个:“大爷我……”几个字挺刺眼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一感觉告诉我,这是一个善于挑战的来客。联子以:“大爷我……”相称,开口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架势,十有八九是一个有来头的主。面对此上联,我像是刚刚碰到了一个烫手的山竽,吃不得放不下,一时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了;瞧着对子心中有一种被人愚弄的错觉。而从另一个角度去想,来者之上联:“大梨园梨大大爷我张口难吃半个”所述事里又很形象贴切,真让人无话可说。几经思考,当时我没有找到可合适的对句,想逃避又有点儿不死心,思来想去,咱也是个识几个大字的人,没什么可怕的!想着就以一:“白枣林枣白白哥咱顺手就尝几颗”搪塞了过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白枣林地处于隔河头镇的南新庄村,这大家都知道的,此联“梨园”对“枣林”、“大爷”对“白哥”、“半个”对“多颗”,从字意上还算说得过去,而从气势上显然是败了下风。然而大脑短路,一时无数只得如此,无可奈何随他去了……可谁知那个自称“牛人”的家伙自知占了点儿便宜,稍停片刻就又给我发了多个洋洋得意的笑脸,可气的是,最后还有两张扭屁股的图片,把我那个气呀,真想抽对方几鞭子。看来不压制住“牛人”,我这边算丢大人了,我几经搜索周边的地名,突然想起了官场乡的“高楼沟”,那可是个年年举办梨花节的好地方,富庶乡民,当今有几栋楼房平地而起,山水间真显得很气派,马上心中就有了绝美的佳句:“高楼沟楼高高祖咱闭门能住多人”,以此对句在与“牛人”发了过去。不多时,对方再也没有回应,只是那:“大梨园梨大大爷我张口难吃半个”的帖子不见了,不用说是对方暂无良策将帖子删除了。看来这“大爷”在“高祖”面前也得藏身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春去夏回,又到了秋天,秋是丰收的季节。看满山、满园黄的梨红的果处处有生机,圆圆的果实无不透着香气,让人馋诞欲滴。多日不玩“快手”,不知那“牛人”又露面了没有?拿起手机重翻旧页还真的有了新的消息。那“地理通”、“牛人”现身了,他再一次给我发来了新的挑战,联题仍然以:“大梨园梨大……”为基础上的延续,联文是:“大梨园梨大,牛人牛角刀分解,七刀切下肚”。看来这“牛人”还真有两把刷子,他也许不甘心三言两语的就丢了面子,这不就把这联子升级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此联若对确实有些难度,“牛角刀”拆开是个“解”字,而“七刀”又应了那个“切”字,不管从字意、字面那儿来看,此联都严谨巧妙、且前后呼应不可挑剔。再从人文看,不得不说这次“牛人”善诚了许多,不在以“大爷”相称,真的少了一些牛气,而又多了一些霸气。为回复此联,我可真是绞尽了脑汁,三天三夜后也没有想好最佳对句;我不得不另辟小径重新收肠刮肚起来,从董杖子村的哑巴庄大庙追忆起官场乡小岭后的小庙岭,终于有了灵感,我赶忙以:“小庙岭庙小,山神三块石就磊,更石硬出头”来对。此联虽然“小”对“大”不占优势,可“三块石”对“牛角刀”、“山神”对“牛人"还是凸显了强中有强,硬中有硬格局,而“七刀”对“更石”更字也有更加、再上一层之意。我发现把此联回怼后“牛人”下线了,这次牛人跑得很快,没留下一点影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其实我挺欣赏“牛人”的,当今的网络百花盛开,五花八门玩啥的都有,可玩文字游戏爬格子却寥寥无几。而“牛人”不仅仅牛,而且还非常现实,他对句迅速、出句刁难,大脑灵活、随机应变,反复无常、攻守自如,不得不说这个“牛人”还真的有股子犟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猜想,这“牛人”过不了多久,他还会带着新招卷土重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平常无味的过着。一个星期后,果然“牛人”又露面了,这次的“牛人”发出的征联可谓是换汤不换药,总而言之,没有离开大梨园的名字。可这次却真的把我给难够呛,征联是这样出台的:“大梨园一人利木成园”。这个对句初看是较简单,可招实有说道,他说的是大梨园最早那棵以此命名的梨树是怎么来的?我知道,这儿就又涉及到了大梨园成名的另一个传说:从前,有一流浪者打那儿路过,在其小憩,他将随身携带的一根棍子顺手插在了荒地上,走时也许忘了反正没拿,久而久之,这个棍子竟然奇迹般的成活了。它本是一枝梨条,就这样年久变成了一棵大树,而这棵大梨树在荒园内越长越大,最终成就了大梨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大梨园一人利木成园”,不得不说此联出得有硩理、有故事、有水平。说实话对此联还真是挺有难度的,难就难在大梨园是地名,“一人”为大、“利木”有梨,最后成园,前后是递进关系,它不仅仅是普通汉字的分合,还有高雅的紧密呼应。引精据典我都没能找到答案,胡思乱想中“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让我想起了近在咫咫的“好汉沟”——它是隔河头镇北山根村西北边一条悬崖峭壁的深沟,说起它这里也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很早以前,有一逃荒的后生为了躲避战乱,带着妻小一路出关,走进北部山区,他只身挑着担子,一头是孩子,一头是全部的家当。他们唯一的防身利器就是两把匕首,两口子互相照应相依为命,爬过高高的界岭后,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安居地,他们继续前行,走啊走,走过现今的隔河头,穿过土胡同,在大梨园稍坐停留……一家人累得精疲力尽,最终到了如今的北山根。此时看天色已晚,西北方座座高山直插云天挡住了去路,这后生领着家人用匕首在前面开道,向一深沟无人之地开始了进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他们选择的这条沟很窄,突兀的山崖陡峭吓人,但没能阻挡住他们前进的脚步,因为他们知道越是坚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场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这以后这后生以两把匕首护身,开山种田、狩猎创业起家日子过得越来越好,逐渐人丁兴旺。多年后,剧增的人口与外界人联姻建立了新村,位居沟外北山下,后来的人们为了纪念那位英勇的后生,把那条沟叫做了“好汉沟”,沟口的人家也有了“北山根”的名字,而“北山根”的北字就是两把磨秃的匕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事情到了这儿,似乎有了答案。我收起思绪迅速将胸有成竹的下联给“牛人”发了过去:“北山根两匕半出留根”。此联北山根也是地名,“两匕”、“半出”留根即形像又有深意,我终于长出了一口气,而“牛人”见我回联后,再也没有了牛气,他给我送了一串翘翘的大姆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是大梨园人,爱家乡不忘本。征联之战还在继续,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好,乡亲们都来参战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出的新联是一个广告语:“大梨园梨大,大家卖大家子买”,这个对子我们一起对。</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图文:无忧无虑</p><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13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