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双龙大香河梁的西北处有一个小村庄,叫李家庄子。李家庄子成名于大清乾隆年间,因有李氏家族在此盘踞,繁衍生息,终成一方土财主。</p><p class="ql-block"> 李氏家族来自于湖北,据传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在京城坐了42天皇帝,因手下将领烧、杀、抢、掠,虽然换了朝代,但人民仍处在水深火热中。特别是大将刘宗敏抢了山海关总督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吴三柱怒发冲冠,引清兵入关,攻打李自成,闯王兵敗,退守湖北。九宫山一战,李自成被清兵包围,为寻突围路线,闯全亲率二十余将士探路,结果被地方武装剿杀,将星郧落。也有传闻李自成剃度出家当了和尚。</p><p class="ql-block"> 李自成手下有位李姓校尉,见闯王大势己去,随携带金银细软,化装成农民,一路南逃,从湖北来到安康。那時人们为逃避战乱,远离城市,往大山里逃,山越大越安全。</p><p class="ql-block"> 民末清初,双龙万古森林,鲜有人迹。但双龙山水好,土地也肥❄沃,最适合人类居住。</p><p class="ql-block"> 姓李的这名校尉便从安康逃往双龙。他见李家庄子这块地,背靠大香河梁,前面有大香河,梁后有小香河,可进可退。此处地势平坦,特别是大香河梁,其势如骏马上山,山梁上有一平坦之地,两边𠕇小山包形成“马槽状”,主山脉绵延二十余里,周围大山环抱,校尉便断定此处为风水宝地。于是便落脚于此,伐木造屋,开荒种地,得以安身。那时盖房子皆以木为柱,木头劈成木板,用木板|装箱为墙,没有盖的,就以茅草为盖。所以便有了“马槽山下李家草屋”一说。</p><p class="ql-block"> 李校尉因连年做战,待落脚在双龙己是中年,曾经娶过半路夫妻并生下一子,其子又得一子,三代单传。到了他孙子辈己是大清乾隆皇帝。</p><p class="ql-block"> 陕西在明末清初年间,因连番战争,闯王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连番起兵造反,后打进北京城,逼崇祯皇帝在北京煤山上一颗歪脖树上上吊自杀,明王朝终结。随后又与清兵征战撕杀,再加之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陕西人口锐减。到了清乾隆皇帝制定了人口迁移计划。清政府从湖北、安微、广东多地迁徒人口到陕西。因湖北离陕西最近,所以从湖北黄岗、麻城、孝感等地迁往双龙人最多。这些人背景离乡,𠕇些人是绑到来的。因此,他们死后埋坟时都有形似手抄后背之式。</p><p class="ql-block"> 在大量迁徒的人群中,又有李姓兄弟从湖北而来。他们访到了双龙李家草屋。攀扯起来,他们都是湖北李姓后裔,且辈份都还套得上,于是一来二去,两股李姓人便在李家草屋盘居下来。因人口增加,他们便扩建了屋场,建起了石板房,慢慢就形成了“李家庄子”。</p><p class="ql-block"> 相传李姓军官从战场逃离时,带了一些金银财宝,其中有一件金马。传到他孙子辈后,金马不知所踪,所带金银细软都己变卖,置了产业。因其祖孙三代单传,后继无人。其庄园、田产、山林便遗留给了同姓族人。</p><p class="ql-block"> 大清嘉庆年间,李家庄子有个叫李之栋的人,此人在双龙很有名气。但李家传到他手上时,人口雕零,虽有钱財,但眼看后继无人。于是他便去庙上烧香拜佛,求解救之法。佛告诉他,散尽钱财,积德行善,修桥补路,扶危救困,可得子孙发达。于是从此李之栋向变了一个人似的,他从外地请了两个裁缝,每天给他赶制衣服。他每天清早出门,身上穿九领七腰的衣服,沿着香河往下走,每天天黑才回家。回家時身上只剩下贴身衣服,有時甚至只剩一件裤衩,他把衣服都送给了穷人。平日里他家里请两个打草鞋的,请两个木匠做官材。这些草鞋也都送给了穷人,官材也送给了那些人死没有盖板的人。李之栋行善是逢路修路,遇水搭桥。在今瀛湖洞子沟有座石拱桥便是李之栋捐款所建(今己淹没于水下)。</p><p class="ql-block"> 李之栋积德行善,人称“李大善人”,方园百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说来也怪,自李之栋行善后,庄子上的人口逐年有新人增加。到了民国时期人口己达四十余人。庄子住不下了就分三处居住,一处到关山(今新华五组),一处到桑树沟(新华四组)。发展到现在李氏人囗达2O0余人,成为双龙几大姓氏之一。</p><p class="ql-block"> 关于李家庄孑有匹金马的故事-直在流传着。七十年代,国家在李家庄子山上做了探矿工作,在山上挖了很多探槽,还钻了一个矿洞大约有六七十米深,里面有一种矿石,見水就能点燃,我们小時侯还玩过。至于那匹金马,有人说让地质队挖走了,其实不是这样。</p><p class="ql-block"> 清光绪年间,当地恶霸王氏兄弟想垂涎李家钱财,就勾结土匪多人去抢李家庄。风声走漏,庄上人员撤离到安沟庙上后面的山寨。土匪攻打山寨,众人六神无主。这时谢聋子勇敢站出来,点燃了寨子上的土炮(聋子本来不聋,土炮轰聋了)。土匪中弹倒下一片,死三人。见攻寨不成,土匪只好抬失撤离。残匪在途经李家庄子时,因庄上人员都吓得躲进了寨子,残匪没有抢到财物,于是便一把火烧了李家庄子,包括李氏族谱也都烧为灰烬。</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李才庄上的人重建家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土地改革、由初级社向高级社过渡到人民公社,最后由公社变成乡政府,又由乡政府到镇政府。其间人们受过三年自然灾害的危害;58年59年大炼钢铁,人们砍掉山上的树木烧石头炼铁;66年~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人们在“红三司”和“绿总”之间选边站队,武斗搞得有声有色。 </p><p class="ql-block"> 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春风吹满了神州大地。1982年,庄子上的人落实了土地到户政策,人们分到了土地,农民种庄稼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增产,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p><p class="ql-block"> 时间到了2000年,李家庄有个叫李才应的老党员,曾经和双龙笫五任党委书记张远录在一起供个事,那时的人都讲个老交情。张远录同志退休以后和李才应同志也多有来往。说来也巧,事隔多年之后,时任双龙镇第十任党委书记张先政同志和张远录同志为父子关系。时隔十七年年,父子俩在不同的时间,却在同一个地方为官,也算一段奇迹。</p><p class="ql-block"> 李才应凭着这点老关系向领导反映李家庄子没有桥(原本是有架木桥的,是他们爷爷辈李之栋所修,在1973年双龙发大水给毁了。从此,只见桥墩不见桥),学生上学不方便,人们出行不方便。老李的诚心打动了张先政同志。2000年,双龙镇向区交通局争取便民桥一座,2001年开工修建,历经千心万苦。当年5月,河里发大水,土牛子差点被洪水冲走。我当時在新华村驻村,我们发动了镇上机关干部参加义务劳动,组织劳力保护土牛子,并捐款,其场面至今想起仍然让人感动。</p><p class="ql-block"> 桥通了,路通了,政通人和。李家庄子一家家都盖起了楼房,人们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李家庄全景</p> <p class="ql-block">李氏族谱:</p><p class="ql-block"> 時日春治</p><p class="ql-block"> 正庭启开</p><p class="ql-block"> 才储学富</p><p class="ql-block"> 道德光耀</p><p class="ql-block"> 兴隆育后</p><p class="ql-block"> 真宗绍祖</p> <p class="ql-block">李治栋,李氏之先祖,大清嘉庆年间人。程氏一脉从湖北黄岗迁往陕西安康双龙桥,就是租李治栋的土地耕种,并结为亲戚。</p> <p class="ql-block">大清道光六年,双龙知名人士捐款修太山廟(今人们称华佗庙),李治栋捐款二千陆佰,(当时的山主谢氏祖宗捐款四千),大名鼎鼎,赫然在列,尊称国学。这是李氏家族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程氏族谱为证</p> <p class="ql-block">李治栋四个儿子:</p><p class="ql-block">大房李正乐</p><p class="ql-block">二房李正安</p><p class="ql-block">三房李正元</p><p class="ql-block">四房李正兴</p><p class="ql-block">李正乐的儿子</p><p class="ql-block">李庭英</p><p class="ql-block">李庭兰</p><p class="ql-block">李庭模</p><p class="ql-block">李庭基</p><p class="ql-block">启字辈</p><p class="ql-block">大房李启林</p><p class="ql-block">二房李启文、李启武</p><p class="ql-block">三房李启成、李启学</p><p class="ql-block">四房李启汉、李启顺、李启周</p><p class="ql-block">开字辈</p><p class="ql-block">大房李开先,儿子李才远,李才正</p><p class="ql-block"> 李开国,儿子李才应、李才龙、李才广</p><p class="ql-block"> 李开泰,儿子李才胜</p><p class="ql-block">二房李开科(单身)</p><p class="ql-block"> 李开凡(五保)</p><p class="ql-block"> 李开士,儿子李才佑、李才干</p><p class="ql-block">三房李开江,儿子李才寿、李才友、李才春</p><p class="ql-block"> 李开榜,儿子李才根、李才升、李才运、李才能、李才进、李才清、李才齐、李才军</p><p class="ql-block"> 李开乾,儿子李才原、李才恩</p><p class="ql-block">四房李开逵,儿子李才平、李才和</p><p class="ql-block"> 李开前,无子,有三女</p><p class="ql-block"> 李开支,儿子李才彦</p><p class="ql-block"> 李开东,儿子李才志、李才红。</p> <p class="ql-block">李才龙讲述历史。</p> <p class="ql-block">李储文校对</p> <p class="ql-block"> 李家庄子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背后为骏马上山,前面香河环绕,依山傍水,得天独厚。因人口发展状大,李家草屋换成了石板屋,石板屋又换成瓦屋,现在绝大多数都盖成了楼房,有的户住进了社区。在李家庄子不断的建设当中,也有遗憾的事。那就是思想放不开,都在现窝窝转,没有搞好规划,盖房子布局很乱糟,形成居住环境卫生很差,破坏了庄子上的风水。要改变这一现状其实也不难,那就是拆前边的,留后边的,整合资源,抱团发展。所以,李才庄子目前是寄希望于当下有德、有能、有财的人站出来,把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别形成一盘散,别搞窝里斗就好。</p><p class="ql-block"> 当年李治栋留给后人有首诗:</p><p class="ql-block"> 好马配好鞍,</p><p class="ql-block"> 耕读把家传。</p><p class="ql-block"> 行善积德广,</p><p class="ql-block"> 富贵永无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