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逢 是 首 歌——人大校友书画作品展全国巡展海口站正式揭幕,史文英

moon

<p class="ql-block">序·延安</p><p class="ql-block">“几回回梦里回延安,</p><p class="ql-block">双手搂定宝塔山。</p><p class="ql-block">千声万声呼唤你</p><p class="ql-block">――母亲延安就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中学语文课学这首诗的时候,还没有想到几年后的自己会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更未想到从此会与这座诞生于革命圣地的大学,情定一生、永不分离。</p><p class="ql-block"> 本科毕业后的很多次演讲比赛,我都引用过贺敬之的这首《回延安》,尤其是2018年亲自到过延安后,心里那种踏实温暖的归属感,愈加强烈。</p><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前身为陕北公学的我们的母校,带着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一路从延安走到了北京。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里,母校学子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党的热爱和敬仰,譬如,从北京到河南到四川再到海南的“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书画作品展”。</p> <p class="ql-block">念师恩</p><p class="ql-block"> 接到雪燕师姐电话的时候,我正在万宁海边的小镇上觅食。师姐给我布置了一项任务,让我邀请晓华老师过来参加书画展的开幕式。我诺诺着应承,心里却并没有底。</p><p class="ql-block"> 书法课是档案学院(历史档案方向)的专业课,对于除了小学二三年级练过一点毛笔字此后再未执笔的我,这堂课上得勉为其难战战兢兢。当年的书法老师,就是郑晓华。微微自然卷的头发,俊秀的容颜,温和的从容的语调,浑身都散发着江南才子的气质。这是二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印刻在我脑海里的老师的样子。因为当时在旁听新闻系的课,偶尔我还不得不逃课。有一天,老师带给我一幅字,写在洒金笺上的很认真的两个字:“惜阴”。我当时就脸红了,内心的羞赧难以言喻。在毕业典礼的时候,我作为档案学院本科生代表发言,还提到了晓华老师这般润物无声的引导和指教。</p><p class="ql-block"> 此后经年,再无见过老师。但冥冥中,从短信到微信,却一直与老师保持着联系。有次到北沙滩拜访一位领导,问老师在不在。老师给我回了信息,告诉我他正在参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同时还给我发了一张他在现场的照片。依然是那么清雅的身形,多年未变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清雅帅气的郑晓华老师:现任中国书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p> <p class="ql-block">  沐浴着万宁的海风,我给老师发信息,转达了海南校友会对他的问候和邀请。老师回复我会尽量前往。然疫情一波接着一波,眼瞅管控升级老师可能难以成行,海南校友会汉字书法研修院的武师兄,又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让我问问老师能不能给海南校友会写幅作品。我当时默默吐了下槽,因为我对这个任务心里更加没底。武师兄不愧是“老奸巨猾”的前任会长,知晓我脸皮薄可能开不了口,让我推了老师的微信给他,其后的故事便是他直接与老师续写了。</p><p class="ql-block"> 忽然有一天,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接到武师兄漫长的电话,兴奋地告诉我,晓华老师不仅已有一幅作品参展,还给本次海口站巡展题写了展标。师兄号称这可能是他目前为止收到的最珍贵的书法作品之一。我当即“义正辞严”地告诉他,这可是人大海南校友会集体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接完这个电话,手握着方向盘,没有立刻再上路。打开车载音乐,正是张学友的《一路上有你》。</p><p class="ql-block"> 其实当年的书法课,我们就上了一个学期。此后晓华老师离开档案学院去了艺术学院,再然后到了书法家协会,连办公地点都从人大搬到了北沙滩。对于廿年未见的学生的邀请,对于素未谋面的校友的希冀,晓华老师都给了最有诚意的回应。我不知道其他学校的师生情谊是如何延续的,但我在那个夕阳西下却暑意未消的南国的秋天里,因为自己是人大人,因为有这样的老师,因为有这么多可爱的兄弟姐妹一路同行,内心充盈着骄傲与感动。</p> <p class="ql-block">郑晓华老师为此次巡展题写的展标</p> <p class="ql-block">感党恩</p><p class="ql-block"> 因场地所限,本次展览分为两个展厅,共展出160多幅作品。但再怎样场地有限,省博依然拿出了一整面墙,呈现了一部横空出世的楷书作品——六位人大海南校友历时数月共同创作的《共产党宣言》。开幕式上,六尺对开、45条屏、18000余字的楷书作品《共产党宣言》呈现在大家眼前,静默无言,肃穆庄严,令人叹为观止。武师兄不止一次嘱咐我,一定要专门写一下《共产党宣言》。每幅条屏平均400余字,有一处写错或漏写,这幅条屏就作废了,就得另起炉灶从头再写。校友们不辞辛苦,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这幅长篇巨制,背后写废的纸张摞起来“得有这么厚”——师兄用手比划了一个抻兰州拉面的动作。至于写秃多少支笔,用掉多少盒墨,已难以统计。</p><p class="ql-block"> “《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真经’,记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源头。”毕业于人大哲学系、工作于省委党校的会长师姐,在她的致辞中温婉而坚定的讲述着这幅作品初创时的构思之源。至今还没有发现有谁用书法条屏形式展示过《共产党宣言》,如果要有这样的创举,那一定是人大人来完成,因为中国人民大学“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抗日烽火中诞生,骨子里传承着红色基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其矢志不渝的追求”。作为人大学子,我们责无旁贷,我们义不容辞。创作这幅作品,既是为党100周年庆生的献礼,也是人大人的使命与担当。 这幅作品“凝结了校友们巨大的心血,体现了人大人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永远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所以,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是否是党员,这样一幅用中国最传统的文字形式展现出最坚贞信仰的作品,都值得你驻足留步、一睹真容。</p> <p class="ql-block">言心声</p><p class="ql-block"> 9月1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书法协会和中国人民大学海南校友会联合主办的“回首百年奋斗史 继往开来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书画作品展全国巡展海口站揭幕仪式在海南省博物馆举行。</p><p class="ql-block"> 因着防疫要求,这可能是我们经历的最简朴的开幕式了,没有主席台、没有话筒、没有鲜花、没有横幅,甚至,连椅子都没有。在红色序言墙前,人大人围拢着站在一起,听武师兄拿着手机憨憨厚厚的客串主持,读着来到现场的校友们的名字,临了还特别挚诚地加上一句“排名不分先后”。</p> <p class="ql-block">开幕式现场</p> <p class="ql-block">  出于多年整理会议纪要的本能,环顾下除了墨宝“家徒四壁”的现场,我挪到了第一排的最边上,打开了手机录音。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下现场校友的致辞吧。</p> <p class="ql-block">“1937年在延安成立的陕北公学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所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人民大学的一件大事,人民大学开展了很多活动来庆祝,校友会的活动就有几十项,其中有一项就是通过书法的形式来抒发对党的爱戴和忠诚。”“因为疫情的关系,学校的领导不能来到海南,让我代表刘伟校长、代表人大校友会来参加活动,预祝我们中国人民大学海南校友会的书法作品展取得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现任校友总会副会长张建明</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大学海南校友联谊会成立于1988年,伴随着海南建省办大特区的步伐,迎来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热潮,一路走过30多年的风风雨雨。近3000位人大校友,始终与海南同呼吸共命运,一起经历和见证了海南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为海南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我们选择《共产党宣言》?大家都知道《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科学社会主义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共产党人的成长和我们的革命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人大人,我们有义务来重温来学习。我们用‘书法全文抄录’这样一种特别而隆重的方式,表达我们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表达爱国爱党爱人民的这份感情。”</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大学海南校友会会长黄雪燕</p> <p class="ql-block">“今年是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们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通过书法这样的形式来表达对我们伟大的党这份热爱,确实非常感人。”</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母校中国人民大学源于中华民族危亡之时而成立。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创办陕北公学。陕北公学简称“陕公”,是我们党根据抗战形势创办的一所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学校。毛泽东为其办学和发展给予了极大关心和支持,当时毛泽东主席在开学的时候就讲要给陕北公学两份大礼,一是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一是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我们人民大学就秉承了这样的作风,一直在为党为国家做出贡献。”</p><p class="ql-block">——校友刘耿</p> <p class="ql-block">结语·即使你一无所有</p><p class="ql-block"> 20年前遵照父亲的心愿,首志愿填报了人大。当时懵懂。如今回首,对他的执念心存感恩。虽然20年后的自己,依然是一个小小的平凡的人,却因为母校的加持,而让自己“羸弱的外表下拥有了一颗坚韧的心”。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我都铭记着母校校训石上镌刻的那四个大字“实事求是”。</p><p class="ql-block"> 本次展览,母校张建明书记亲自来到了海南。岁月匆匆,廿年前给我们作报告的书记,不知在哪一段流年,青丝变成了白发。但久违却不陌生的第一眼重逢的欣喜,如游子见到家长时的雀跃,毫无拘谨的亲切感。这些,因着人大人的“血脉相连”,氤氲在书画展的展厅里,荡漾在海南人大学子的心间。</p><p class="ql-block"> 其后两天的陪同中,聊起近年来发生在人大人身上并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的故事,更加深了我们对母校的归属和眷恋,对人大学子这一身份的珍视。红色基因融入每一位人大人的血液,红色精神在一代代人大人之间传承。做一个内心坦荡的大写的人,做一个关键时刻能分清是非坚持原则的人,做一个问心无愧永远积极向上的人,做一个不旁观不漠然有温情能共情的人,这是人大人的风骨,也是人大人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到目前为止,中国人民大学培养了约30多万毕业生,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p><p class="ql-block"> 无论名扬四海,还是默默无闻,对于人大学子,“中国人民大学”都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都记着“国民表率 社会栋梁”的标杆。也许我们一生平凡寂寂无名,但我们脚踏实地、顶天立地。也许我们相隔天涯素不相识,但只要你需要,我们,就会出现。</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11-17日,海南省博物馆,“回首百年奋斗史 继往开来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书画作品展全国巡展海口站,我们,不见不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史文英</p><p class="ql-block">图片:郭健 梁丰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