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修谱“同宗共祖”

诚实人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   近几年与我聊谱之人较多,问到“同宗共祖”话题的人不少,因断谱漏记或错接甚至没有家谱,致使无法“寻根问祖”而纠结的人也不少。今特涂“闲谈杂文”以表个人对此问题的看法,本观点,绝无亵渎先祖先辈或他人之意。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 ——刘德忠</b></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应用,社会文化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情感互动、商务沟通、彼此间的问候等等以进入互联网时代 ,传统的书信往来已成为“历史文化”,登门拜访已成难得之事。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幸福快乐时光,同时也带来了困扰与迷惑。如:网络诈骗、虚假广告、骚扰电话,时事“新闻”、所谓“内部消息”谣言惑众,等各种信息真假难辨扰人不休、害人不浅。</p><p class="ql-block"> 如今,阅览千年古籍、查找百年谱牒、也可在网络上搜索并汇集到大量相关信息等参考资料,这给专家学者俢谱者和谱牒爱好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困惑。就谱牒而言,网络上出现各姓氏“学者专家”争辩对错的、真假的、对垒“打假”的、甚至谩骂的比比皆是……,其实,认可那位历史人物为自己的“先祖”那是个人信仰问题,旁人无可厚非。就个人观点认为:“追根溯源”应有度、有节制点、有<b>“尽头”</b>,待得“实证”再行深入讨论研考,“对垒谩骂大可不必。</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浅谈刘氏“同宗共祖”文化】</b></p><p class="ql-block"> 刘氏文化共谱,衍生于元明时期盛于清康雍乾时期延续至民国乃至现今。</p><p class="ql-block"> 刘氏家族十分庞大,支系繁多,加上社会动荡朝代更替,有连续不断族谱的家族毕竟少之又少,故而就产生了文化意义上的<b>“共祖”。</b>共祖是同姓氏族人的认同和“文化宗祖”信仰的体现,其包含了先祖灵魂归属和先辈精神弘扬,体现的是孝道文化和互助共享理念,彰显的是家族荣耀与骄傲。</p><p class="ql-block"> 姓氏文化意义上的<b>“同宗共祖”,</b>有似于我们常说的:中华民族同属<b>“炎黄子孙”</b><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意思,是广义上的同宗共祖,非血缘共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成都龙泉驿区社科联刊载洪安镇刘氏宗元公祠堂文化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无论哪个支系的家谱,前面一截几乎都是世代“单传”,但谁也清楚,哪一个姓氏都不会连续几十代人为单传或只几个人?为什么会“单传”呢?是因为前面几百上千年的世系根本不可能有连续不断的“脉谱”记载。因此,各姓氏的家族老人和谱匠们就此担起了修谱重任,在即没有文字记载,又不可能让逝者开口的情况下,只好从四书五经,正史、典籍、演义或逸闻传说中去搜寻祖宗,在古书中寻找同姓名人,然后就给古人编排代数列入世系,甚至有些姓氏连小说中塑造的人物、也被挂排进祖宗座次。这就铸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各姓氏族谱世系中:名人辈出、家族千年显赫、世系完善,保存的许多“老谱”和近代新编族谱基本上都是“完美无瑕”的——“通天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下图:洪安镇“刘家祠”,成都市人民政府挂牌历史建筑保护)</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古代,这种作法,的确满足了不少寻根问祖者的虚荣心、也成就了谱匠,且所谓“有证有据世系清楚”。在那时,交通不便通信不畅,又无电话等网络手段,各地的谱匠们无法统一版本,只好凭借已知传说或只言片语和个人主观意识编写。于是到了今天,当谱牒爱好者从全国各地搜集到众多同姓氏族谱时,发现前面的先祖世系五花八门、祖孙时差近两百余年、历史人物前后顺序错位、“乱接乱挂”等超级家族现象。真有“张飞找岳飞”弄得满天飞之趋势。</p><p class="ql-block"> 就我发现的一些刘氏族谱而言,从远古的刘累公,中代的邦公,交公,胜公,发公,肥公,备公;唐时的祥公、沐公,宗臣公,龙公等后面的分支世系均有类同现象。就当时而言,属高明的谱匠给出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文化意义上的<b style="color: rgb(1, 1, 1);">“共祖”,</b>这不一定就是族谱上强调的<b>“血缘”</b>宗支,所以,从<b>“血缘”</b>意义上来讲,它的可信度并不高,只是一种文化现象和同姓氏认知认同而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下图:四川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四川百姓故事《祖辈的荣光》载入了龙泉驿洪安镇刘家祠(刘氏宗元公祠)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由此编撰“挂靠“而成的“族谱”,它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寻根问祖“考证”的机会,不知有多少人在谱匠们设下的“迷宫”中打转转?。现今有以二十四史和方志为准重编世系图的,也有查遍古籍来“打假”的、探访研考古墓碑文来“溯源”的,比比皆是。</p><p class="ql-block"> 也有人问并说:知道是接错了祖宗,若不接他又接谁去?许多真相,可能只有老祖宗复活才能真正清楚明白……,对此“执着”可以理解、但不是理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四川省农村日报报导龙泉驿区洪安镇刘家祠近代历史人物刘汉卿)</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民间成在“通天谱”吗】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朝廷更替“破旧立新”,是导致文化碎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谱牒文化也不例外。如:秦焚书坑儒,五胡乱华,蒙人建元,金人建清,是少数统治多数时期,他们建立新政后、都曾对汉文化进行过“阉割”消毁乃至毁灭性清除,许多古籍文献、碑文匾额就此消失。“破四旧”时期,也损毁了许多文物古籍。因此,所谓的“通天谱”难于上青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在历史上,宋末、元代、明初近百年时段是蒙古人统治时期,其政权有97年。元朝廷把民众划分为四等十级,汉民为三等民族,“儒”(倡导汉文化儒家思想的人)为九级,比“娼”还低一级,仅比“丐”高一级(倒数第二)。可以想想,汉文古籍文献能不毁吗?家谱能不断吗? 因此,理解为什么会是“断谱”,得从历史角度上去分析。所谓的“通天谱”,只是人为编撰出来的“姓氏文化与宗族文化”,用于慰籍人们心灵而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b><b>再说</b>, 民间谱牒文化与家谱世系的形成基本上是在宋代、而断于元代,复兴于明代,盛于清中期,继而间断延续至今。修谱方式,普遍采用宋代<b style="color:rgb(1, 1, 1);">欧阳修</b>和<b>苏洵</b>的“大宗之法”或者“小宗之法”进行整理修编。相对而言“小宗之法”的可信度准确性要高得多。</p><p class="ql-block"><b> 欧阳修</b>在修编《新唐书》时就发现:统编的“官谱”世系混乱、有许多错乱挂靠牵强附会之处(大宗之法)。“欧苏”两人,在修编自己的家谱时,均采用的“小宗之法”,即从自己上三四代(高曾祖)且可考处起修。 </p><p class="ql-block"> 古代“官谱”都有不足之处何况民间谱本。越是想描写好断代谱若没有<b>实证</b>,反而会越描越黑“画蛇添足”。<b>“通天谱”,</b>只是美好意愿而已,岂能通天?<b>“血脉谱”就更难通天了。</b></p><p class="ql-block"> 因此,个人认为:“追根溯源”在宋之前的世系,视为其姓氏认同和“文化宗祖”信仰、与孝道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的融合体现,与血缘宗祖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两者区别对待、更容易理解或被大众接受。姓氏文化意义上的宗祖,在追根溯源时,也要讲究尺度节点或者说有<b>“尽头”</b>,否则会有许多纠结。盲目跟风为修谱而“修谱”、其意义不大。</p><p class="ql-block"> 历史长河无“尽头”,华夏文明无止境,千年文化博大精深,考古事业永无“尽头”,岂能三言两语说清来龙去脉。<b style="color:rgb(1, 1, 1);">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不胡编乱造,就是对先祖先辈们的最大敬畏!</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龙泉驿区洪安镇刘氏宗元公祠“清代古井”)</span></p> <p class="ql-block">  粤东靑州湖塘围《刘氏族谱》(我支刘氏家谱),我先祖刘运先三兄弟于康熙48年入川扎根西蜀,至今已312年,目前能清楚的考证至元末明初时期实属难得,个人觉得已非常不错了,家族世系的形成与社会变迁和历史文化发展 以及民间谱本的形成完全相符,也符合历史演变过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为本家族血缘谱图片:由湖塘围同宗刘加兴提供。粤东青州湖塘围光绪三十年修编谱本,该家谱记录详实可考,称“文受公”为入粤一世祖,源于元未明初。文受公以上简略溯源至备公、邦公、累公,该段描述为本谱《序言》符合民间“小宗之法”修谱规律,与我入川老版本谱记一致)</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元代之上的先祖世系(血缘脉络)个人认为有待深入调研逐步考证,以“考古”精神来对待。目前把其视为汉刘文化意义上的“共祖” 或 “刘氏大宗先祖信仰”来理解,容易被世人接受,从历史文化与姓氏文化上来讲,也容易被大多数学者专家认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图片:龙泉驿区党史办编辑出版的《龙泉驿史志》收录了洪安镇刘氐宗元公祠历史人文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图片:2015年本人修编龙泉驿洪安刘氏宗元公家族世系脉谱《刘氏宗族谱》,修编时发现粤东始祖文受公之上存在“疑点”,故而在疑点处标注“详情待考”。经过近几年的深入调研,事实证明我的推理是正确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