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福里

松松

<p class="ql-block">9月8日下午,再一次来到高福里。这里是我的出生地,也是我学习成长的地方,而且在这里居住30年之久,即使去崇明农场务农6年,每年放假还是回到这里。</p><p class="ql-block">高福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住在这里的时候,曾就读过附近的长乐路第一小学、长乐路第三小学、向明中学初高中。它后来成为学区房所在地一点不奇怪。高福里给我留下了许多回忆。</p> <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5日,一纸“征询结果”公示,宣告高福里地块征收旧城区改建在时隔三年多又一次正式开始,这次应该是“行得春风有夏雨“了。</p> <p class="ql-block">前往高福里,途中站在延安路高架上,眺望远处,新锦江大酒店正对面的就是高福里。</p> <p class="ql-block">本次高福里地块改建范围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航拍图中的高福里及周边弄堂。</p><p class="ql-block">(该图取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本期美篇新加了一张高福里全景照片。这是2月20日老同学、老邻居沈季陵的弟弟沈幼棠从美国给我发来的。这张照片是沈幼棠的小学同学方自平的父亲方善杕在新锦江大酒店拍摄的。方自平在看了高福里美篇后请幼棠转发给我的。</p><p class="ql-block">在此,向方家父子、幼棠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高福里地块范围涉及三条马路:瑞金一路、长乐路、巨鹿路。</p> <p class="ql-block">高福里位于长乐路瑞金一路交汇处,由两条弄堂组成,老居民称长乐路294弄为“新高福”,瑞金一路121弄为“老高福”,高福里在整个地块中占地面积最大,所以称这个地块为“高福里地块”也许有点道理。</p><p class="ql-block">高福里,解放前地处法租界,老高福建于1925年,新高福建于1932年,有近百年历史。</p><p class="ql-block">图为长乐路上新高福。</p> <p class="ql-block">图为瑞金一路老高福。</p> <p class="ql-block">从长乐路294弄进入,这条通道可称为中央大道,将高福里一分为二,它的右边即是新高福,左边为老高福。进瑞金一路121弄,也与一条通道与中央通道相接。长乐路新高福建成后,弄内建筑布局与瑞金一路老高福形成十字分割、两弄互通的形态,居民可以迅速、方便地进入自己的家门,说明当时设计者是动过一番脑筋的。</p><p class="ql-block">新老高福的楼房门牌号都是各自编号的,所以居住地址必须要写明几弄几号。</p> <p class="ql-block">这是老高福的通道,远处是弄堂口大门。</p> <p class="ql-block">我居住的老家是老高福30号,这是前门,尽管住户已经装了防盗门,还是可看到典型的石库门房子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到底的后弄堂,左边第一家是29号后门,第二家即是30号后门。</p><p class="ql-block">29号,在50年代曾开设过詹天福私人诊所。詹医生,一位好人!小辰光有时患了伤风咳嗽去求诊,他从不收钱。他后移居海外。</p><p class="ql-block">詹医生搬走后来了樊家,樊家伯伯是位爱国民族资本家,他将自家花园洋房捐给国家,后分配给他家这套房子。樊家姆妈也是很和蔼的人,对我母亲很好。没想到,“文革“一来,被抄家,还全家被扫地出门,赶到隔壁弄堂一处天井搭出来的简屋里。境况悲惨,令人心酸!</p><p class="ql-block">我从农场上调后,有幸与樊家大儿子做了同亊。</p> <p class="ql-block">我每次路过高福里,总会去30号老家看看。奇怪的是,老家那扇后门总是开着,好像治安好得来可“日不闭户”。我每次去,整桩楼家家大门紧闭,不闻人声。</p><p class="ql-block">这是石库门房子独有的灶披间,现在是一片破落的样子。早年鼎盛时期,这里张家、徐家、周家、柴家、阿娘五家合用,逢到端午节,灶间各家都煮粽子,而且要通宵煮烧,整桩楼都飘散着粽香。那时我还承担一个任务,母亲会叫我半夜起来去看看煤气灶是否熄火,水是否溢出;除夕那天更是热闹非凡,下午用石磨磨水磨粉,傍晚这里灯光通明,家家在准备年夜饭,菜肴香气直冲楼上。</p><p class="ql-block">追溯我的童年,那时没煤气,灶间右边靠墙是个卧式大土灶,这是客堂应家使用的。我还记他家烧河豚鱼的情景,他家的伙计在后门口用腰型大木盆洗杀河豚鱼,再在灶头大铁锅红烧菜结河豚鱼,灶间弥漫的香味至今难忘。</p><p class="ql-block">那时灶头还有一个供奉灶王菩萨的佛龛,遇上灶王回天庭,冀希灶王能去讲人间的好话,所以主人会他走前放上供品祭灶果,甜甜他的嘴。这时我们小孩就会爬上灶头拿几个偷吃,也甜甜自己的嘴巴。</p><p class="ql-block">图中那扇门,里面是小天井,有抽水马桶,也是几家合用的公厕。</p> <p class="ql-block">穿过灶间往里走,白色门是客堂间的后门,这里早年是应家开设的印刷小作坊,有一台小型圆盘脚踏架印刷机,主要印刷饼粉等的包装材料。我小时候很喜欢听它工作时发出的声响,嚓啷啷,悦耳动听。70年代我进新单位也见到过这种老式的印刷机。后他家改做学生用圆规装配业务。应家伯伯、应家姆妈待人客气,也会发一些货给邻居加工,为邻居添点补贴。我也帮母亲干过装配的活。</p><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长得胖嘟嘟的,应家的伙计都叫我“小胖子“,很喜欢我。我至今还记得两件事。一次,伙计带去外滩玩,这是我第一次与黄浦江近距离接触。那时浦江边没有防洪墙,岸边只用铁链分隔,像西湖边一样,蹲在岸边用手可以触碰到江水,那次还看到一只江豚跃出水面。还有一次,伙计带我到淮海电影院隔壁的俄式西餐馆吃西餐,它家的罗宋汤很好吃,可首次吃沙拉不习惯,吃了几口,临走时嘴里还含着一口,一出门趁伙计没注意就吐在马路边。</p><p class="ql-block">应家有一女儿,比我大,我叫她招娣姐姐,她也蛮喜欢我的,每次去她那里玩,她总会分点盐金栆给我。原来这小颗粒这么好吃,放一粒含在嘴里,回味不尽。</p><p class="ql-block">现在与招娣姐还有联系,她已从医院退休,我和姐还专程去她家看望她,我还专门带了一小瓶盐金枣送她,我还是忘不了当年的小颗粒。她也和女儿来看望过我母亲。</p><p class="ql-block">应家搬走后,搬来了柴家,听说现在柴家儿子居住,是否出租不知。现在与柴家儿子国树有了微信联系。</p><p class="ql-block">图中右边那扇门是阿娘独居的家,一直不知她名字,我在时,她的儿子和孙子会在节假日来看望她。</p> <p class="ql-block">顺扶梯上,第一家就是二楼亭子间,早先由张家居住,育有7个子女四男三女,两老走得较早。张家伯伯在淮海中路开过一家商店,曾去玩过;小时经常与他家孩子一起玩。现在谁家住就不知了。</p><p class="ql-block">与张家几个孩子已经失联,只知大女儿和小弟已过世。</p> <p class="ql-block">再爬上几级扶梯,就是周家。二楼前楼还有一小间,小间是卫生间,有一大浴缸和抽水马桶、台盆。</p><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见到过周家外婆,她信佛,家里供有佛像,还有一只拜佛的斜凳。她的女儿,邻居都叫她“小阿姨“,在淮海中路小学任教,还健在。她的儿子克勤也是我小时候玩伴。</p><p class="ql-block">他小时候上的幼儿园在茂名路上十八层楼(现与十三层楼同为老锦江饭店),那时我比他大,小阿姨叫我每天下午去接他。那里有个外国翘脚看守,听说很凶,我倒没碰上过。</p><p class="ql-block">周家的卫生间是独用的,可门是开着的,有时我会“偷偷“去使用。</p><p class="ql-block">现与克勤有联系,小阿姨住养老院,儿子几乎天天去看望她。</p> <p class="ql-block">再往上就是三楼亭子间,我的老家,后父母都搬迁到升平街。</p><p class="ql-block">如果要说在老家的经历,在这里去上小学、初中、高中,经过三年自然灾害、文革,又去上山下乡,回来后又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p><p class="ql-block">我母亲勤劳能干,那时全家七口人,靠老爸一人工资收入,家里一切由母亲一手操持,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p><p class="ql-block">两老先后以百岁高寿作古,我们子女都深深怀念他们。</p> <p class="ql-block">图中所见的是三楼前楼,最早是王家儿子居住,大学生,我叫他小明阿哥。听大人讲,他的老爸是民国时期的法官。他娶的媳妇也是大学生,学医的,被打成“右派“。</p><p class="ql-block">我在时,前楼又先后换了两家住户。</p><p class="ql-block">王家隔壁的小间最早住有一位广东阿婆。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她煮西瓜汤,还专门盛了一碗给我。我是第一次喝这种汤,觉得味道蛮新奇。</p><p class="ql-block">广东阿婆搬走后,来了一位叫阿寿的女人,老公在外地工作,她生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此后就经神失常。她的妹妹也患此病,可能有家属史。她父亲开煤炭店,就在瑞金路老高福弄口旁边。</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到楼顶的晒台,看到这里垃圾杂物满地、一片狼藉。也许是邻居们要告别此地,也不再去理会了。</p><p class="ql-block">晒台也是儿时活动的小天地。</p><p class="ql-block">上小学时,还没装煤气,我在这里学会了生煤球炉,烧好泡饭,待母亲买菜回来带来油条,我用半条油条吃好早饭才去上学。</p><p class="ql-block">我在这里种过花、养过金鱼,有一年冬季,忘了将玻璃金鱼缸搬进室内,一夜下来,缸里的水面结了冰,可鱼还在水里游。</p><p class="ql-block">三年自然灾害年代,我在这里喂养一只兎子,它会爬扶梯,晚上自己跳进木箱内睡觉,早上我将木箱盖去掉,它会自己跳出来,在晒台上玩耍,那时没什么吃,只好拣些菜叶子喂它,有时偷偷撒一小把米给它,它居然会吃。它很乖,会到晒台围墙排水洞口撒尿拉屎,从不随地大小便。这只兎直养到它老死。还养过一只小鸭子,它从围墙排水洞钻出去,结果摔死了。</p><p class="ql-block">住在三楼亭子间,最难熬的是夏天,白天烈日将晒台地面晒得滾烫,下午房间热得让人直出汗,扇子搧出来的风也是热的。一到太阳落山,母亲就会叫我去给地面浇浇水,为房间降降溫。</p> <p class="ql-block">图中对面屋顶有一根黑管子,我老爸是七级汽车电工,会自己动手绕线圈做方棚(变压器),用来改装小支光电灯。老爸打从到上海学生意起就一生与汽车打交道,解放前在利威车行修进口轿车,解放后在上海汽车制造厂参加上海第一辆国产凤凰牌轿车和上海牌轿车的试制工作。</p><p class="ql-block">我向老爸要了一卷漆包线,将线一头打个圈用竹竿套在黑管子里,再套在晒台围墙旁的烟囱管里(现烟囱已被拆除了),再穿过三楼自家窗户连接到矿石收音机上,哇,收听效果极佳!这么长的矿石机天线大概在当时上海滩绝无仅有的。我会每晚睡在床上收听广播。</p> <p class="ql-block">站在晒台向东望,现在已被众多高楼大厦遮挡了,其实这里离人民广场并不太远,每年国庆节夜晚放烟火,我们都会这里观看。</p><p class="ql-block">50年代初,夜晚在晒台上可以经常看到天空中不停划动的探照灯光柱。有一次,我和老爸甚至在晒台看到高射炮发射的火光,它们就像在天空中开出的一朵朵花朵,还从远处传来炮声和爆炸声。据报道,1949年至50年国民党反动派多次对闸北、杨树浦发电厂进行轰炸破坏,我在晒台上看到的空战可能是其中一次。</p> <p class="ql-block">站在晒台上看到的这棵大树长在隔壁瑞金一路幼儿园花园内,这里原是私家花园洋房,楼房前有很大一片花园。后来主人移居国外,这里改为幼儿园。几十年过去了,这棵树长得铺天盖地,现在已经看不到洋房、花园及小朋友玩乐的设施。</p><p class="ql-block">小时候,老爸经常叫我去晒台看这棵大树,他说多看绿颜色对眼睛有好处。他以前也告诉过我,说我生下来7天没张开眼睛,以为生了个“瞎子“。我上小学四年级就戴近视眼镜,也许是这个原因?</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依次放了三张照片,张张照片都有一个惊险的故亊。</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可以看到晒台的排水沟。小时候,一天突发奇想,要爬到隔壁29号晒台,隔离墙太高不可能,我就跨出矮围墙,双脚踩着排水沟,双手分别拉住矮墙的边沿,慢慢移动,居然翻进了29号晒台,再如法炮制回到了自家晒台。</p><p class="ql-block">那时年幼无知,胆大包天!如稍有不慎,从三楼坠下,一条小命也没了。此事一直没敢对父母提起。</p><p class="ql-block">如今,想起此亊还后怕!</p> <p class="ql-block">这座高墙是高福里与同福里的分隔墙。</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喜欢与玩伴爬上墙,在上面行走。上墙时有两个玩伴托起,双手抓墙沿再上去,还好墙体很厚,在上面走还不觉得怕。只是下来麻烦,有的胆大直接从上面跳下来,还好人小体轻没伤着脚。我是双手抓住墙沿,前身贴墙,利用手的长度缩短下地的高度,再放手掉下来,有时请玩伴托着双脚滑下来。</p> <p class="ql-block">这其实是隔壁同福里住户利用高墙搭建房子的屋顶,我们搬到高福里时这间房子就在。</p><p class="ql-block">屋顶正对我们30号二楼亭子间的窗户,后弄堂不宽,大概一米左右,从二楼窗子看这个屋顶好像伸手可及。</p><p class="ql-block">一个大胆的设想又萌动了。我与张家孩子先后站在窗户上向前纵身一跳,只听到“嘭啷“一声,人居然落到了瓦片上,还好这家主人不在,否则肯定要大骂“山门“,可能还会上门告状。有了高墙上行走的经验,下来没什么问题。</p> <p class="ql-block">这块屋前的小空地当年是孩子们嬉玩的小天地,后过街楼下房子扩建才变小了。左边29号的边墙是我小时候用红砖块、粉笔涂鸦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这堵墙边还演出过一场“恶作剧“。</p><p class="ql-block">夏日晚上,出来乘风凉的孩子在这里做游戏,名曰“钻狗洞”。五六个孩子经过猜冬里猜,找出一个输的孩子来钻,其他人站在墙边依次排队,他们一脚搁在墙另一脚单立,组成长长的“狗洞“,钻的人从后向前爬,完了他可归队排最后。轮到一个孩子钻,他爬得慢,刚爬到一半,站立的一个孩子竟然向他撒了一泡尿,弄得“洞“里的孩子嚎啕大哭,其他人还哈哈大笑。这个游戏以后再也不玩了。</p><p class="ql-block">在这里玩过“官兵捉强盗”、“斗鸡“、“跨山羊“、打弹子、刮香烟牌子……那个年代还是有那时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这个弄内的过街楼连接老高福29号与新高福65号,属65号组成部分。听说是一家人家居住。直到“文革“一来,才知是殷富大户人家,他家未能逃过抄家厄运,65号门口地上堆满抄家物资,我当时路过看到居然有许多罐头食品和酒等饮料。对他家来说,真像遭遇了一次“入室抢刼“!</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常看到下午这家门前有一辆黄包车来接人,据说车上坐着的是著名评弹艺人秦纪文,他与长女秦香莲拼档长篇弹词《孟丽君》唱红了江浙沪。他的小女还是我高中同学。</p><p class="ql-block">曾听说,高福里住过几位名人,查阅看到的回忆文章,有著名京剧艺术家周信芳、《女篮5号》的男主角刘琼、电影导演叶明、翻译家林一安、徐根宝的启蒙教练徐根山、杜月笙秘书翁佐清等。</p> <p class="ql-block">楼在人变。</p><p class="ql-block">现在弄堂里的邻居大多不认识了。这次回老家顺便又去看看几位儿时的玩伴。</p><p class="ql-block">新高福弄口那爿小店还在,与店主小邱的话题自己离不开动迁一事,他以前在弄内买了两间房一前楼一亭子间,再加上这个店面,据他估算这三处可收到的动迁费买市区房子没问题。他毕竟是经商人,还是有先见之明,他儿子家的住房也早已买好,可以说他已无后顾之忧。他说,进展快的话春节前可以搬走了。</p><p class="ql-block">下午4点,小邱手机铃声响了,接孙子的时间到,关了店门与我告别。</p> <p class="ql-block">到我家必要经过过街楼下搭建的房子,前面是黄家后面是彭家。</p><p class="ql-block">黄家房子现只住黄家小弟,我们都叫他“乡下小弟“。黄家生有四男一女,可现在都失散,乡下小弟的小哥已离世,大哥、姐、弟都不来往。我记得乡下小弟的弟弟,家人叫他“米大“,小辰光从二楼小窗摔下来,居然没伤,只在头顶上留下一块乌青,神奇了!</p><p class="ql-block">乡下小弟66年随姐去新疆,后顶替回沪,现靠吃“低保“过日子。他因顶替失去了支边知青的待遇,最近又脑梗,行走不便。真是“屋漏又遭连夜雨“。</p><p class="ql-block">他与小邱同为知青,可命运迥然不同。让人叹息!</p> <p class="ql-block">这是彭家的房子。每次想去会会小毛头,这次又没遇上,他爱人说下午他去参加聚会。他有一哥一姐一妹,也是几十年没见到了。哥光华也是校友,后去北京就没有了联系;姐秀珍与我姐有联系。</p> <p class="ql-block">那时,上小学、初中都是根据居住地就近分班的,所以高福里有不少我小学、初中的同学。几十年过去了,肯定有不少人早已搬迁,有部分同学还有联系,有时还会聚聚。</p><p class="ql-block">现在看到的照片只是他们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当年与他们一起上学、放学,在弄堂里聊天玩耍的情景只能留在记忆里了。</p><p class="ql-block">我选了几家拍了他们家门,让这些照片留一些时光的痕迹吧!</p> <p class="ql-block">新高福弄堂口过街楼的那扇门(右),楼上住有一位小学同学;楼上老山东烘烤的脆皮饼,滾圆,中间是空的,两边薄薄的饼皮鼓起来,手一搿就碎,内层涂糖,又脆又香,可惜现在不见了。</p> <p class="ql-block">老高福的这条横弄堂里也有我小学的同班同学,还有一位向明中学的任课老师,她女儿也是校友。</p> <p class="ql-block">离开老弄堂时,看到长乐路新高福沿街面的不少商店已歇业关门。</p> <p class="ql-block">我从长一小学读完三年级后整个班级转到新建的长三小学,该校也是青少年游泳体校,它成为我的第二个母校。后该校又改为向明中学的学生公寓,听说这次也在征用范围。</p> <p class="ql-block">本篇完稿前,黄浦区高福里地块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稿)已于9月10日出炉,方案张贴在巨鹿路225弄7号征收基地和长乐居委公示栏内,公示期限为30天。</p> <p class="ql-block">工作人员正在张贴方案。</p> <p class="ql-block">再见,高福里!</p><p class="ql-block">在改造前,我会再来!</p><p class="ql-block">(本篇照片除注明出处均用手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