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安吉话情缘

三川李之声

<h3>相聚安吉话情缘作者:李明生朗诵:黄静朝</h3> <h3>相聚安吉话情缘一一一二十军五十八师一七三团后勤处参战战友纪念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四十二周年纪实</h3> <h3> 回眸四十二年前,同赴南彊战敌顽。凯旋归来穷匮酒,今邀安吉尽开颜。 2021年5月10日,我们没有像四十二年前那样,坐着焖罐火车从平顶山出发,“哐当、哐当”几天才能到广西前线,而是乘着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当天就从大江南北风驰电掣般来到浙江安吉。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 坐着高铁来看你,爱的世界没有距离。昨日还是遥远的梦,今夜和你来相聚……</h3> <h3>  安吉香溢楼宾馆,竹海园林,郁郁葱葱。提前到会的老战友洪闻祥、李忠华与王处长和他的儿女们一大早就在宾馆大厅欢迎大家的到来。这次参加聚会的38人,其中23位战友,15位军嫂。战友们相见格外亲切,有的热情拥抱 ,有的问寒问暖…… </h3> <h3> 走进窗明几净的会议室,醒目的横幅上写着“20军58师173团后勤处战友参战42周年纪念聚会”。 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战友们在广西前线的老照片 ,主持人洪闻祥请大家起立凑军歌,战友们随着嘹亮的歌声,思绪回到了军营,回到了战场。</h3> <h3>  <br> 这时 大家像行注目礼一样把目光聚焦在王培林老处长身上,担心他的身体,安扶他坐下讲话。王处长声音洪亮、对着麦克风高兴地说:“各位老战友,各位军嫂,你们光临安吉参加这届战友会,我和我的家人热烈欢迎你们!今天是我人生中最开心的一天,最激动的一天,我终于见到了阔别42年的战友们,多么漫长的42年,近半个世纪。分别如此之久,今天相见,该是多么高兴,多么激动。虽然远去了风华正茂,迎来了双鬓染霜,但是,战友们还像当年那样精神饱满,可敬可亲。回想当年的情景,就像是昨天一样,战友之间相互关心,爱护,支持,帮助,那种亲如兄弟一样的战友情缘更像是今天一样。我要衷心感谢战友们、在我曾经在部队任职期间对我生活上的关心和工作上的支持。战友们战场上的友谊,我铭刻在心,永远不会忘记。”</h3> <h3>  王处长对当年在江苏宜兴和杭州中村冬季野营拉练的情景历历在目,七、八次进入安吉境内,并在安吉的塘浦,王家庄,姚村、西亩、青山等地小息;两次翻越安吉幽岭大山那弯弯曲曲的山道和满山茂密竹林:在安吉塘埔吃安吉的板栗和红烧鸡肉美味佳肴,还有在安吉姚村休息三日后,晚上向安徽广德“敌空降地”轻装奔袭100里等等,野营练如数家珍,虽很苦很累,但觉得很有乐趣。更加值得回忆的是一九七九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感受。坐汽车、乘火车、步行军、吃干粮,钻猫耳洞、抢声、炮声、冲锋号声、缴抢不杀的呐喊声和越军的惨叫声等等 都在面前晃动,眼前闪烁,耳边回响。战友们都为自己能参加自卫反击战感到荣幸。对王培林处长来说能上前线更感荣幸与自豪。因为他是在组织上已经批准转业,即将离开部队的情况下,有幸参加自卫反击战。 如果自卫反击战推迟半月发起的话,他就没有机会参加,所以 ,他深深的感到这20几年的兵没有白当,他可以自豪的说,“我不是和平兵,我打过仗了”。 </h3> <h3>王处长回忆说:“后勤是战斗能力相对弱的部门,又是保障部队战斗胜利的重要部门,也是最容易遭越军特工偷袭的部门。根据山高林密,通讯设备差的情况,我们尽量靠近团指挥所展开工作。卫生队及时展开战地抢救伤员。当我们接到前送干粮的指令后,由于前送量大,后勤人员少,我们组织后勤机关和分队包括炊事班人员为前线送干粮,胜利完成各项保障任务。受到师后勤部的表扬,被推荐参加了武汉军区召开的自卫反击战总结表彰大会,并在大会上介绍了经验。 王培林处长在主题讲话中说:“战友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又是中越自卫反击作战胜利的42周年。首先让我们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不忘党的初心,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我们也热烈庆祝对越自卫反击作战胜利42周年,这是这届战友会的主题内容,我们可以趁这届战友会的机会,自豪地回忆我们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这段难忘的光荣经历。让我们真诚地向自卫反击战中的英雄们致敬!向我们后勤处在参加自卫反击战中荣立战功的战友们致敬!向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表示沉痛的哀悼,烈士们永垂不朽!</h3> <h3>  爱好书画艺术的张效德处长来自河南郑州,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担负军械保障职责,是这次战友聚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他介绍了纪念参战42周年聚会纪念章,纪念册的制作筹划等有关会议筹备情况。衷心感谢以老领导王处长为代表的后勤领导团队,在任期内带领广大后勤指战员,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感谢他们对战友们热情关怀,帮助、教育及培养,使大家成为了一名合格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特别感谢在战火纷飞的九天九夜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胜利的完成上级赋予的战斗保障任务,还安全地把战友们从越南带回来。他对老领导已经是八九十岁高龄,仍不忘大家,并且请到家乡,热情接待,表示深深的谢意。 </h3> <h3>为了表达对老领导的感谢,张效德处长精心制作了一幅“松龄鹤寿”图中堂画,上联是鹤仙千年寿,下联是松龄万古春,意思是祝老处长夫妇福寿康宁,长命百岁!</h3> <h3>58师173团是一支光荣的部队,参加过宿北,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等许多战役,部队的优良传统和经验曾多次被《解放军报》报道。61年入伍的王华堂副处长回忆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接到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前站”的命令后,向爱人交待了有关情况,希望她抚养好两个女儿,孝敬双方父母。深夜十一点多钟吻别了熟睡的女儿就奔赴了广西崇左,为部队打前站,联系“粮草”,保障供给。王华堂副处长还讲述了部队的优良传统。他说:“走,抬,挑,管,烧是我们部队的优良传统,在中村时,团长是在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时当连长的张承阁,从团里领导开始有汽车不用,几乎都是走路,有时骑自行车”。 当王华堂副处长讲到部队烧煤是把没烧透的煤渣做成煤饼用时,引起了许吕创,邹自强,何晓鲁等老战友的共鸣。 许吕创,安徽马鞍山人。在家是根独苗,参军时正是台湾国民党当局叫嚣反攻大陆之时,积极参军,时刻准备打仗。没有想到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刘建明对“百里奔袭”野营拉练记忆犹新,他说:“那天野营当天还给老百姓割过稻子,下午开始,夜里走路睡觉,碰到前面当兵的才醒。过去他们讲朝鲜战场上走路时睡觉我们没有感觉,这次我们体会到了。 </h3> <h3> 汪连生副处长,看大家穿着军装,戴着军帽照像,有一种老兵归队的感觉,他说“王处长想的都是一切为了基层,一切为了战斗胜利。他把我们后勤战士的生命安危始终放在心上,平时政治上对我们关心,关心我们成长进步,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的战友情永远不会忘记,也不可能忘记!”在部队离休的吕西强战友说:“思念是一种折磨,相聚是一种享受”,回顾当年战友情谊特别有意义。 </h3> <h3> 来自红旗渠故乡的 李明生战友,当时在勤务排,打仗荣立三等功,业余爱好文学创作,他写了一首七言绝句诗:“回眸四十二年前,同赴南彊战敌顽。凯旋归来穷匮酒,今邀安吉尽开颜”到张效德处长敬献给王处长松龄鹤寿图的感人场景即兴赋诗一首:聚会到安吉,夜来雨水急。曲幽香溢楼,竹海珠千立。军乐一声鸣,众人皆起立。敬呈松鹤图,眼润半遮泣。” </h3> <h3> 来自安徽的朱中华是位有心人,在部队当过汽车排长,助理员,知道在王处长家乡安吉聚会一定会见到老处长,他用普通话朗诵了J一首赞颂王处长的歌谣:“我的老领导 ,好人王处长。对下很关爱,对上很倔犟。为政最清廉,作风称优良。伙房送蔬菜,退回无商量。对人很诚恳,爱兵热心肠。批评能服人,鼓励热衷肠。当年我入党,情景永难忘。对越反击战,指挥搞保障。曾记大雾天,带队送军粮。处长扛一包,队伍过山梁。风度稳如山,大家不慌张。大军凯旋日,低调不张扬。我的好领导,也没敬佳酿。我已年六旬,常念老处长。今日得相见,军礼表衷肠。” </h3> <h3> 汽车三班战士牛尚俊战友一九七九年参战前从兄弟部队调过来上前线作战的,心情更加激动。他带着武汉口音感动地说:“我们八九个人从六零师老部队调来,我想人生地不熟,马上就要到前线,会不会受到歧视;会不会受到冷落。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我们后勤处的几位领导,晚上十一点多钟在团部大院迎接我们,而且安排得很好。在这里也不想多说什么,非常感谢我们后勤处的领导。我们在上前线的过程中三班长彭球郎和战友们对我就像亲兄弟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后勤处的领导第二天又来汽车排看望我们,我们八九个人从六零师调过来的,包括我们的四班长陈传军,是六九年的兵,打完仗回来第一个转为志愿兵的。”牛尚俊热泪盈眶,触发了大家的泪点许多人的眼睛湿润了。 <br></h3> <h3>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对战友一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打仗前从兄弟部调来参战的陈传军,把服从命令为天职接到通知打起背包就出发。部队每个人有个小包裹,当时都没有顾上带。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带领全班出色地完成了作战任务,荣立集体三等功。他对战友一词定赋予了全新的诠释。他说:一起当过兵,一起扛过枪,一起钻过猫耳洞,一起打过仗的战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友! </h3> <h3>  蒋建生打仗回来后就退役回到江苏农村,凭着军人的一身正气,谋了一份工作,他的发言铿锵有力,讲了三个忘不掉:第一,有一段军旅生涯永远忘不掉;第二,有一段参战的经历永远忘不掉;第三,有深厚的战友感情永远忘不掉!<br></h3> <h3> 座谈会上,气氛十分热烈。方达明在七九年打仗前在浙江老家探亲,接到电报立即归队。樊发贤回忆说:王培林处长打仗前已经宣布转业,当部队准备打仗时,他义无反顾开赴了前线。 夜幕降临,汽车灯像星光一样在开往越南广渊的l山岭上行驶,陈新顺开的卡车拉了四丶五吨大米行驶缓慢,王处长当机立断调动机动车分担,才使部队按时到达。何有富,骆伯牛,李忠华,陈兵,王平先,等每位战友都畅所欲言,分享在自卫反击战中的小故事与感受。张效德处长的爱人宋青云代表军嫂发言,感慨地说:爱人前方打仗我们积极支持,大家的发言非常感动。我们已经年过半百,岁月给我们留下了风霜,但我们有一颗温暖的心,我希望大家快乐、健康、平安地过好每一天!”</h3> <h3>会上,张效德处长为老战友颁发对越自卫反击战参战42周年聚会纪念章。那一刻,我的思绪又仿佛奔向了杀敌的战场;仿佛看到了凯旋归来的景象;仿佛在广西北江表彰大会的会场!这一枚纪念章在参战战友的心中,不亚于奥运会上的金牌奖章!</h3> <h3> 聚会期间参观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余村和江南天池、“两山“展览馆及熊猫馆等景点。 导游介绍说:“这个下面是滑雪场,景点是一年四季非常火暴的一条线。冬天从盘山公路上来可以泡温泉,人们非常喜欢来这里”。她陪伴我们这些戴着纪念章的当兵人,从言行举止中领略了军人的风采,感慨地说:“ 没有你们就没有这么美好的新中国”并兴奋地给大家唱了一首《北京的 京山上 》和《打一靶歌》。 </h3> <h3>  车在山里行,人在画中游,山顶白云飘偶尔露真容。通过参观大家感觉到安吉是一个人间仙境,令人向往的地方。 </h3> <h3>  晚宴上,张处长和洪闻祥对做战友情缘纪念册进行了沟通,洪闻祥风趣幽默的问答,让大家笑得合不拢嘴。他说:“我们都是当过兵的,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你如果说光当过兵,有的当了三十年,还不及当了两个月打过一次仗。我想,我们在座的除了张处长的书法在河南有点名气,他可留给下一代,我们呢?我想来想去没有什么东西可留的,那么这个纪念册一定要搞,做好纪念册之后,就是让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子孙也知道上一代,我的祖爷爷,祖公公,以及我的太爷爷太公公,也当过兵,打过仗,保家卫国,立过功出过力也骄傲一下。”】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回答了洪闻祥的提议。 </h3> <h3>  在欢送宴会上,王培林处长特别对军嫂们夸赞说:“我为军嫂们说几句,我觉得通过这次战友会就体会出来,我们的夫人确实了不起,非常伟大。在军队的时候为军队事业做贡献的时候,他们作为军嫂无私的、默默的为我们做贡献,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绝对不会有那么好的业绩:我们到地方工作他们又是默默的、细心的照顾,生活上照顾我们,工作上支持我们,所以,我想趁这次机会向夫人们表示敬意,敬礼!这一届战友会在我们筹备组的努力下,特别是张效德、洪闻祥、李忠华、还有李明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他们的积极努力下,使这次战友会胜利的、圆满的成功了。战友会仅三天时间很短暂,但是战友情谊是长期的。我希望这次战友会的友谊,这种精神能够永远传下来,永远不会忘!趁这个机会再问一下大家玩好了没有?好!,最后祝战友们下次再相聚。” </h3> <h3>  张效德处长对王处长一家人全力以赴支持办好聚会深表谢意,以军人的礼仪敬了一个军礼! </h3> <h3>  聚也难,别也难。 在宾馆门口,面包车内,我隔着车窗看着那依依惜别的那一幕,心中酸楚,不禁赋诗一首:“香溢阁前亭,舟车欲启程。帘窥招手谢,依样惜深情。”这次分別,不知何日再相聚。让我们把珍藏在心底的这份情,这份爱,这份念,这份敬,永远永远伴随着我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