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百年家国梦,两地母子情。在母亲诞辰百年,去逝十五周年之际,谨以此篇,泣泪撰文谢母恩。</p><p class="ql-block"> 百年母爱今难报,十五伤逝情未了。忘不了勤劳俭朴务家常,忘不了弱小身躯挑大梁。忘不了善良慈爱育儿郎,忘不了格守妇道争荣光。最难忘的是,母恩难报,母爱可追。母情难了,母心可见。</p><p class="ql-block"> 难忘那,小时候与母亲度过的艰难岁月。顿时记忆闸门洞开,一幕幕浮现眼前。……那时父亲在县城工作,哥哥在县城读一中,只有六、七岁的我在农村老家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每天都要在生产队出工挣工分,有时在家门口塅田干活倒还可以,准时回家做饭,当遇到进坑干活时,下工了还要到山上去砍一些柴草回家做饭用,经常是中午一点多钟归家,下午是六,七点钟才能到家。我家有个后门向北,出后门有条进山上工的路叫“大引巷”五十多米长的鹅乱石砌上坡大路。因为这条路浸润着祖祖辈辈农耕岁月脚印和汗水,每块石头显得是那么油光透亮。每到放学回家没见母亲在,就会到后门等待母亲的归来,眼睛望着路的顶端,只要看到挑柴苲回家的每位村妇,就仔细甄别有否母亲的身影。春天夏天还可以,一遇到冬季,天又黑得早,有时等到晚上六点多钟天就黑了,因为怕黑所以上只好打开后门,站在石菇山上望着西北方向回家路的尽头。当时的住房是一个后门进出的有好几户人家,冬天靠北的后门一开,特别大的北风吹来那是寒风刺骨,严重的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有些好心的长辈会善意的说“细哥快进来外面很冷啊,你母亲就回来了”。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度过了我幼小、恐惧、担惊、受怕的童年时光。那时的我在家还特别顽皮,经常对母亲耍泼打赖,要吃好吃的,那时候穷啊,加上物资匮乏,有钱都买不到东西。非常记得有一年的夏天家里没有一分钱了,母亲和我去赶圩,带着自留地里种的一把三,四斤的烟叶到公社烤烟收购站去卖,天气又热还走了五、六里路,本来就上午九、十点钟母亲忙完家务活才出门,到那里排队收购自然就到后面了,那时我是又喝又饿,就等卖烟钱来买东西给我吃,我就扒在母亲怀里轻声的哭闹,母亲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求得前面几个卖烟农民同意的情况下,才提前了一点给收购了,但等拿到钱已经是下午一点半了。带着买烟的八角六分钱,买了三分钱一支的冰给我吃,然后带我到市场小摊上吃了一毛钱一碗的粉干,买了五分钱一把刷锅用的线谢就回家了,到家巳是下午四五点钟了。</p><p class="ql-block"> 一生中觉得最对不起母亲的事,那是在我七岁的一个早晨,母亲早早的起床去做早饭,准备一天的劳作,七点多钟我醒来不见母亲在床上就大哭大闹,因为母亲在楼下厨房做饭没有听见,迟了一点上来帮我穿衣,当母亲到房间连忙对我讨歉说“满仔,母亲没有听见,起来我帮你穿衣”,一把将我抱起到床前桌上坐着,我还是不依不绕的哭闹着两腿乱蹬,当母亲过来帮我穿衣时,一腿蹬在母亲的胸口,当时就见母亲“唉唷”一声难受的捂住胸口跌坐在桌前的板橙上。好一会才换过神来,并还一直向我讨歉说,“来满仔是娘不对,没有听到,以后娘一定叫你一块起床”。看见母亲那痛苦的表情,我那愧疚的内心才顺从的配合穿完了衣服。说实话从小到大母亲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而且对我是百依百顺,不管我如何哭闹散泼,她总是好言相劝,自我讨歉。如今斯人已逝,作为儿子的我仍然怀着对母亲深深愧疚。</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母亲己离我而去有十五个年头了,只有在梦中经常相遇在径年的老屋里,如今老屋也早已成一片荒芜的废墟,这光滑的“大引巷”乱石砌路也早已失去当年光滑的路面,石蓬里早就长出的杂草把它复盖的模糊不清的样子。许多画面只能在记忆中浮现。今斯人己去,空留惆怅;伤心缥缈,觞目凄凉。泪洒灵萱,徒具只鸡之奠;涕零吊鹤,莫辞絮酒之将。冷激鸣蝉,继美侃欧之德;光诸旧史,齐徽钟郝之贤。<span style="font-size: 18px;">棠境风寒,</span>瞻母仪之懿德;<span style="font-size: 18px;">爱日无疆,</span>望夜月盼青驾。……亲爱的母亲永别了!如果有来生我愿随您同行,再续母子情缘,那时的我知道做母亲的不易,懂得做儿子的本份。讨得母亲心欢喜。为您解忧愁,为您担惊恐,为您勤操劳,为您寻开心。亲爱的母亲永别了!如果有来世,我愿替您分疾苦,我愿替您受感伤,我愿替您受苦累,我愿替您做美餐。为您分摊一切,一切的烦恼和忧伤。赠予您开心、幸福和快乐。亲爱的母亲永别了!而今却什么都不能,也再没有来生。我只有把您牢记心里,存进脑海。让我们的母子情怀跃然纸上,传承后世,铭记心头。永别了母亲!祝您天堂安好,无病无灾,开心快乐。永别了母亲!愿您在天有灵,佑我儿孙,入我梦乡。</p> <p class="ql-block">《悼母亲》</p><p class="ql-block">赖妣炳兰,母恩难忘。百年辰诞,礼赞颂扬。年幼丧父,继养他乡。长娴礼度,母仪慈祥。华胄名媛,矜持端庄。平凡一生,伟岸留芳。德范邻里,恭俭温良。相夫教子,淑德贤良。农耕劳作,晨昏俱忙。春耕夏作,秋收冬藏。田园菜地,洗刷补浆。灶前屋尾,柴米油酱。持家以俭,教子有方。格守妇道。藻洁频香。方圆处世,懿德纲常。幔纱人去,泪洒萱堂。幽冥永隔,遁梦黄梁。追忆往昔,实为感伤。音容宛在,笑貌流芳。母爱难抒,纸短情长。</p> <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生于1921年6月,卒于2006年8月。一生经历砍坷,勤劳善良。她出生于蓝溪镇龙丰村马龙山自然村,一户赖姓人家,父亲是一位算命先生,在江西算命时与江西女子结为夫妇,在我母亲六岁时她父亲(我外祖父)死于算命途中。她母亲是个江西女子不懂干农活无法养活女儿,只好把六岁女儿买给了稔田镇太湖村的一个李姓人家做养女。我父亲原来家里也有过一个童养媳,因婚后生子难产而死。五0年三月和现在生我们的母亲结婚,母亲身材弱小,但却担负起家庭的全部责任。把我兄弟俩拉扯成人,负担农村的所有农活,在完成生产队的出勤挣得工分养家糊口外,还要砍柴刈笮做饭煮菜,更为艰辛的是经过五、六十年代的国家困难时期,一个弱女子负担起养育俩个儿子的全部重任。58年吃太锅饭,国家出台统购统销政策,要求所有农户把家里的所有粮食和可以充饥的杂粮都卖给国家,我们家属于干部家属,应该做好带头作用,我母亲是太老实了,把家里所有粮食收购完了,还把仅存的五、六升糯米粉也送去收购。真是好景不长才吃几个月的大锅饭就停止了。有些家庭,男人当家的农民,家里还藏有好多杂粮可充饥,而我们一家就挨饿了,我父亲一个月二十四斤米要省出来给我们吃,饿得成水肿病了。母亲为救我们把家里的新棉被和被子都给卖钱保命。经历这场大难,一家人命保住了。过年父亲回到家里看到家庭那么没落,又听到兄弟梓叔的挑拨事非,说我母亲的不是,说我母亲冇华冇算,大家都不会饿得那么惨,我们家最惨,而且把家里的被子都卖光了。父亲轻信了谗言,六一年春和母亲到龙田公社去离婚,当时我有在,只听公社文书说,李秘书你自己都是法官,不能轻信谗言回去思考好来!婚没离成我母亲哭着离开了公社回家刈着刚灌浆小麦碓粄充饥……。这就是我亲爱的母亲——赖炳兰。</p> <p class="ql-block">喜看今日家风盛,儿孙满堂慰先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