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太之旅

海阔天空

<p class="ql-block">  鳌太穿越是户外的顶级路线,其艰难程度可以想象,我从事户外也有十余年时间了,对这条线路的困难程度也有所耳闻,一直将穿越鳌太当做我仰望的目标,没有胆量挑战,2020年初突然有了这个想法,有了这个目标就要想方设法去实现,首先我没有重装穿越的经历,在咨询了几位户外朋友重装穿越的注意事项后决定先进行一次小鳌太的三天穿越,即是积累经验又是检验装备,装备是早就有,但没有使用过。</p><p class="ql-block"> 8月下旬我看了天气晴好,进行我的首次重装活动:三天小鳌太单人穿越。</p> <p class="ql-block">  这次重装穿越很圆满的完成了,虽说很成功,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还是经验欠缺,装备需要再增加一些。</p><p class="ql-block"> 今年5月又进行了一次小鳌太的单人穿越,对装备再次进行检验。</p> <p class="ql-block">  两次重装穿越给了我信心,于是发出鳌太穿越的活动公告。</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鳌太穿越的难度大,风险高,掌握天气情况极为重要,穿越一次不容易,最好天气晴好,边走边欣赏风景才有意义,还要比较轻松,活动公告为七天穿越,具体出行时间根据天气情况而定。</p><p class="ql-block"> 公告发出后有三人报名,因风险大,不熟悉的人没有同意。</p><p class="ql-block"> 确定人数后就等待有好的天气就出发,其间偶而走了一次小鳌太,在风雨中完成穿越,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体会,我对穿越鳌太的难度有所顾忌,成功与否天气变化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在确定9月7日~9月11日为晴天的情况后向三人发出邀请,并说明因天气变化改为五日穿越鳌太,发出邀请后因出发时间过于仓促,两人无法出行,另一人听说后说明三人可成行,户外活动不勉强,只有我一人了,我决定独走鳌太。</p><p class="ql-block"> 天气预报报导9月6日天气为阴天,我决定6日出发,穿越时间更充足,6日即使有小雨也是第一天,对整个穿越活动没有多大影响。</p><p class="ql-block"> 6日早晨我咨询太白的朋友,他说雨很大,说出行要谨慎,10:00再问时他说雨小了,天空还是阴云密布,我说我会准备一下马上出发,就这样在阴云密布的情况下我踏出了鳌太穿越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 出发前在网上购买了户外保险,发给两位户外朋友告知我的去向,告知我出山后电话报平安,并再次察看天气预报,确认无误后才背上背包踏上征途。</p><p class="ql-block"> 到达太白县城时路面湿滑,朦朦细雨还在飘落,未做停留,于13:30左右到达登山口,即刻登山,山路异常湿滑,眼前大雾笼罩,能见度很低,回头看了一眼登山口,一往无前的向前攀登。</p> <p class="ql-block">  穿过竹林,衣服己经湿透,到达牛头树,稍事休息后继续向上,迷雾并未消散,头顶的太阳象害羞的姑娘一样时不时偷偷探头张望,忽隐忽现于云层之间,慢慢的慢慢的它终于不再害羞,露出了身影,但它始终隐藏在薄雾中,像蒙上了一层面纱,让人无法看清它的容貌。</p> <p class="ql-block">  穿过松树林来到一片小草甸,眼前豁然开朗,远处群山仿佛飘浮于云层之间。</p> <p class="ql-block">  穿过树林,来到垭口,这里的云海美不胜收,然而远方荞麦梁飘过的云海让我产生了一丝忧虑,小鳌太穿越时在荞麦梁迷雾中行走的一幕仿佛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终于到达鳌头,美景即在眼前,我却为明天如何穿过荞麦梁愁眉不展,再一想,明天预报是晴天,车到山前必有路,不必想太多,先睡一觉再说吧。</p> <p class="ql-block">  晚上在鳌头扎营,不知为何一过18:30温度骤降,阴天晚上应该不会很冷呀,登山包在上山途中打湿,保暖衣物也湿了(登山包有外挂,防雨罩无法使用)。穿着冲锋衣裤勉强度过了一个难熬的夜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晨钻出帐篷一看,云量较大,还好天气晴朗,收拾行装出发,温度比较低,做饭吃有点冷,走一会儿再做饭吧,穿过帽子石,来到鳌山大梁,往地上一看,水面结了一层薄冰,怪不得昨晚那么冷,原来地而已结冰了。</p> <p class="ql-block">  来到岔路口,鳌太穿越吗必须到鳌山的导航架上去看一看,这才有鳌太的样子,放下背包,轻装前往,导航架前水潭也结了层薄冰,照像后看时间还早休息了一会儿,返回到岔路口背上背包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  顺利到达药王庙,吃过早饭后向水窝子营地进发,那是我中午的休息点,穿越荞麦梁石海天气晴朗,然而在最容易迷路的石海中走错了路,让万年石龟又看了一回笑话。</p> <p class="ql-block">  顺利到达水窝子营地,好好休息一下,登顶飞机梁要穿越石海有强度,吃饱喝足后向飞机梁进发。</p> <p class="ql-block">  登上飞机梁,站在鳌太山难纪念碑前久久不能释怀,在这一刻欲加感觉到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的重要性,这是我们户外人必须遵守的准则。</p> <p class="ql-block">  一番感慨后,继续往前,向我的梁1宿营点前行。</p> <p class="ql-block">  到达梁1露营地,不慎理想,时间还早,离梁1垭口营地不远,我决定去垭口宿营。</p><p class="ql-block"> 快速到达垭口营地,这里不错,休息片刻,偶而回头,云量增大,云层加厚,山风己慢慢增强,并且向我的方向飘了过来。</p> <p class="ql-block">  我己不敢停留,不想将自己置身于迷雾之中,远离危险之地是上策,只能向前,快速用餐,急速向前。</p> <p class="ql-block">  一路急行,在穿越梁1顶部时出现了失误,有个路口,一条上梁一条横切,我看横切的就较明显,我毫不犹豫就横切,走了一会儿,感觉向下太明显,拿出轨迹查看,我下的轨迹路在梁上,马上返回路口朝上梁的路急行,路迹越走越不明显,最后竟然看不到有人走过的痕迹。无奈只有再返回到路口走横切这条路,万幸翻过了梁1。</p> <p class="ql-block">  一路急行,快速翻过梁2梁3,而这时天气己晴朗,山里的天气就是这样变化无常,没有办法露营地只有选择2800营地,还有不短的路程,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下行,走着走着我感觉天黑前可能无法到达2800营地,只能就近找个适合的地点露营了,在离2800营地约2公里的地方找了一个适宜露营的松树林停下脚步,就在这里扎营吧。</p> <p class="ql-block">  清晨,阳光穿过树梢照到帐篷上,该出发了,昨天没有补水,我决定到2800营地补水再做饭,马上出发。</p> <p class="ql-block">  来到2800营地,视野开阔,远方云雾缭绕,因前几天连继阴雨天气,营地处于低凹处,水草丰茂,取水地点较远,下行一段距离后地面暗流不断,为防止鞋子进水,我决定去南天门营地取水做饭。</p> <p class="ql-block">  穿越松林,向南天门营地前行,突然登山杖碰到石头的“哒哒”声惊动了早晨出来觅食的一群羚牛,它们听到异响,四散奔逃,我忙拿出手机想照张像片好留下它们的身影,然而左顾右盼之间它们己渺无踪影,引为憾事。</p> <p class="ql-block">  终于到达南天门营地,补水做饭,再向前就是金字塔了,只听名字就使人神往,不知是否与我想像中的一样,怀着迫切的心情想一睹它的真容。</p> <p class="ql-block">  站在这里茫然四顾,没有看到金字塔的踪迹,按地图所标应该在我站立的左首,难道地图有误?,带着这个疑问我回首看了看梁2、梁3,继续往前。</p> <p class="ql-block">  上到梁顶,好生郁闷,金字塔的影子都没有看到,继续往前行进。</p> <p class="ql-block">  面前出现了塔1的影子,远看与埃及金字塔的外观一模一样,走近细看才看到它的真容,全部是由乱石堆积而成,惊叹大自然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  回首远眺,金字塔就在身后,原来从这个方向才能观望,它给人一种古朴苍凉之感,岁月仿佛在它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p><p class="ql-block"> 与塔1相比形成鲜明的特色,塔1仿佛来自现代建筑学的代表之作,而金字塔则是远古时期的遗留之物。</p> <p class="ql-block">  穿过塔1,一直在石海中行走,没有足迹,只是朝着大致的方向前行。</p> <p class="ql-block">  穿过了塔1,塔2塔3就在眼前,穿过去再下行就到了我计划中的露营点:西塬营地。</p> <p class="ql-block">  横切塔2时出现了重大失误,没有仔细观察横切路线,下行过多,看着都是路,等走到断崖处无路可走的时候才察看轨迹,发现已远离轨迹一百多米,退回太费时间,只有直上了,尽可能走“s”型路线节省体力,等我上到正确路迹时己精疲力竭,放下背包坐到了地上,长时间休整了一下,等我背上背包重新启程时自拍了一张,作为攀登塔2的回忆,不堪回首啊!</p> <p class="ql-block">  等上到梁顶休息了半天才缓过来这口气。</p> <p class="ql-block">  穿过塔3就到西塬营地了,加把劲,到营地再好好休息一下,吃些食物,补充一下体力。</p> <p class="ql-block">  西塬营地天是那么蓝,云是那么白。</p> <p class="ql-block">  吃过午饭,回头一看,怎么回事,从我来的方向大片乌云从远方滚滚而来,气势凶猛,怎么又遇到这种情况,我思虑半晌,决定离开西塬去东塬营地宿营,走的越远越好,虽然听说穿过“九层石海”难度很大,但时间尚早,我估计天黑前可以到达东塬营地,马上就出发。</p> <p class="ql-block">  只是听说“九层石海”难行,不到石海感觉不到它的艰辛之处,每次抬头都是一望无际的石海令人绝望,时而在石头之间跳跃,时而手脚并用往上攀爬,没有明确的路线,只有根据地形从最缓处往上慢慢行进,不知走了多久,还是看不到尽头,我己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只有放下背包休息休息再说,真是想过了返回,但己走到了这里,开弓没有回头箭,鳌太不是那么容易穿越的,休息片刻,咬咬牙给自己打打气,硬着头皮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  偶然发现在石海缝隙之间一簇红景天,长的异常茂盛,大到是我见过的红景天的一倍有余,甚感惊奇。</p> <p class="ql-block">  抬头看到一个标志以为是“九层石海”尽头,看到它就似看到了希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往上攀爬,走到标志前一看,有一片小草甸,从下往上看不到这片草甸,还以为是到了顶,原来草甸过去又是大片的石海,真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继续前行吧。</p> <p class="ql-block">  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终于穿越“九层石海”到达最高处太白梁,鳌太线最艰难的一段己经通过。</p> <p class="ql-block">  往下走比较省力,快速向我的东塬营地前行。</p> <p class="ql-block">  横切过前面的山头就到了穿越鳌太线时多次提到的东塬营地,这是许多人的露营地点,应该不错,晚上能好好的睡个安稳觉了。</p> <p class="ql-block">  火红的朝霞挂于东方的天空,提醒我该出发了,还是老方法,收拾行装先走,等一会再做早饭。</p> <p class="ql-block">  在南天门吃饭补水后继续前行,脚下是缓坡,不紧不慢的向上行进,刚开始还是郁郁葱葱的短松林,越往上枯树越多,最后抬眼望去竟是大片的枯松林,给人一种荒凉的感受,往上走慢慢不见了松树的影子,眼里尽是枯黄的野草。</p> <p class="ql-block">  四周都是野草,视野开阔,南侧云雾缭绕,远方在云雾中清晰可见,北侧晴空万里,风景一目了然,抬头看见了玛尼堆,难道是己经到达万仙阵。</p><p class="ql-block"> 远古时期,以通天教主与元始天尊为首的截教与阐教为制定仙界规则,进行了一系列大战,首先,通天教主在界牌关布下“诛仙阵”,在首次碰面时大败以元始天尊为首的阐教,在得到几位仙人的帮助下,一番苦战后,元始天尊大破“诛仙阵”。愤怒之下,通天教主招集所有截教弟子大摆“万仙阵”,由此一场仙界的世界大战拉开了大幕……</p><p class="ql-block"> 此为传说,但“万仙阵”在哪儿却无从得知,此地即叫“万仙阵”,自然有它的道理,上去一看便知。</p><p class="ql-block"> 上到玛尼堆处,原来己上到梁顶,前方一马平川,玛尼堆规模是不小,但与“万仙阵”的气势也不相等,何况这里只是边缘,往前走走再看。</p> <p class="ql-block">  走了不知多久,一个规模宏大的玛尼堆出现在了眼前,玛尼堆中心一个两米多高的玛尼堆格外引人注目,这么高的玛尼堆我是第一次见到,这应该就是“万仙阵”的中心了,四周一马平川,布千军万马在这里也没有任何问题。</p> <p class="ql-block">  在高大的玛尼堆旁放下背包,休息做饭,在做饭之余照张像片做以纪念,然而风势过大,多次都以失败结果,先吃饭吧。</p><p class="ql-block"> 为了与以通天教主坐阵的“万仙阵”中心位置留个影真是费尽了心思。</p> <p class="ql-block">  向我的下一个目标“雷公庙”前进,一路平缓,极目远眺,白云群山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突然之间就到达了雷公庙,雷公庙在低凹处,稍远一点看不到,走近细看雷公庙己破败的不像个样子,原来的求雨形式己被现在的科技所取代,雷公庙破败在所难免。</p><p class="ql-block"> 雷公庙未作停留,也没有什么看点,继续前进。</p> <p class="ql-block">  一路坦途,监控塔已在身后,己踏上了名符其实的跑马梁。</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一片石海,路迹明显,一层一层的台阶由石块堆积而成。</p> <p class="ql-block">  看到一个路口,没有犹豫朝路迹明显的那条小路而行,走了一会儿,拿出手机一看,这条路原来是朝大爷海而去,与我的设计线路不符,应该先去二爷海,重量级的大爷海应该放在最后,马上返回到路口朝二爷海而行,顺便可以去看看“太白池”,只听名字就感觉风景应该不错。</p> <p class="ql-block">  一路走来东张西望的找寻,竟未看见太白池的影子,按理来说太白池应该是一个水池,大小不知,但没有看到,我是以轨迹来走的呀,感到很诧异。</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己到二爷海,休息片刻后,对二爷海下游的那片湖面来了兴趣,看路标指明那叫三爷海,看着也不远,我决定下到三爷海看个究竟,放下背包轻装下去。</p> <p class="ql-block">  看着三爷海离二爷海不远,谁知走了近1小时才到达三爷海。</p> <p class="ql-block">  在三爷海洗洗手,擦了一把脸,双手捧起湖水尝了几口,冰冷干甜。</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就给人一种高山湖泊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三爷海的下游同样有一片湖泊,我想应该叫四爷海吧,即然来了就下去一观。</p> <p class="ql-block">  看到三爷海湖边草地上的高山白茶遍地都是,采些带回去细细品味,没有袋子就用魔术头巾包,采起来很容易,遍地都是。</p> <p class="ql-block">  采着采着忽然天空暗了下来,抬头一看,大片的乌云从西方飘了过来,怎么又遇到这种天气,真是倒霉。</p><p class="ql-block"> 我是轻装下来什么也没带,万一淋湿了怎么办,四爷海是下去无望了,白茶也不采了,到二爷海拿到背包才是安全的,心急如焚的往二爷海狂奔而去。</p> <p class="ql-block">  等我气喘吁吁赶到二爷海时,天空的乌云己经飘散了,我气不打一处来,也没办法,再下去己是不可能了,做饭吧,在做饭过程中从山上下来一名户外人士(从装备上可以看出来),聊天过程中相互介绍他来自杨陵,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去玉皇池拍摄夜空星座,我才知道,并没有四爷海,我看到三爷海下游的湖泊叫玉皇池,他登山有一段历史了,给我介绍了出山的一些注意事项,我提出了我的一个疑问,为啥没有看到太白池,他说太白池并不大,就在路边左首,要上个斜坡才能看到,即然没看到也不用留恋,在下大爷海的路上往左侧下方观看就能看到了。在我的要求下两人在二爷海照了一张合影以做为偶遇的留念,互道珍重后他往下去往玉皇池,双方没有介绍姓名,这就是相望于江湖(山林)吧。</p> <p class="ql-block">  吃过午饭后背上背包继续我的旅程,下一个目标是太白山的最高点“拔仙台”,从二爷海到拔仙台有一段拔高,顺着小路往上攀爬,不一会儿就看到了坡顶的玛尼堆,应该是马上到顶了,加快脚步往前,果然已经到顶,玛尼堆随处可见,神清气爽,拔仙台方向己看到了石墙,距离并不远,怀着迫切的心情看看拔仙台到底是什么样子。</p> <p class="ql-block">  从庙前走过,经过第一道石门,“拔仙台”三个大字印于椭圆形的山石上,忙兴冲冲的赶过去,这时从第二道石门下来一位老人对我说道,拔仙台还在上面,去上面吧。我说先留个影再说,我要的是拔仙台三个字,老人笑了笑没再说什么,不紧不慢往山下走去,随行的女子紧紧跟上。</p> <p class="ql-block">  七拐八拐经过几道石门终于到达了“拔仙台”。</p><p class="ql-block"> 先留个影,坐下休息休息再说,放几首音乐,其中“山鹰之歌”是我当时心情的表现,有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站在拔仙台举目四望,远方青山、片片白云飘浮于空中,眼前白色石海密布,金黄色的草甸将石海点缀,这就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远处景区道路清晰可见,只有廖廖几人在山路间向上行走。</p> <p class="ql-block">  攀登完拔仙台,我的下一个目标是大爷海,即然二爷海三爷海己拜访,份量最重的大爷海放到最后是应该的。</p> <p class="ql-block">  延着景区路标一路下行,路标不是很明显,走过几个石海,突然听到喊叫,原来在拔仙台遇到的大爷与随行女子在石海未注意路标竟然走入石海深处,迷路了,我忙呼叫向我这里靠拢,随行女子错的不是太多,马上攀爬就到了我身边,而大爷费了不少力气才走到正确道路上,我对景区的安全工作略感担忧,这个念头只是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老人坐在路边大石上休息,询间之下,老人将在大爷海住宿,安慰几句并提醒注意一些事项后我继续往前。</p> <p class="ql-block">  顺着路标慢慢向大爷海靠近,向左首的太白池察看,只看到小小的一个水池,陕西人将湖泊叫做海子,连海子都算不上,一个水池而已也就失去了前去观看的兴致。 </p><p class="ql-block"> 大爷海己在前方脚下了。</p> <p class="ql-block">  在大海子服务区遇到几位年轻的西安旅客,细看之下就是我在拔仙台看到的那几个人,才5点多己喊着说冷,其中一人去租了几件军大衣,刚租到手就你争我抢的马上穿在身上,我倒不觉的怎么冷,可能是走热了的缘故吧,听他们聊天,原来是单位组织来旅游的,对太白山的天气情况估计不足,领导站出来讲话,要让员工玩的开心,住的舒心,我暗暗发笑。</p> <p class="ql-block">  我发现时间尚早,决定去文公庙扎营,背上背包就出发,在快要通过大爷海时发现湖边水面觅食的小鸟,是不是净水鸟我不清楚,先照了像回去再研究,为了拍到更好的效果,在湖边磨蹭了十几分钟直到我满意为止才大步向前。</p> <p class="ql-block">  山路崎岖不平,偶而对面遇到前行的游客,都是和大海子服务区那批人是一伙的,有的摇头叹气,有的喘气吁吁,都对登上太白山准备不足,以为景区很轻松,都表示再也不来了,我给他们鼓鼓劲加加油擦肩而过,抬头看见有雾向我的前方飘过来,真是的天天遇到这种情况,马上加快步伐,心想实在不行就退回大爷海服务区,身处迷雾之中是不明智的,走了一会儿,大雾方向发生了转变,向拔仙台而去。</p> <p class="ql-block">  拔仙台方向己是迷雾重重,而我这边则是光线充足,坐在路边休息休息再走,这一段走的有点急,缓口气再走。突然有人叫我的名字,抬头看到帅哥美女在我面前,看起来眼熟就是一时想不起来名字,聊了聊,她们两人是从景区上来看风景的,由于离双方的露营地还有一段距离,天色也不早了,双方互道再见各奔目的地,走了很远才想起二个名字,“七月”与“舞剑客”两位户外名人,我拍拍额头,真是迷糊了。</p> <p class="ql-block">  来到观海石前,迷雾重重,对面什么也看不到,就连大爷海也深陷迷雾中。</p> <p class="ql-block">  眼前更加明朗,太阳正高悬于天边,一片秋高气爽的景象,回头迷雾还未消散,只是离它己渐行渐远。</p> <p class="ql-block">  下到垭口就到了我今晚的宿营地:文公庙服务区,也不急了,慢慢腾腾的往下走。</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难得见到如此的景象,在好汉坡前站立良久,走到这里就是好汉了吗?不明所以。</p><p class="ql-block"> 再往下走,陆续有两批人还在往上爬,在我的劝说下又返回到文公庙服务区,天黑前无法到达大爷海服务区是事实。</p> <p class="ql-block">  晚上在文公庙宿营,一批天文爱好者在山坡用望远镜拍摄星空,我出于好奇也凑过去,听他们说解,再观看星空,一条白练从夜空穿过,十分明显,在海拔较低的地方是看不见的,而他们说的什么星什么星对我来说就是对牛弹琴了,他们说起了玉皇池,原来玉皇池是观测星空的最佳地点。</p><p class="ql-block"> 晚上很冷,我听了一会儿就钻入帐篷,观测星空是他们的爱好,我没有理由陪着他们受冻。</p><p class="ql-block"> 早晨天刚蒙蒙亮我就起床,今天就出山,由于未给家人说明穿越鳌太,只说出去几天而已,早出山早心安。今天计划要走二十多公里,要走早一些,背上背包,观看日出,日出一过马上行动,迟了天黑前无法出山。</p> <p class="ql-block">  6:20左右太阳从东方云海缓缓探出了头,一路没有时间观看日出,现在仔细观看一回,6:40准时出发,己不敢再停留,前面的路还很长,不时回头看看文公庙,不知何时再到这里一游,走了不久停下来喘口气,拿出手机一看,己过了半小时,走了直线距离不到八百米,这要加快速度了,必须到达放羊寺再做饭,这是计划行程,一路向前急行,突然看见一株黄精,挖来补充一下体力,心动不如行动,马上行动,用登山杖连撬带別将黄精挖出,没有时间用水冲洗,衣服上擦了擦就进了肚子,继续走,不敢停留。</p> <p class="ql-block">  在9:00左右到达放羊寺,原来放羊寺只是几根木头搭建的窝棚而已,放下背包,做饭休息,突然发现我挂在背包外面的在三爷海采的白茶包不见了踪影,肯定是下山过程中被树枝挂住了,我恼怒不已,但己无可奈何了。</p> <p class="ql-block">  一路急行,路上并无平缓处休息,原想在明星寺休息片刻,然而明星寺已破败不堪,连看一眼的兴趣也没有了,明星寺前方有一片小草甸还不错,但处于太阳的管辖范围,无奈只有继续前行,翻过了一山又一山,坚持再坚持,不知翻过了几座山,总算看到了平安寺,在这里能好好休息了,也到了吃饭时间,谁知到了平安寺,与我想像的不一样,平安寺四周杂草丛生,连落脚的地方也没有,所幸饭也不吃了,及早下山再说,在路边休息片刻,喝上几口水解解渴,继续下山,山路己现湿滑,这是长期不见阳光的结果,一看山路就是行人稀少的缘故,穿越竹林,走不完的竹林,怎么回事,这与我以前走过的穿越平安寺的山路怎么不一样了,可能是近些年少有人走的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  忽然发现前方有两人正在做饭,近前一看,正有两人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中间做饭,打个招呼,原来二人来自西安,在网上看到可一日文公庙往返,他们就想来试试,看来无法完成,先吃过饭再议行程,我听后劝两人返回吧,平安寺往返都不可能了,我查看轨迹,说明路程,二人听我说的在理,我要往下时两人叫住我说,他们不上去了,吃完就下山,一起做个伴下山吧,他们的车就在山下,出去时捎我一程,我听了心动,车在山下,那么说我就少走六公里路程了,也罢,中午也未进食,吃过饭走也不迟,两人很热情的给我食物,我让两人别急,等我拿出食物时他们很惊讶,近三天的食物摆了一堆,这是提前出山的原故。</p> <p class="ql-block">  三人有说有笑的下山,原来两人喜欢自由,说去哪就出发,走哪是哪不强求。</p><p class="ql-block"> 因路面湿滑,河水涨了不少,连续几次过河都很顺利,尽可能走安全一点的路线,快出山时出现了意外,我在过河时不慎一滑,连人带包掉入水中,真是大意了,经过了大风大浪在小河沟翻了船,只要人没事就行。谁知过最后一道河时没有踩踏之处,三人一同淌水而过,我问二人上山如何过的河,他说提着鞋子过去的,回来脱鞋太麻烦,直接淌过去就行了,我哑然了。</p> <p class="ql-block">  三人在谈笑间出了山,我马上给朋友打了报了平安出山的电话。</p><p class="ql-block"> 本次鳌太单人穿越顺利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付出才有所得,美丽的风景是由艰辛换来的,本次穿越活动历经五天,行程八十多公里,换来近千张照片,只有经历过鳌太穿越的朋友才能体会它的艰苦,在这里提醒一句:户外有风险,参与需谨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