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有一种珍藏旧物的癖好,喜欢收集、珍藏自己曾经使用过的或者自认为有记念意义的老物件。</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就是一种念旧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这个美篇里的老物件有长辈们留下的,也有自己使用购买的,还有因为喜欢而在世界各地的跳蚤市场、古董商店或者是地摊上收集的,另有部分是由于工作需要作为道具购置的,再有一些因为心仪已久但无法获得实物而购买或自制模型来过过瘾的……大部分的物件都有五十年以上,也有的虽然在我手里没有五十年但它们本身的历史已有半个多世纪甚至一百多年了。这里的每件东西都有一个故事,这里的每个物件都能构起我的好多回忆……</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六十多年前珍藏的从小学一年级至小学六年级的《学校.家庭联系手册》。这应该是非常珍贵的。而且这些手册是我8岁开始自己珍藏的而不是父母替我收藏的。</p> <p class="ql-block">本人退休前是一位职业摄影师,所以我的怀旧物件中摄影器材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都是用胶片的。这台照相机是我摄影职业生涯中最早接触并使用过的。</p> <p class="ql-block">它是一台仿德国“矮克发牌”的上海牌202型折叠式照相机。每卷120胶片可拍6X6厘米画幅12张或6X4.5厘米画幅16张。时价45元,五十年前我是以每4小时0.20元的租金租借来玩的,也可以说是这台照相机让我走上了摄影之路,现在照片中的这台相机是我工作以后在“淮国旧”花26元买来的,并非是当初使用的,我想把它作为自己从事摄影工作最早的纪念物来珍藏。</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珍藏了五十多年的纸质曝光计算表。也是当时玩摄影配套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那时我玩的照相机既没有对焦测距装置也没有自动曝光系统。对焦测距只能通过目测或跨步来丈量,而准确曝光全靠转动、对照这个时价0.15元的纸质曝光计算表来实现。左边的电子测光表是近代才有的。</p> <p class="ql-block">这些都是当年自己冲洗胶卷的工具。由于当时没有冰箱和空调,而冲洗胶卷和照片的药水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温度下,夏天只能去菜市场捡拾水产摊丢弃的带有魚腥味的冰块来降低药水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曾经用红领巾包裹着15瓦的电灯泡,用空啤酒瓶去照材商店另拷5分钱100毫升的显影液和3分钱100毫升的定影液来洗印照片。</p> <p class="ql-block">后来就自己配制各种不同要求的药水来冲洗胶卷和洗印照片。这些都是当年使用的量杯、天平及照相药粉等。</p> <p class="ql-block">在我家已有六十多年历史的一台“老华生”电扇(制造的年份应该还要早)是当年岳父用18元钱从“南国旧”买回的(买来时因为需要修理而便宜),当时上海有二家最有名和最大的国营旧货商店,一家是“淮国旧”另一家就是现在的上海电视台斜对面曾经的南京西路旧货商店,简称“南国旧”。</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前的一套“双剪牌”理发工具。</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家当年算值钱的一件家当——机械自鸣钟。父亲隔几天给它上一次发条,为了不耽误他们上班和我们学习,它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机芯坏了,修复很不合算,我干脆拆了机械机芯换上了电子机芯,也算留住了儿时这份难忘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拥有的第一台135胶片照相机,也有五十年了。这是一台仿日本柯尼卡S2型的旁轴取景相机。由于年久失修零件损坏已失去使用价值。</p> <p class="ql-block">因为曾经拍过很多值的回忆的照片,虽然巳经报废但仍舍不得扔掉,我把它当成“宠物”一样制成了标本。</p> <p class="ql-block">我把这款相机的顶盖抬起,把底盖下移再把镜头卸下后前移,用了十七根长短不一粗细有别的黄铜棒把它们撑起并以固定,把较为复杂的快门与捲片部分的机械结构作为展示重点,还运用了艺术表现的“夸张”手法,加入了几个齿轮零件使这款相机的拍照功能转换成了展示立体的机械结构功能。</p> <p class="ql-block">又给它的机身穿上了新的“鳄鱼皮”的时装,最后做了一个亚克力透明罩并贴上了“私人定制”的标牌完成了这台相机的功能转换,成了作为职业摄影师家里的标志性装饰品。</p> <p class="ql-block">游走世界各地时总喜欢去跳蚤市场兜兜看看,顺便淘点老旧的、好玩的东西带回家。各种小型工具也是其中之一,这些工具有些至少制造于六、七十年以上。买回后其实用的不多。干脆把它们集中放在一个镜框里作为装饰品了。这里除了左下角的那个迷你型木工刨是自己做的,其余都是产自于德国、日本、美国、荷兰、捷克、波兰和以色列等国,当然也有产自中国的。</p> <p class="ql-block">这个手摇钻曾经在我家搭搁楼、修桌椅、做模型中发挥过很大作用。虽然现在手枪电钻、台式电钻等工具我都有,但还是舍不得扔掉,毕竟与我相伴半个多世纪了。</p> <p class="ql-block">又一件非常普通、常见的工具——木工刨子,在我家也曾“服役”了五、六十年并发挥过很大作用,至今我有时还会用到它。</p> <p class="ql-block">这一堆咖啡器具也是有些年头了。右边一套咖啡杯碟是早年在“南国旧”买的“出口转内销”产品,价值:0.15元(现价大约150元)。左边那个现煮咖啡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或民国时期很流行的,该咖啡壶内有一个盛放咖啡粉的过滤器,壶盖上有一个空心的玻璃球。最前面方形瓷碟上几块像方糖样的东西也是五、六十年代很流行的上海咖啡厂出品的“咖啡茶”,这个咖啡茶就像现在的速溶咖啡,方糖的里面裹着咖啡粉,只要开水一冲就是一杯咖啡(这几块咖啡茶是我去年在上海电视台做节目时特意制作的)。</p> <p class="ql-block">那个咖啡壶是现煮咖啡用的,在壶里的过滤器里放入咖啡粉,然后往壶里注水,当里面的咖啡煮好了,壶盖上的玻璃球就会冒泡,很好玩。文革前,为了模仿有钱人家的“小资”生活,我经常拿了“钢精锅子”去上海咖啡馆(南京西路铜仁路口)买1角5分钱1斤的咖啡馆煮过的咖啡渣,买回后加水放在煤球炉上重新煮,虽然味道较淡,但还有一点咖啡香。</p> <p class="ql-block">珍藏了60多年的“宝贝”—— 上世纪五十年代,乡下外婆来上海照顾我们,怕上海冬天冷,特意带来一只黄铜材质的“千眼脚炉”(右),母亲怕脚炉烤坏木质地板而且使用不便,专门买了一个也是铜质的“汤婆子”(左)给她取暖。</p> <p class="ql-block">这台八十多年前的德国“福伦达”三吋散页胶片相机玩是蛮好玩的,但没有这种规格的胶片,我曾在夜里的房间,再拉上厚实的窗帘,关闭所有带光亮的电器设备(包括有指示灯的插座等)然后买来5吋散页胶片自己裁切-……包括拍摄时构好图,对完焦后相机绝对不能动,实在太麻烦,就玩过二次。</p> <p class="ql-block">巨鹿路老家20年前动迁,我想在拆房前再拍几张照片留个纪念,顺便再看看还有没有值得纪念的东西没带走,最后看到了这把我们五十年代搬进这里就有的“司必灵”门锁,由于没带工具,就让拆房民工代劳(拆下一看还是美制的)我下楼买了一包1.5元的飞马牌香烟作为酬谢,还让他们拆了一个自来水龙头顺便带走几块后来用作拍照道具的旧木板。</p> <p class="ql-block">这台看上去很普通较现代的日产佳能单反相机其实是相机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机械相机被电子相机所取代,金属机身被塑料机身所替换的计算机技术和注塑塑料相结合的第一部。这部上世纪七十年代制造的佳能AE-1相机也成了相机收藏者的经典传世之宠。</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台古老的意大利咖啡豆磨豆机,我花了1600 块在一家古董店买来的。</p> <p class="ql-block">这杆能称300斤的红木老称应该是民国或是建国初期农村大户人家使用的。几年前在地摊上购得。由于称已残缺并没有称砣,一直不知怎么利用。最终想到了一个用处,把它改造成了“司的克”(拐杖)。</p> <p class="ql-block">还是在地摊市场淘得一个旧的黄铜制门把手(老式门锁上的球形把手),经清洁抛光并铰上螺丝纹做成了“司的克”上的把手。</p> <p class="ql-block">又根据设计的尺寸在金属市场购得一小段紫铜管配在了“司的克”上,让其增色不少。</p> <p class="ql-block">一根红木“司的克”加上徕卡照相机、烟斗和咖啡能否成为沪上“老克勒”的标配?</p> <p class="ql-block">这台已有百年历史的德制“福伦达”相机是在一家古董店淘得,还附有5个散页片片盒(左下方)和一个波拉片片盒(右上方)。其中有一个片盒里面还有一张胶片,也不知拍过没有?反正现在是不能用了,因为拉出片盒遮光板,胶片就曝光而没法洗出影像了,不知这位出卖相机的老兄拍的是什么东西还是没怕过?如果拍的是珍贵的影像,那就太可惜了!比较了胶片下边的刻码(每种散页胶片类似盲文的标记,能清楚表明这张胶片是彩色的还是黑白的?是负片还是反转片?经查找有关资料,该片好像不是柯达公司出产的胶片,因为我只有柯达黑白、彩色负片与彩色反转片的刻码资料,没有其它品牌的刻码资料),但是从胶片正反两面和所镀感光膜的颜色来看,应该是彩色负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件十分好玩的仿英国工程师瓦特200多年前发明的蒸气火车模型。由德国制造的这款1:87的“古老”机车可称为世界上最逼真的火车模型,这个模型完全按真实的比例与结构复制,除了平地、爬坡运行还会冒出白烟及逼真的蒸汽轰鸣和金属摩擦等音效。</p> <p class="ql-block">我弟弟是一位动手能力极强的工程师,他曾利用业余时间用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制作了一个国内不多见的大型火车模型沙盘。隆隆作响的火车钻山洞过桥樑,遇道口还会鸣笛并自动停车,到站台又会发出金属刹车摩擦的声响,一路冒着白烟穿梭奔驰在“广阔”的天地间,逼真精致的商店街景,生动有趣的牲畜农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及复杂完整的维修保养工厂……应有尽有,活脱脱展现了蒸气火车时代的一个真实场景。我曾参与了这个沙盘的制作,但极其复杂的电路设计和自动化的运行系统都只有他一人能完成。</p> <p class="ql-block">地摊上花十块钱“捡来”的一个年代较远的旧镜头,本还以为捡到“漏”了,回家以后摆弄了半天,发现什么用处也没有,放置了好些年,干脆拿出来装在瓷盘做个装饰品。</p> <p class="ql-block">这是什么东东?“永不消逝的电波”知道吧,这就是李白发电报使用的发报电键。这件玩意如在“非常时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拿出来玩的,是有很大风险的。</p> <p class="ql-block">发报机一般由具有收发功能的电子元器件组成的机箱、还有电键和耳机等,我只有电键和耳机,所以只能用自己动手制作的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迷你型无线电(收音机)来替代了,这就是玩玩,并无实际使用功能。</p> <p class="ql-block">这台五十年前的“蝴蝶牌”缝纫机,是上海名牌之一(上海共有三个名牌,另外二台分别是“飞人牌”和“蜜蜂牌”)。这也是五十年代上海家庭拥有的最值钱的财产之一(俗称三大件: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当时买这台缝纫机除了人民币,还必须凭50张工业劵,而工业券则是以每个单位职工的工资每10元发一张的数额发放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件观赏价值很高的欧洲“理查德号”古战船模型。由船模制作专家王松钧先生提供图纸并在他的帮助下用了整整8个月的时间才制作完成。</p> <p class="ql-block">这个船模选取了整艘船体中最经典、最精彩的部分,也就是中间那段,有朋友笑称这是“肚档”。船体分为上下四层,有作战打仗,船员生活,弹药储存等。</p> <p class="ql-block">整个船模用酸枝木、紫檀木、黄杨木及黄铜等材料用时整整8个月才制作完成。船模高约70厘米,与真实战船比例为1:97,以此计算,真实战船高约65米,相当于我们现在的20层楼房那么高。</p> <p class="ql-block">船模中的木制“葫芦”大大小小共有近百个,最小的像米粒大小,每个“葫芦”都钻空开糟以便穿绳引线,所有零件全部都用手工自己制作。</p> <p class="ql-block">这二台135旁轴相机右边是徕卡M2型(1958年出产)左边的是前苏联仿徕卡的“卓尔基”(40年代出产)右边装徕卡相机的三脚架(高的那个)是七十年代在淮海中路(雁荡路顶头)的星光旧货店购得,黄铜材质德国产的,时价人民币:20元,左边那个矮的则是利用废旧机械零部件自己改制的。右侧的那个圆盘是30年前给人上课用的幻灯机片盒。</p> <p class="ql-block">做了一页模仿世界伟大作曲家贝多芬手稿从壁炉里抢救出来的效果作为装饰品居然有朋友被骗了,如果是真的,我不是发大财了吗?这可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哦!不过那个小提琴确实是五十多年的真品,我是作为道具买来的。</p> <p class="ql-block">这个五十年前几乎家家都有的荷花叶边的乳白色玻璃灯罩也能代表那个时代的纪忆。</p> <p class="ql-block">这是三件好玩的发动机模型。最大的那个是模仿3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瓦特发明和改良的蒸汽发动机(臥式锅炉蒸汽机)。右边后面的是一台立式锅炉蒸汽机。右边前面的是一台小型的空气发动机,它是根据100多年前德国人发明的空气发动机原理制作的模型。这三件发动机模型用酒精加热后都会动,我一直寻思着怎么利用这个发动机来带动风车或风扇或其他什么东西的转动?当然这也是玩玩而已,如果当真肯定既麻烦又费钱。</p> <p class="ql-block">有着军工背景的哈苏相机被瑞典哥的堡市视为骄傲。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照片就是用哈苏相机拍的,由于可靠的性能和优异的成像质量让哈苏在中画幅相机中成为了无可替代的世界第一。据介绍,哈苏相机的机身是由整块的合金通过高精度的铣床和钻床等机器加工而成,不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怪不得有人曾说,这个相机从飞机上扔下来还能使用。这也是它价格昂贵的理由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用木材中的极品——紫檀木与这件世界顶级品牌的哈苏相机配套制作的手柄,这二者的组合不说是顶级绝配,至少是个珠联壁合吧。这个手柄虽然其貌不扬,但使用起来手感极好,绝对舒服,五个手指个个到位。</p> <p class="ql-block">这是绝对的“量手定做”——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我让学艺术的儿子用橡皮泥为我打造了一个手模,然而这个手柄最关键的部分不是它的外形,而是它的内部结构,经过反复研究试验,最终运用了物理的杠杆原理解决了“力点转换”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使用过哈苏相机的人都知道,哈苏相机的捲片(同时上弦)和按快门都必须用右手进行,即右手捲完片子之后再用右手的食指按快门,这样的动作在抓拍或抢拍瞬间即逝的画面时容易错过精彩的画面,使用这个手柄之后就可实现右手捲片左手按快门的动作,从而可以节省二个动作必须在同一个手上完成的时间,为抓拍或抢拍精彩画面赢得了宝贵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这是加了近摄皮腔的哈苏相机,主要用作微距拍摄局部或小东西时使用,但这个附件也不便宜,我30年前购置时也花了近8千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德国禄莱福来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用的是蔡司Plensr 1:2.8 f=80mm镜头,是一款非常高级的中画幅单反机。只可惜它与我的那台哈苏120单反机一样都是6X6厘米的正方形画面。如果单从画幅的面积来比较,还是日产的“玛米亚RB67”大。</p> <p class="ql-block">在欧洲一家老牌咖啡馆的店堂中央陈列着一台又高又大又古老的咖啡机,经导游询问该店老板才得知这是一台二百多年历史的“镇店之宝”,回家之后一直念念不忘,终于自己动手仿制了这台1米高的庞然大物。</p> <p class="ql-block">这种被称为水滴式的咖啡机由荷兰人发明,所以又称为“荷兰咖啡”,用冷水或冰块放入顶层的玻璃器皿内,用速度调节器来控制水滴的速度,慢慢往下滴来萃取咖啡液。</p> <p class="ql-block">以每分钟40滴的速度来萃取咖啡粉内的精华。据说这种咖啡因为长时间慢慢萃取的,所以它的咖啡因含量很低,喝起来格外爽口。</p> <p class="ql-block">咖啡粉被置于这个过滤盛器内,由上面滴下来的水慢慢渗透全部咖啡粉,然后再由过滤盛器底部密密麻麻的针眼般粗细的小孔漏进下面的玻璃盛器。整个过程十分缓慢,通常一杯咖啡要化时几个小时。在欧洲喝这种咖啡通常都要提前预约,价格也是普通咖啡的三倍。</p> <p class="ql-block">徕卡是135相机中的极品,它在相机王国里有显赫的地位。这台1954年德国制造的徕卡M3旁轴取景照相机是徕卡重塑相机风格和设计上的代表。为了给这台六十多岁的相机披上当今流行的”时尚”外衣,我特意给它量身定做了一件“马夹”。</p> <p class="ql-block">在“马夹”的底部专门用黄铜在车床上加工了一个螺丝,一旁还贴上了“私人定制”的标牌。</p> <p class="ql-block">这个装在徕卡M3相机上的单次闪光灯也是德国产的,不少朋友也许在老电影里见过。这种闪光灯泡拍一张照片即报废,所以当时的新闻摄影记者或拍室内人物的摄影师在现场拍照常常带着一麻袋的灯泡工作,不像现在的万次闪光灯那么轻松方便,这是非常经典的古老摄影器材。</p> <p class="ql-block">右边那个黑色电话机上的电话号码是五位数的,据查这是六、七十年前的电话。左边的那个只是现代的仿古电话。中间的那个“大哥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现的移动电话也是最早的手机)据专家考证,它的排号数据与版本显示是上海最早的。</p> <p class="ql-block">欧洲早期远洋豪华邮轮上的信号灯,这是白铜材质由荷兰制造。</p> <p class="ql-block">这个画面右下方的的相机是一台德制的“福伦达”3寸单页胶片相机,距今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该相机的镜头部分还有移轴功能。这款相机外拍比较麻烦,必须带上足够的片盒(因为每个片盒只能装一张胶片),从这架相机附有一个“波拉片盒”来看,说明当时已有一次成像片。</p> <p class="ql-block">这件三桅“沙船”模型也是在船模专家王松钓先生帮助下制作完成的。“沙船”是中国古代用于航海的防沙平底木船,曾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上海市的市标图案就是以沙船与白玉兰花相结合组成的,这是因为上海是中国近代船舶工业的诞生地,上海又是沙船之乡。</p> <p class="ql-block">这件“沙船”上的设施比较简单,制作也不复杂。主要是船体、桅杆、船帆及穿线等。</p> <p class="ql-block">由于沙船模型结构相对简单,特别是一些小的零件不多,但是在桅杆上制作和固定“帆”的工序要求耐心加细心,特别是在桅杆上的“魚刺”状木杆穿绳线特别费事。这是船尾部的船舵和救生小船。</p> <p class="ql-block">这是船头部的小帆、船眼和铁锚。</p> <p class="ql-block">这台广州制造的“五羊牌”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是我上世纪七十年代购买的“奢侈品”。为了实现自己的摄影梦,当时省吃俭用,以每月5块钱的储蓄,差不多积赞了二年的时间才攒够了132块(包括存款利息)。当时买上海产的同类相机只要120块,但另需50张工业劵。因为没有这么多工业劵只能购买这台相机。从此这台相机与我形影不离,并“屡见功勋”。由于时间长久,使用频繁,零件氧化,贴面老化,巳无法使用,但是它曾经为我创作了很多好作品,所以萌生了让它复活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用了整整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把它“死羊当作活羊医”吧,剥下了巳经老化的“外衣”,卸下了一颗颗比米粒还小的螺丝,用拆一个零件拍一张照片,卸一颗螺丝拍一张照片的笨办法进行了“复活”的工序。</p> <p class="ql-block">这是被“五羊分尸”的相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用红色的真羊皮复制了原来己老化的人造革外衣,使“五羊”获得了旧貌换新颜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修复了快门与光圈,润滑了各个零部件的功能,擦拭、清洁了被氧化的表面,披上了一件红色的羊皮外衣,五十年的老相机旧貌变新颜了。</p> <p class="ql-block">火锅主要有紫铜和黄铜二种材质打造,紫铜更好些,价格也贵。我家的是黄铜材质,也有五十年了,过去冬天偶尔拿出来用一下,主要是用木炭很不方便,现在大多用电了,所以只能作为道具了。</p> <p class="ql-block">六十多年前在照相馆拍报名照时就被这个神奇的木盒子所吸引。2008年至2010年用了整整二年的时间终于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条件下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台8X10的仿古相机除了镜头和皮腔外购和个别自己没有设备而请人加工的零件外其他的木制件、塑料件、金属件包括取景磨砂玻璃,10英寸的胶片暗盒以及各种铜制螺丝、铝制配件等等全部由自己动手制作而成。</p> <p class="ql-block">自己制造相机谈何容易,这牵涉到数学、光学、物理学的设计和计算,用“笨鸟先飞”的办法,先用纸版、三夹板做样板,进行反复试验。在制造过程中又遇到木质、塑料及金属材料等等的加工。好在自己喜欢动手,家里有车床、钻床、铣床、切割机、打磨机等等设备与工具,虽然自己没有学过这些机床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但在边干边学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一些规律与技巧,从而顺利地解决所有难题。</p> <p class="ql-block">大画幅技术相机的主要特点在于它能根据拍摄者要求,相机的前组件和后组件可以上下左右的平面移动、还可以在水平轴和垂直轴上作仰俯及摇摆的调整,从而达到景深的控制及透视的校正……这是一系列极为复杂的程序还没会牵涉到镜头的像场范围和最终画面的表现效果等等。</p> <p class="ql-block"> 这是本人在自制的大型木制仿古相机的磨砂玻璃屏上进行取景构图和试拍。</p> <p class="ql-block">在试拍时受到来自以色列的一位同行的赞美。这位同行的爷爷之前在以色列开了一家照相馆,他曾在爷爷家看到过一台大型木制相机,但从未见过爷爷使用,这次来中国旅行竟然看到中国还有人在使用这种古老的相机他感到很兴奋并想把我在拍照时他拍的视频带回去给爷爷看。</p> <p class="ql-block">这二个胶片片盒中小的(4X5英寸)是美国制造的。大的(8X10英寸)是我自己制造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欧洲人早年使用的机械称,很好玩,至今还很准。六年前我曾去法国南部的一个古老小镇——“阿尔勒”旅游。这个小镇蕴藏着世界级的艺术瑰宝——100多年前梵高曾在这里生活并留下了价值连城的艺术作品。这里有梵高作画的“向日葵花田”,有“星空下的梵高咖啡馆”,有著名的“吊桥”,还有“梵高疗养院”……这里还是世界顶级的法国国际摄影节举办地(本人的作品曾有幸于1988年参加过这里举办的摄影展)。这座机械称就是在这个小镇的一家古董店购得。</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拥有的第一台最贵的相机:时价453元的海鸥牌DF-1型135单反相机。有裂像手动对焦但没有测光系统。镜头为F2.8标头:58m m,这个镜头的镜片质量很好,据说当时日本人进口我们这台相机就是要拆下镜片装在他们的相机上。围绕它一圈的就是当年我使用的这个相机拍照的部分胶卷暗盒。</p> <p class="ql-block">相机是蛮“高级”的,但用胶片却精打细算,还常常用散装的、副品、处理品胶卷拍照。装135胶片时前面有一段必须拉出来插入右边的一个捲片轴上,而这一段拉出来曝光的胶片足够拍2~3张被浪费了,本来一卷胶片可拍36张,在片头粘上一段废片作为安装的引片,一卷胶片就可以拍到38或39张了,这也算是上海人的精明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西班牙一个叫“龙达”的小镇参观了一个私人收藏博物馆,里面陈列的许多古老摄影器材看得我久久不想离去。其中不少老式电影放映机也是我心仪的东西,觉得很好玩。如买一台也只是看看玩玩肯定不会真用,就自己做了一个模型过过瘾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喜欢电影放映机的一个理由是喜欢看它复杂的结构。所以找了许多废弃的电脑、齿轮、转动皮带、散热片等零部件组合在一起,有点像真的吧,上面的镜头其实是一个镜头状的保温杯。哈哈!</p> <p class="ql-block">在红色背景上用剪影效果拍的照片模仿了放电影的场景,有点意思吧。</p> <p class="ql-block">日本驹村商会株式会社生产的“豪斯曼”(即骑士)大画幅技术相机,是日本的一家专业公司,它的选材、设计和加工丝毫不逊于欧洲的品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数码的兴起,这台胶片机也只能成为我家的“文物”了。</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它是一台照相机还不如说它是一台拍照仪,其实它就是一台拍照的仪器。要掌握、使用这台仪器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还必须有熟练的技术和循规蹈矩的操作顺序。这台相机既能拍4X5英寸的大画幅散页胶片又能用120的中画幅胶卷,曾经为我效劳多年。由于这台相机价格贵,份量重,所以是我工作室最“贵重”的相机。</p> <p class="ql-block">这个红木算盘及一把铜制锁具是民国年间的,也是从乡下外公家带回来的,外公当时开了一家卖糖果、烟纸的小店,生意不错。那个单面刮胡刀是父亲曾经用过的,还是美制的,就想留个记念。</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套古老的土耳其咖啡器具,据说土耳其人喝完咖啡后还能用剩下的咖啡渣来卜卦算命。这是儿子去土耳其旋游时给我带来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成立于七十多年前的日本驹村商会株式会社是一家生产大画幅相机的专业公司,“豪斯曼”45HF在大画幅相机中相对比较轻便而且既能用4X5英寸的散页胶片又能使用120规格的中画幅胶卷,它既能在室内的摄影棚中使用也能很方便地携带外出拍照。在我工作室中发挥过不小的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模仿一个跳芭蕾的场景。主体是要介绍那台日产的、可折叠的“豪斯曼”大画幅双轨相机能方便携带外出工作。</p> <p class="ql-block">这是什么东东?很多人可能猜不到,这是老式汽车和摩托车上的方向指示灯。记得60多年前父亲单位有一辆美制的“道奇”牌卡车上就有这个。当时司机爷叔让我坐在驾驶室教我拨弄这个玩意。这个方向指示灯主要是给迎面而来的车辆或行人看的,在拨这个左右方向的同时车子后屁股的左右方向灯也会同时亮起。</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套早年欧洲酒馆使用的带有量具功能的锡金属材质制作的酒杯。我是在一个西洋古典家私用品展销会上购得,可惜的是这套酒具应为七件,而我购得时只有六件,少了一件。右边的那个英制漏沙计时器是在香港中环的“荷李活道”古董街购得。</p> <p class="ql-block">这部宝丽来SX-70SonarAutoFocus是第一部具有自动聚焦功能的单反相机,它是通过超声波来自动测距并聚焦,现在也是相机收藏者的宠儿。</p> <p class="ql-block">这是1904年美国制造的“皇家牌”英文打字机,我是作为拍照道具在旧货店化150块买来的,据说现在古董店同款商品要卖3000多块。</p> <p class="ql-block">这款八十多年前德国制造的“福伦达”120胶片相机。每卷120胶片可拍6X9厘米的画幅8张或6X6厘米的画幅12 张。</p> <p class="ql-block">这一堆照相机都是德国的早期产品,左边是“罗莱”120单反相机,前中与右边的是“徕卡”135旁轴相机,后中是“罗莱”120早期的双反相机。其它的镜头大都是日产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自然灾害”期间在乡下用二个从上海带去的“老虎脚爪”从一位农妇手里换来的瓷缸,(这种用面粉做的“老虎脚爪”与大饼同类,现在又有店家在恢复这种点心卖)当时并没注意,后来才发现它的底部有“康熙年制”的字样,不知是真的还是假的。</p> <p class="ql-block">这个瓷缸应该还有一个盖,可能给打碎了还是弄丢了,不管是真是假也不管有盖无盖反正就是当作摆饰玩玩,不过既使不是“康熙年间”的也至少是民国或建国初期的吧,毕竟到我手里时间也不短了。</p> <p class="ql-block">1970年产的日本“玛米亚”RB67照相机是我职业生涯中真正的“吃饭家生”——也是自创摄影工作室后的第一台专业照相机。</p> <p class="ql-block">“玛米亚RB67”相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在我国出足风头,很多专业摄影师为拥有这台相机而感到“拉风”,当时家家户户流行掛历,很多掛历的胶片都是用这台相机拍的。因为它的胶片尺寸是6X7厘米,又有很多不同焦距的镜头可换,所以特别受到专业圈人的宠爱。</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十年代我曾在宁波乡下外公外婆家生活过一段时间,还记得每天晚上与外公及邻家围坐在这盏煤油灯下聊天,外婆在一旁扎鞋底。六十年代初开始有电了,这盏煤油灯也结束了它的使命,我把它带到了上海,留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谢谢各位用了这么长时间看我的这些杂七杂八的玩意!由于职业关系及朋友圈中专业摄影人士不少,所以照相器材的话题多了一点。另外,因为读书不多,知识有限,免不了存有不少错误恳请大家给予纠正与指教!老朽再次作揖致谢!</p><p class="ql-block"> 陈建复2021年9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