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br></h3><h3><br></h3><div><br></div><div>学英语在七十年前是希罕事。而现在连襁褓中呀呀学语的婴儿都"拜拜,拜拜"说得很溜。那些做了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大爷大奶们,更是"拜拜,拜拜"不离口;一些半老徐娘,就能out,out更气派了。</div><div><br></div><div>我这代人的学英语却在上初中才开始,那些无缘上中学的平民孩子们,就没那福份了,这些人终老也不知英语为何物,有先锋派的能跟看孩子们喊“拜拜”的,也不知"拜拜”为何物。</div><div><br></div><div>我初学英语是七十年前在永康中学,那时永康只有这唯一的官办的中学,教学算是高端的,校方教的英语,选用国内最高档也难度最大的开明书店版的英语课本,教师是个"下路人"(即说普通话的外地人),学了一阵子只会读“爱备施地……”字母和课本封面印着大大的B00k(即书)一个单词,觉得学洋文索然无趣,因而毫无长进。想不到为学英语,还真为我人生历程留下了几则奇葩可笑又心酸的故事。</div><div><br></div><div>这时恰好反饥饿反内战,要自由要民主的闹风潮‘席卷全国,英士大学和金华中学(高中)一群大哥哥姐姐来到永中鼓动闹风潮,那情景与后来文革中的大串连大同小异,我觉得好玩,刺激,积极参与,拎汽灯搭会场喊口号:要民主要自由,反饥饿反内战!后来得知那些闹风潮都是地下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但当时我一无所知,只是心血来潮瞎掺和。不久当局出手驱赶了,我被校方内定开除,我只得逃跑。</div><div><br></div><div>我眛过老母逃到了山沟沟里麻车的日新中学。这是永康那时唯一的民办中学,由金城坑(即现金川)土豪老长(真名朱长兴)所办,规模小,设施差,藏在深山,所谓质量也可想而知。此校长源全是县内有读中学实力而无力考入永中平民孑弟,收费却贵于公立的永中,我交了钱,也免考试就了日新中学。</div><div><br></div><div>这日新中学的教师却很奇葩,几乎全是一班满口永康方言的乡村遗老学究,除了美术老师胡景衡不失绅士风度外,有两位独具前清遗风老师让我至今不忘。一位叫黄耀先,黄溪滩人,教语文,是我的级任(现时称班主任),他女儿黄雁人,己是芳龄二九的大姑娘,是我班唯一的大美女,她说她爸是老顽固。这黄先生(那时称教师不叫老师而称先生),课堂上讲苏东坡的诗句"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看潮头"时说"古人写诗也胡说八道的,西湖郡亭离钱塘江好几里,哪里看得见潮头?"现在想起此说还忍俊不禁。</div><div><br></div><div>更奇葩的一位是长袍马褂一脸半白长须的黄祥山这爷爷辈的先生,他是教博物的,他说龙是有的,并非图腾,大家走山路时常见的四脚蛇(即蜥蜴)就是龙的变异物。</div><div><br></div><div>不过这日新中学的英语教学却独树一帜,让我出足"风头"。日新中学用的是中华书局版课本,比永中用的开明版容易得多,教师就是大胡子先生黄祥山的儿媳妇,摩登大美女一个,她教英语称得上宽容善解人意,允许学生用中文注音读单词,不禁方言读音,所以我们读英语全是永康腔,其至上角腔,如“返十儿"、"漫十儿"(父亲,母亲),"古特"(好),“古特冒丁"(早安)等等,让我们这班人学会了许多英语单词。</div><div>我的英语书上注满方言中文注音。</div><div><br></div><div>更奇怪的是,这美女老师的期中考试只出一题,每人从英文写一封家书,这可难倒了我,因为许多常用单词我只会注音而读,不会用英文拼写,但又不甘心交白卷,就别出心裁写了一封英文家书,全文如下(作者注:因我至今也不会拼写那些英文单词,此家书中英语部份一也以中文注音,以<>为记号。当初交卷的此家书是以英文拼写的):</div><div>∵</div><div>"<返十儿漫十儿>敬禀者,孩儿在校读<波克>,各样功课都<古特>,只有<英格里书>不及格”。这封所谓的英语家书的中文原文是:"父母亲大人教禀者,孩儿在校读书,各样功课都好,只有英文不及格。”</div><div><br></div><div>我的“佳作”一出师生皆惊,老师还把此中英混混肴的家书张贴在阅报栏,让我出足洋相,全校闻名,大出“风头"。反正丑名昭著,我同周伟隆、周柏林、夏康宁、周际川这班英文圈里的难兄难弟反而更玩英文,索性把我们校篮球球队命名为“weho"队(即文虎队),那时还无针织印字的球衫,我们用白布做圆领衫,胸前针缝上的weho红色大字还是写的。后来歪打正着,我们球队在全县比赛得冠军,名扬永康,可谓英文圈中烂仔球圈扬名,各有前程!</div><div><br></div><div>故事讲到此本该有句号,谁知命运本无常,还有因英文而起的事,让我人生之路波澜再起,</div><div>永生难忘。</div><div><br></div><div>那是抗美援潮战争结束前夕,党为了从"兵"中培养人材,在全军遴选合格人材,带军籍穿军些拿工资上大学,我被选中回国,上大学首选当然是哈军工,这哈尔滨工程学院是陈赓大将当院长的两弹一星的摇篮,许多高级首长的儿女都在哈军工,我也抢先投奔哈军工,谁知他们要考英语及格才取我们这班兵学生,我英语一窃不通,被拒之门外。又是这让我恼人一生的英语,也不然我或许也是中国航天事业或两弹一星的国之精英。只怨自已无能,进不了哈军工,只好求其次,按规定进了一切免试的上海财经学院。其实也不错,毕业后到省级机关,幸遇昔日六支队老政委卜明推荐,居然又歪打正着,竟当上了浙江省长沙文汉的秘书,谁知福者祸所兮,没多久,沙省长在那蓆捲华夏的反右风暴中,成了全国党内最大的右派,小秘书我也进了右派囚笼。</div><div><br></div><div>彼时已是"除死无大难,讨饭永不穷”了,谁知又是因为英语一事惹出祸殃。</div><div><br></div><div>那是在囚笼里,至多算笼中一小虎,此时遇一高人,人称"叛徒",此人叫冯三眛义乌人,他是老红军老作家冯雪峰老战友和同村人,可是那时冯雪峰也成了大右派进了秦城,这冯三昧通中、法、日三国语言,他对我说,我们革命前辈常常在牢里自学成材,说“囚宠就是最好的学校",劝我学点什么,我学什么?他说学英语吧,我教你,你认真学几年后出去,说不准成翻译家了。我就听他劝学起英语来,那时没有这种教材可买,就设法买了本英文版《毛主席语彔》,这是狱中保险系数最高的书,我认真学起来,学了许多单词,从"浪利富/切门/毛"(毛主席万岁)到"浪利富/批坡而斯/怕坡而克/澳富/切那"(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等等,一直能读一些语录的英文口语。</div><div><br></div><div>我刻苦的日夜学,在被窝里也背单词,却惊动了急于立功的天涯沦落人,此时正好"一打三反"运动,有人举报,老右派应跃鱼每在深夜在被窝里叽里咕噜讲外语,还似听到的的哒哒的声音,说不定是在发报里通外国,这个人可能是特务。这是重大事件,引起当局高度重视,据说还到原籍调查过,真正的应跃鱼早在五十年代就在朝鲜牺牲成烈士了,眼前这个"应跃鱼”肯定是冒名顶替的苏修特务,于是组织一次"深挖苏修特务揭批大会"。这天大的笑话我吃了苦还说不清道不明,后来公安厅来了一位警官叫李世庆,以他的党藉警藉证明,我不是苏修特务,是真正的应跃鱼!这事才不了了之。因为李世庆是永康雅庄人,是我的老战友,解放初期我在解放军永康县大队部任书记时,老李是象珠区中队战士。当时李世庆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这多事之秋,你好端端的中国人学什么英语!</div><div><br></div><div>我这一生与英语的是是非非,这才划出句号,呜呼,多事人生!</div><div><br></div><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