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火笼,温暖了童年的冬天。写下这个标题,既是对乡村乡土的回忆,也是对母亲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 儿时的冬天,寒风凛冽,没有暖手宝,没有热水器,甚至可以御寒的衣服都少得可怜。于是,家家户户都有了他们必备的保暖神器~火笼子。</p> <p class="ql-block"> 火笼子,有的地方叫灰笼,火笼。由竹篾编制而成,形状外部用光滑的竹篾编制成花篮状似的笼框,内部装上用泥土烧制的盆状容器,并在外侧中间的位置加一弯形的拱状手柄提耳,提起来像一个小竹篮。</p><p class="ql-block"> 取暖时从柴火灶膛里先铲一层柴火灰,再夹几块烧红的木炭放入那个盆状容器内,再用柴火灰盖住红炭压实,就可以用来烤手,烘脚,连续几个小时热呼呼的。冬天,村里的老人聚在一起,提着火笼,晒着太阳,侃着大山,忘记了寒冷,忘记了辛劳。</p> <p class="ql-block"> 放学回家写作业时,火笼驱散了从脚底升起的阵阵寒意。晚上上床想休息时,被窝早已被母亲用火笼烘的暖乎乎的。下雨天鞋袜湿了,又成为快速烘干它们的神器。</p>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物转星移。如今电热毯、电暖气、空调等替代了曾经的御寒神器。童年贫穷但无忧无虑,寒冬腊月有母亲在的地方就有温暖所在。故乡难忘,故土难离,很想半生归来,还有父母膝下可绕,再听故乡的趣事,再叙故土的亲情,再烘一烘母亲的火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