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展大坡头怀想(散文)

赵兴海

<p class="ql-block">  老家,一切都让我心心念念,魂牵梦萦。每每想起那座老家背靠的后山——大坡头,总会想起林中童年和小伙伴们追逐嬉闹的快乐时光。就总想回去看看,然而,借口这样那样的原因一直没有去成。时光不居,日月如梭,人生的光阴在不知不觉中已然虚度几十年,大概期望已保存到期,这次专门地务必地要去!</p><p class="ql-block">  夜宿南甸街,睡得自然醒的懒觉,打点行囊,如一老练的旅人,驾车上路。车慢慢地开,点一曲动听的音乐,向埋着我衣胞的山村进发。柏油马路一个大弯一个大弯地盘旋而上,打开车窗看着熟悉的山野,闻着大山的味道,心中油然涌起久违的激动。</p><p class="ql-block"> 承蒙上苍的恩赐,家乡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绿色永远成了她的底色。绿色象征生命,朝气蓬勃,生机盎然,老家就掩映在这万绿丛中。老家叫芒展村,准确的说叫蛮掌村。掌,傣语是大象的意思,梁河县地名志解释为放牧大象的地方。有个山洼子现在叫相思洼,其实是象死洼的变音,传说明朝三征麓川时,因死过一头放牧的战象而得名。全村都是阿昌人,世世代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世无争,生生不息。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这里风云变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才得以翻开新的历史篇章。 </p><p class="ql-block">  大坡头,一个地标性的山头,是老家后山。依稀记得老辈子说过,他们年幼时,飞机轰鸣着从山头掠过,说的大概是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轰炸腾冲县城的飞机,抑或是“驼峰航线”由此经过。硝烟散尽,海晏河清,飞机这个概念,在很长一段时期,这里的人们只能在小学教科书里电影里看到,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州府芒市通航才算知道了飞机的真正模样。小时候我常常到大坡头以及离家不远的老营盘玩耍,一道道的战壕随处可见,战争的痕迹清晰可辩,可以想见战争年代这里也是硝烟弥漫烽火一片。</p><p class="ql-block">  来到村子,下起雨来,仿佛老天也在欢迎我的到来。把车开到村头停下,独自撑了伞,沿着小路步上大坡头,开始一次悄悄的自由的徒步旅行。雨,是秋雨,原本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心情自然而然地好了几分。走在长了些青苔有些湿滑的土路上,想起余光中先生那句“走入霏霏更想入非非”的句子。</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终年常绿的香果树以及成片的思茅松,被大片大片的杉木林取代,整齐划一,井然有序,明显地感觉到人工造林的印迹,雨中杉木林云蒸雾绕,风起处林稍微动,有了烟雨蒙蒙的韵味。有大片的包谷长得特别肥硕,更有许多叫不出名来的灌木藤蔓“见缝插针”四处蔓延。整个大坡头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各种植被构成了一派生态良好的景象。我奢侈地呼吸着富含高浓度负氧离子的空气,让双肺尽情地灌满绿色。我伸出手掌,让潇潇的雨水从指尖划过,尽情地感受大自然的凉爽秋意。不期然间,眼睛却在不停地寻找着儿时的记忆,浮现出被仙人狠狠地踹了一脚的那个大石头,浮现出分布在各处的那些坚硬无比的大黑石;浮现出坡那边那个叫石匠房的地方,以及那里终年溪流淙淙的泉水,还有村头那眼如明眸般湛蓝而深邃的大水井。于是,联想到了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经就有过的石头“产业”,联想到了大水井浣衣挑水的小媳妇小姑娘 ,以及她们清脆的笑声。</p> <p class="ql-block">  路旁草丛间,开放着各种不知名的野花,不管露水打湿了衣裤,采了一把捏在手中,趁人不见悄悄地装一回老孔雀,浪漫一番。想到我现在生活的城市,人工种植的格桑花叶子花等等争奇斗艳,美不胜收,既有山花烂漫的柔情,又不失城市美化的大气的景致,就想老家可不可以借乡村振兴之东风,来提升打造美丽乡村,迎来四方宾客,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又接续乡村振兴。比如挖掘资源拓展经济发展路子;比如继续加强村容村貌的整治,建设卫生乡村;比如树立正气,树立良好村风;比如把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产业开发有机结合,丰富乡村精神文明内涵;比如工作重点从一家一户的精准扶贫转移到整体推进提升上来;比如过去所做的艰苦卓绝工作成果,要爱护眼睛一样去爱护,使之成为脱贫攻坚的精神遗产和物质遗产发扬光大:比如继续重视教育和转移劳动力,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等等。</p><p class="ql-block"> 我在想我们不反对改造老祖宗留下来的山山水水,但一定要尊重科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比如这大坡头是不是一定要种杉木林?杉木林不仅不保水,还会吸收大量水分,民间把它称为“抽水机”,要不要认真反思?还有那大片的山地是不是可以退出历史舞台,改种一些适合当地环境的花卉?我异想天开,大胆畅想,大坡头哪天经过科学规划,建成了风景名胜旅游胜地,赋予文化以及自然生态的内涵,是不是可以一样的遍地格桑花开,遍地山茶飘香,呈现山花烂漫,鸟语花香,游客如云的动人景象?</p><p class="ql-block"> 到得坡头,已是雨过天晴,随着乌云散去,天空碧净,阳光洒满大地,林子里传来叽叽喳喳羽族们的喧闹声,让这空旷寂寥的坡头,增添了许多的灵气。天边朵朵白云白得刺眼。 极目远眺,眼界宽广而辽远,整个南甸坝子以及大大小小的群山一览无余。这里海拔不算太高,也不是原始森林,没有高原草甸,也没有古木参天,阳光下的绿野被雨水洗过之后,苍翠欲滴。几支山脉从大坡头不同的方向延伸远去,天边的群山若隐若现,大坡头如群山环绕的王子,唯我独尊。再看南甸坝子,整座县城隐约可见,锦缎般的大盈江熠熠生辉,飘带样的高速公路飞越金秋的田野。这蓝天白云、这群山大川、这乡村城市就像在联袂演绎一幕大美的人间盛景,故意给灿烂的太阳观看。站在山巅如玉树临风,震撼于大自然的神奇与瑰丽,让心灵恣意地来了一次彻彻底底的净化。</p><p class="ql-block">  原路返还,思绪万千,回到家乡难免一场“酒文化”,醉就醉吧,本来早也就想着醉他一回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