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律试卷讲评》教学设计<br>执教人:海口市美苑小学 梁海霞<br> 教学目标:<br>1.掌握试卷中孩子出现的知识难点,并进行适当拓展,复习和巩固基本技能。<br>2.通过讲评、探究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br>3.通过讲评复习,进一步树立严谨求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作风。<br>教学重点:查找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解题技巧及思辩能力。<br>教学难点:问题归因,答题技巧和辨析思维能力的培养。<br><br>教学方法:自主纠正、小组合作探究、积极展示、练习巩固等方法。<br>三、问题清单<br> 1、巩固加法和乘法运算律。<br>2.如何灵活应用运算律解决问题?<br> 3、如何利用除法的性质使计算简便?<br> 4、解决问题要注意些什么?<br>四、学习过程<br>环节一:开门见山,交代课题<br>师:同学们前面我们进行了第五单元测试,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运算律试卷讲评》。 <br>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次考试班级的整体情况:<br>1、公布各分数段的人数<br>最高分 90-99分 85-89分 最低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br>100 30 7 44.5 93% 76% 89<br>2.知识掌握情况反馈<br>环节二:表扬先进,激发信心<br>本次测试100分的同学有吴玫蔚、符桐睿、肖善予;进步较大的同学是:张蓝予、陈碧雯、梁晋铨、周璐、李舒涵。希望本次考试优秀的同学再接再厉,考得不够理想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加倍努力,争取下次考好!<br>环节三:定位易错,合作学习<br>师:试卷昨天已经发给大家,并要求大家回家把自己能改正的题目改正过来,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标记,已经完成任务的孩子请举手。 <br>那接下来是小组合作时间<br>交流时间:用5分钟时间<br>合作要求:<br>(1)快速和组员对证自己订正过的题目是否正确;<br>(2)小组讨论自己不能解决的错题的错误原因及正确做法;<br> (3)、小组长及时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br> 教师参与小组交流,并在黑板上及时记录下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br> 环节四:错题分析,举一反三<br>1、 填空中的问题:<br>例题:试题一、8<br>(1) 典型错误:一桶水大约重10千克,10桶水大约重()吨。<br>审题不仔细<br>(2) 剖析:学生审题不仔细。<br>(3) 正确解法:先计算出10桶水有多少千克,再进行单位换算。<br>2、 选择题中的错误:<br>例题:第3小题:<br>126+75+125+54=( 126+54)+(75+125)运用了()<br>(1) 典型错误:不少学生选了 B加法结合律。<br>(2) 剖析:忽略了 75、54、125三个数字顺序发生了变化。<br>(3) 正确解法: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br>3、 计算中的错误:<br>例题:试题三<br>1. 直接写出得数很少同学满分。<br>2. 简便运算:44X 25,部分学生没有进行简便运算。<br>正确解法:44 X 25=(40+4) X 25<br>44 X 25=4X 11 X 25<br>4、 图表世界中的错误:<br>试题四第3题<br>(1) 学生对请按织布的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在表中标出他们的名次。<br>(2) 剖析:学生对这道题审题不仔细,大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把 这道题当做百米赛跑的时间排序。<br>5. 解决问题中的错误:<br>(1) 典型错误:第4题租船问题<br>(2) 剖析:答题不规范,考虑不全面。<br>(3) 正确解法:在租船问题中,选择最优方案应该尽可能地考虑没有 空余座位。<br>四、回顾梳理、反思总结<br>对于本次测试你总结了哪些经验?有什么收获?<br>五、限时检测 及时反馈<br>4分钟检测<br>一、填空(20%) <br>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是( ); 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是( )。 <br>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可以列式为( ),还可以列式为( ),面积都等于( )平方厘米。 <br>3.在计算32+45+55时,可以加法结合律,先算( )。 <br>4.根据运算律在下面的上填上合适的数。 <br> 118+159+182=( + )+159 <br>46×25×4 = 46×( × ) <br>5.450比105多( ),比680少( )。 <br>6.学校一节课是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早晨8:00上课钟声响,上第一节课。照这样计算,第三节上课的钟声应该在( : )响起。 <br>7.把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铁丝框沿着一条边剪开,拉成一条线段,那么这条线段长是( )。要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是8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应该是( ),它的面积是( )。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