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9月10号下午14时,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杨鲁新教授给我们高中英语组的教师们带来了主题为《英语写作教学:原则、方法与活动》的线上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教授的讲座围绕写作本质、写作过程和写作任务与活动三个部分展开。首先杨教授通过一系列的例子给在场学员们介绍了什么是写作和写作的本质,指出写作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学习内容和文化的手段,从而让学员们了解到写作是一个认知过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教授的讲座围绕写作本质、写作过程和写作任务与活动三个部分展开。首先杨教授通过一系列的例子给在场学员们介绍了什么是写作和写作的本质,指出写作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学习内容和文化的手段,从而让学员们了解到写作是一个认知过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杨教授通过提问,让学员们清晰写作有利于促进语言学习,写作活动可分为强化语言学习的写作活动(Reinforcement writing)和辅助其他活动的写作(Preparation writing),在例子的对比中了解到写作命题中主要涉及指定题目的写作(writing on an assigned topic)和基于主题的写作(writing on a theme)。</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来,杨教授向学员们详细地讲解了写作过程,在场老师们意识到写作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作为老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考虑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写作专长,写作专长是可以迁移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强调读写结合的益处,因为阅读与写作是交互活动,写作活动有助于盘活语言,也可以成为语言学习的助推器。同时,杨教授指出,作为英语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读与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紧接着,杨教授给学员们罗列了几种不同的写作策略。其中,杨教授着重讲解和强调了读写相结合的写作策略,包括改写故事、写摘要或者评论、模仿写作技巧和续写故事。针对学生“有语言没想法,有想法没语言,或者两者皆无”的窘迫现状,读写结合便是最好的解决方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教授展示了北京两位教师的读写结合主题的同课异构案例,让学员们直观体会读写结合的高中英语课堂的写作全过程,为推进以后的读写结合课堂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本。为了让学员们更好地理解学生学习写作的心理过程,杨教授特意设计了让在场老师们现场体验写作的环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中,杨教授强调写作教学中应注重过程性指导,给予学生情感和语言的支持,引导学生关注内容,适当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和反馈,跳出应试模板式教学,充分利用新教材中写作板块的活动设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最后的互动环节,老师们踊跃发问,杨教授耐心地为学员们答疑解惑,并鼓励现场一线教师参训结束后,敢于将所学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并尝试收集数据验证教学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