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出版作者:重庆渝中区作协副主席陈与</p><p class="ql-block">出版单位:重庆版纳知青网:邹盛永</p><p class="ql-block">责任编辑:重庆版纳知青网:田桂莉</p><p class="ql-block">音乐合成:《上海知青》杂志社赵根生</p><p class="ql-block">主题音乐:《听媽媽讲那过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半个月饼:1971年的中秋节</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者:陳与</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40几年前,在云南边疆西双版纳的竹墙的缝隙中,半个月亮从茅草屋升起,我想起故乡,当我离开重庆赴云南生産建设兵团时,亲爱的妈妈进了重庆巴县接龙区接龙公社里的“学习班”,那赖以生存的城镇户口和粮食关系已转到生产队的鸡窝室了。亲爱的妈妈,今夜连队分给我半个月饼,你分到半个月饼吗?↓</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接上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晚,云南边疆的月亮好大好圆,像家里的洗衣盆,小时候我在里面洗澡,为我擦身的媽媽说,要是洗衣盆是个大月饼就好了,把穷乡僻壤的爷爷婆婆、外公外婆、七姑八奶、侄女侄儿全部接到重庆,大家一起吃月饼,摆龙门阵,那就是共产主义了。现在,共产主义没有实现,亲爱的妈妈是重庆农村的凄婉烛光,我是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煤油灯,嘴唇紧挨着半个月亮的沉默红土。↓</p> <p class="ql-block">接上页:</p><ul class="ql-block"><li>亲爱的妈妈,我多想把半个月饼寄给</li></ul><p class="ql-block">你呀,我吃了你那么多奶水,还没有报答过感恩之情。今夜,儿子第一次以兵团战士身份,领到了半个月饼,标志着儿子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而“屯垦戍边”。亲爱的妈妈,与我同寑室的兵团战士把半个月饼吞进嘴了,“好好吃哟”的乡音是诱惑色彩,亲爱的妈妈,我也想吃,月饼果仁是西双版纳的香蕉、月饼密糖是傣族人民熬制红糖、月饼铺料是红土地的蘑菇香草?亲爱的妈妈,我到云南边疆两个月了,这两个月的艰难生活像一本教课书,让我懂得你16年来的唠叨絮语,懂得你16年的焦急教育。亲爱的妈妈,你不知道,我16岁的反叛性格和任性脾气,被红土高原的锄头砍刀,打磨得锃亮发光。↓</p> <p class="ql-block">陈与下乡在云南省生产建设兵团,是一位高产作家。他的作品获得过许多较高荣誉的部门认可和同时专家的好评!</p> <p class="ql-block">接上文</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妈妈,我想把半个月饼寄给你,这个想法可以互为晚安,这个经典印象是一缕瘦长月影从竹排墙的缝隙探出,广仿佛是亲爱的妈妈头上的一缕白发?仿佛是亲爱的妈妈的一丝牵挂?今夜是月圆人不圆的单纯遥想。亲爱的妈妈,云南西双版纳的月亮是一个大碗,众多星星是白米,你能吃到白米吗?亲爱的妈妈,我的小碗里装着半个月饼,你的饭碗里有月饼吗?如果你也有半月饼,那么你把半个月饼举起来,我也把半个月饼举起来,让影子对影子,合成团圆的月亮。↓</p> <p class="ql-block">陈与是重庆知青,下乡在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从云南返城后回到了家乡重庆市,从一名默默无闻的知青,成长为重庆市渝中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陈与是一位不知疲倦的作家,许多的作品都获得过国家级和国家级同类的奖项,备受广大知青们青睐。</p> <p class="ql-block">接上文</p><p class="ql-block">在我的半个月饼里,有西双版纳勐宋山的朝霞落日,有烧坝后种植的经济作物、有思乡的一盏油灯、还有红土高原的雨季旱季。亲爱的妈妈,我来云南边疆两个月的生活体验,是课本上学不到的劳动知识,是人生体验的风雨彩虹。亲爱的妈妈,现在月影和月光往后移了,月影和月光仿佛长满了一串葡萄星星,那是我思念亲人的一串泪珠。亲爱的妈妈,我要睡了,因为明天是梯田大会战,我要挖大穴、定植橡胶树、捡拾橡胶籽、开挖苗圃地、还要上山伐木。亲爱的妈妈,我在黎明的哨声中起身,要挖三座大山,不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卖办资本主义,而是一座大山种橡胶、一座大山种花生、一座大山开渠引水。↓</p> <p class="ql-block">接上文</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妈妈,我捏着半个月饼躺在竹床上,这半个月饼如同半个月亮呀?有光,有形,还有黄澄澄的颜色。这时,我的竹床下传来“吱吱”响声,是老鼠是蛇蝎还是要抢走我半个月饼的不速之客?我的保卫工作就是睁大眼睛,翻身起坐发出悠远一声。亲爱的妈妈,你听见了吗?儿子的半个月饼想留下一口甜蜜,儿子没有权利不想亲爱的妈妈?</p><p class="ql-block">夜深了,夜凉了,中秋夜是亲爱的妈妈长白发的时间吗?我心灵应能叩响妈妈的心声吗?云南边疆的半个月饼转达我的再爱一次,我相信温暖的月光是亲爱的妈妈的笑容,是亲爱的妈妈的辽阔和无边无际?亲爱的妈妈,半个月饼我舍不得吃,因为在闭眼时怀念又把我叫醒,让我想起灯光,在灯光下的亲爱的妈妈,为我缝补衣服。</p><p class="ql-block">半个月饼陪我到了下半夜,一轮下弦月挂在树梢上,我摸出半个月饼,想象亲爱的妈妈也有半个月饼,那半个月饼是亲爱的妈妈一夜的光芒,我把它重合成一个圆月,就以为自己见到了亲爱的妈妈。1971年的中秋节,我在云南边疆的红土高原,让寂寞茅草房和竹墙里的西双版纳,完成了第一次思念亲爱妈妈和思念故乡的唯一权利,半个月饼撬动了重庆嘉陵江畔初醒之时。</p><p class="ql-block">此文刊载2015年9月16日《重庆晚報》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个人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陈与1971年7月,重庆25中初中毕业,同年奔赴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现重庆渝中区作协副主席,重庆文学院首届创作员。从1982年起,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刊》《作家》《四川文学》《滇池》《绿风》《莾原》《春风》《现代作家》《花溪》《关东文学》和台湾《创世纪》《双星子》《葡萄园》等杂志,发表过1000余首(篇)</p><p class="ql-block">1993年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情不自禁》诗集</p><p class="ql-block">2002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亡命缅甸》</p><p class="ql-block">200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抒情长诗《时间与对话》</p><p class="ql-block">2020年由哈尔滨出版福地出版诗集《无与伦与的爱与奋斗》</p><p class="ql-block">1988年获全国三峽杯诗歌大奖赛二等奖</p><p class="ql-block">2000年获《诗刊》新世纪诗歌大赛优秀奖</p><p class="ql-block">2021年获新疆兵城红都杯“走进塔里木,爱上阿拉尔”全国诗歌大赛三等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