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坊间常将婚姻50周年纪念称为“金婚”。</p><p class="ql-block">走出学校,踏上社会,进入企业,也是值得纪念和难忘的日子。50年前的1971年9月13日是我分配到“长江厂”报到的第一天。</p><p class="ql-block">同年秋冬季节,大约11月份,层层传达文件,并传来了惊人的消息,1971年9月13日发生林彪自我爆炸的“九一三”事件,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和烙印。</p><p class="ql-block">打开记忆的闸门,尘封的往事浮现在脑海之中,刚刚结束学生时代,带着青涩、稚嫩的模样走进了厂门上班了,莫名的兴奋、新奇、激动、憧憬油然而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将领取第一份学徒工资18元。</p><p class="ql-block">从1970年周克明、季惠文、高天凤(往生)等人分配进厂以后,同年还有李金莲、吴翠琴、经富英(或1971年年底进厂?)。</p><p class="ql-block">1971年4月13日胡文娣、赵盛竑、林豪光进厂。</p><p class="ql-block">同年9月13日,我与吴健健、刘桂霞、刘浩、刘政、樊伟忠进厂报到。当天由厂革委会副主任朱世根到位于南京东路的上海市黄浦区手工业局领人(即上海市手工业局下属区局,后改名为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简称上海二轻),然后与我们一行六人前往山东路(汉口路)的厂部(解放日报旧址),革委会主任朱玉瑛在行政综合办公室接待我们并安排学徒等事宜,这是我见到的长江厂的第一代领导。</p><p class="ql-block">1972年1月吴世娟、俞越芳、金素瑛、曹海南、童佩佩、徐梦宏、曹俊彦、高履鑫、乐健美、杨凯然等人进厂。同年7月1日姚志平(往生)、庄文娟、张娟娟、钟莉华(往生)等人进厂。</p><p class="ql-block">1972年8月曹厚康、管章沪(往生)等7人进厂。</p><p class="ql-block">同年12月5日72届的董伟民、江福耀、屠静珍、陈凤鸣(往生)、朱伟蓉、屠一驹等28人作为应届毕业生首次分配进厂。诚如伟民所言,“我们(72届)这批人是算幸运的人,也是第一批进集体单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都是独子、独留,即上有哥哥姐姐已在工厂或务农了,(才)可以照顾(我们)在上海,但只能进集体单位。”</p><p class="ql-block">1973年1月有陈淑君、王小媚、奚依红等5人进厂。</p><p class="ql-block">同年,杨薇、吴士衡从伟力厂併入。</p><p class="ql-block">73届毕业生于1973年11月28日陈伟利、李琦等30多人进入长江厂报到。</p><p class="ql-block">以后陆续还有从其他厂并入长江厂和分配进厂的,比如,我爱人从崇明农场上调新分进厂的,在此不再赘述。</p><p class="ql-block">近期,值得庆幸的是,在胡文娣的帮助下,联系上我的政治生命的领路人一一周克明,克明兄自1975年外调上级部门工作组后,即离厂升迁。</p><p class="ql-block">往事如烟,白驹过隙。青涩年月,转眼鬓白。五十年的岁月,值得回忆、记忆、追忆。这里是我工作、学习的地方;这里有我收获的爱情和爱情的结晶。</p><p class="ql-block">经济转型,企业倒闭,厂子关门,确实是祸从天降,让人无所适从。有一句话意味深长且富含回味:要感谢自己的“敌人”。这是一笔“财富”,“挫折”财富,假如人生换种活法,又将是一片新天地。不是说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p><p class="ql-block">五十载的岁月记录着每一刻我们共同走过的路,从无知走向理智,从浅薄走向充实,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初心走向执着。</p><p class="ql-block">年华向晚,岁月沉香;一岁年龄,一岁心境;老的是年龄,不老的是心境。</p> <p class="ql-block">近与胡文娣交流,她提供了部分人员情况并动情地说了一段话:“是啊,岁月如梭,弹指之间我们已从青葱岁月走过了50年,迈入了崭新的老龄生活。我们70年代进厂的人员,都将最美好的、最具活力的青春年华献给了长江厂(申江),并在此恋爱结婚生子,一切的一切都永记心中,一切的一切都值得一生去珍惜和回忆,感恩有这么多的同事朋友,有些已成为一生的挚友⋯在回忆中慢慢地走向往后的生活,谢谢你,给了我一次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她还说:“薛国荣、陈石其等多人从铝制品厂批量调入;陈红兵、黎志鸿等多人从第一伞厂(五华)批量调入,其他还有一大批是顶替进厂。余下的像玲娣、张根娣等人是零星调入。人员结构除老工人外,就是这些构成了。从最初的不足百人,到最鼎盛时期的500人左右,200左右的退休人员。也可算有点规模了。”</p> <p class="ql-block">回眸五十年,沧桑巨变,物是人非。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不忘青涩年华,憧憬美好生话。</p><p class="ql-block">期待再续60周年的姐妹篇一一“钻石婚”。</p> <p class="ql-block">(部分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本人、陆钰海、姚志平〈往生〉;前排左起:钟莉华〈往生〉、庄文娟)</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周幼松、庄文娟、金素瑛、童佩佩、葛起云、俞萍伍、陈淑君。</p><p class="ql-block">中排左起:徐菊英、杨薇、吴四冬、吴健健、张娟娟、史慧美、沈萍华。</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陈执文、陆钰海、葛建国、姚志平、沈勇、管章沪、曹厚康、卢一平、郭伟刚。)</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徐菊英、杨薇、吴四冬、童佩佩、史慧美。</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陈淑君、葛起云、沈萍华、吴健健、张娟娟、金素瑛、庄文娟。)</p> <p class="ql-block">(基干民兵前排左起:范迪权、金素瑛、徐菊英、沈萍华、邵庆华。</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李琦、董伟民、姚学昌、陈国峰、蒋任奇、单富钢、江福耀。)</p> <p class="ql-block">(金素瑛)</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曹厚康、周幼松、金素瑛、杨薇。</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管章沪、沈萍华、徐菊英、吴四冬、童佩佩。)</p> <p class="ql-block">(谢咏芬、吴世娟、金素瑛。)</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胡文娣、陈伟利、陈玲娣、杨莉萍、屠静珍;后排右起:黄明娥(我的刨床师傅)、赵盛竑、卢一平、朱立新、管章沪(往生))</p> <p class="ql-block">(摄于1976年的我)</p> <p class="ql-block">(1991年卢一平、施耀刚摄于上海桂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1995年陈玲娣与徐扣珍)</p> <p class="ql-block">(陈玲娣、张美珠、张均瑛)</p> <p class="ql-block">(刘桂霞)</p> <p class="ql-block">(部分老同事近照)</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崇明花博会)</p> <p class="ql-block">(玲娣在花博会)</p> <p class="ql-block">(克明近照,周克明系第一届团支部书记,厂党支部副书记。胡文娣为第二届团总支书记,副书记卢一平、沈萍华(往生))</p> <p class="ql-block">(文娣近照)</p> <p class="ql-block">(赵盛竑、胡文娣、林豪光)</p> <p class="ql-block">(吴健健近照)</p> <p class="ql-block">(金素瑛)</p> <p class="ql-block">(吴世娟、俞越芳、金素瑛、唐艳艳、帖雯华、陈伟利。)</p> <p class="ql-block">(徐扣珍于1980年与嵇玉美等人自铝制品厂分配至长江厂)</p> <p class="ql-block">(彭惠琴师傅近照)</p> <p class="ql-block">(陈伟利近照)</p> <p class="ql-block">(吴士衡、杨薇夫妇)</p> <p class="ql-block">(沈月莲近照)</p> <p class="ql-block">(施耀刚80年11月进厂时,叫长江锁厂,后来搬到中华路162号,更名为申江锁厂;2021年也是施耀刚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1.10.22~2021.10.22/50周年)</p> <p class="ql-block">(刘桂霞近照)</p> <p class="ql-block">(前排右起:徐华、徐扣珍、刘桂霞、施耀钢,后排中间:杨志俊)</p> <p class="ql-block">(李金莲左一,摄于2011年10月国际饭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9/13于沪上江南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