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鄂豫陕晋 - 访古观今

坐山观海

<p class="ql-block">  原打算八月出游内蒙大草原,然后沿边境线走一走,因疫情管控而取消计划。九月形势一片大好,急欲动身,但再往内蒙恐怕不适应气候了。</p><p class="ql-block"> 网捜陕西韩城较“古”,值得一瞅,河南红旗渠过去从影片中知晓,也应该去见识、体验一下。把想法告知徐、任二位老同事,即得赞同,于是约定时间启程。</p><p class="ql-block"> 十堰距韩城不远,现在交通非常方便,出游首选自驾,早上从城东上G59高速, 午后就到达韩城市了。</p><p class="ql-block"> 因同车四位都没去过壶口,所以顺道在壶口打一站,之后过黄河横穿太行山,东进林州市〈电影中林县)。</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四天已过, 返回路经洛阳市联系上离别三十多年的同事,把酒问杯,小闹小叙。</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个晴朗天,继续南下,没多久便又看到家乡那温顺延绵的汉江水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韩城市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关中盆地东北隅,依山傍水。据说始建于隋朝,城龄有1500多年。</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大早下楼退房,十来分钟就到了老城,趁人少开始“走城”,在一小巷解决好肚子问题,约十点离城去另一景点党家村“窜村”。</p><p class="ql-block"> 韩城印象:古称夏阳,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故地,文化底蕴深厚。城市规模比一般地级市略小但干净、大气、齐排,古有古的味儿,今有今的范儿!</p> <p class="ql-block">  党家村在韩城市东北方向,距市区约八九公里,所处地段呈葫芦状,过去叫“党圪崂”。现村民大多进城上楼了,只有少数在坚守。</p><p class="ql-block"> 村子看上去象明清建筑,我们这代人不陌生,到处都是童年的记忆,有些物件似曾相识却又回想不起叫个啥。</p><p class="ql-block"> 原打算在村里住一晚,享受一次韩城郊廓的意境,因停电只好闪离。</p> <p class="ql-block">  壶口瀑布过去来过三次,河的两岸都走过看过,本次就不麻烦我这双脚了,徐任及其夫人出去参观,自己则在民宿“调研”特色小吃。</p> <p class="ql-block">  晋豫交界林州市,因红旗渠而闻名全国。小时候从电影里看到,修渠大军用绳索悬身在空中,靠双手一钎一锤作业,硬是在山崖中凿出一条水渠来,很多镜头至今记忆犹新。来后方知,上世纪六十年代,十万民工奋战十年才完成这条渠,总长有1500公里。</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修建红旗渠? 记得当年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大年三十,一位老汉起早去几里外挑水,因泉水小取水人多、排队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水往回走,儿媳好心上前接肩,因天黑路窄又不平坦,不小心摔跤致担水泼地,她悔恨交加,夜里在房后大树下上吊自缢。</p><p class="ql-block"> 可见当年当地干旱程度,水之珍贵!引漳入渠,生活所迫,人心所向。</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参观纪念馆,然后驱车十几公里上山走渠。沿渠埂走了约3.5公里,徒步虽不长,可脚下每一寸土地都在向我们讲述着那些年建设大军战天斗地的劳动场景,诠释着红旗渠精神!</p> <p class="ql-block">  不负5A级招牌,纪念馆有颂扬红旗渠精神表演队。</p> <p class="ql-block">  放影机。看到它就想起小时候为赶场看一次电影挨一次打的过往。那年代一年难得看一回电影,我们渴求了解更多外面世界,而父母担心的则是怕我们电影散场后走丢失!</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分水闸</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景区游客中心一侧有个缧丝潭景点,虽在山下,却像坪又像塬。不买票,随便看。</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尚未离开,偶遇市工行一帮老同事也跟团抵达,她们跳起广场舞,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林州市人民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  在洛阳市会见较早入伍的同事小邵,一晃三十七年,少散老聚,感动,感慨,还有很多感悟......。</p><p class="ql-block"> 再见,黄河!再见,古都!来年我们将继续去探寻华夏更古远的印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