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十中家长学校 制作 <div>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是社会的转型期。越来越快的更新和淘汰,让焦虑,成为了一种社会常态,几乎覆盖了所有人群。</div> 无论哪个群体,都有焦虑不安、浮躁不定的现象,压力山大。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但成年人的焦虑,往往最容易向下传导,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由,让青少年学生产生更大的焦虑。<div> 焦虑的家长们希望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赢得未来的竞争,但焦虑具有定向传导的特点,家长的做法将会把自己的焦虑情绪传导给孩子,结果就是疲于奔命,家长和孩子双双焦虑。<br></div> 过度的焦虑,会让孩子们产生茫然,不知所措。 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失去勇气与锐气。 甚至自闭厌世,发生悲剧…… 萧斌臣老师的《化解焦虑:让每个生命灿烂绽放》一课,从分析焦虑产生的原因、开出化解焦虑的“药方”、让每一个生命灿烂绽放三个方面为广大学生家长开方、支招。 萧斌臣认为,从孩子成长的方面说,造成家长焦虑的原因是家长并不了解生命成长的规律。以孩子表达能力的发展为例:6岁之前,孩子经常哭闹、发脾气,6岁之后这种现象开始减少,因为大脑前额叶在6岁之后才逐渐发育完善,孩子才能通过语言顺畅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不掌握生命成长的规律,就无法了解孩子行为的根源。<br> 从社会方面说,唯分数、唯文凭的错误评价造成整个社会导向引领失误,家长之间互相攀比,拿“别人家的孩子”做参照,给孩子和自己都带来了压力,因此产生了焦虑。<br> 从家长自身方面说,将自己童年未实现的梦想转嫁给孩子,希望孩子代替自己实现理想,以此弥补自己人生的遗憾,也造成了家长和孩子的焦虑。<br> 从时代进步方面说,互联网迅速发展,家长通过互联网自行学习各种家庭教育知识,然而用在孩子身上却没有效果,结果家长越学越焦虑。 萧斌臣告诫广大家长:<div> 一要避免对孩子“过度教育”和“刻意教育”。针对孩子的长项进行设计,因材施教,让孩子依靠自身的力量也能获得成功。<br> 二要读懂社会进化的规律。今天的社会相比从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里,很多职业迅速被淘汰,很多过去的“老”观念已经不再适用。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当下的就业环境,这样才能着眼未来,为孩子的成长合理规划。<br> 三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厘清与孩子的关系。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不是一生的,培养孩子的社会生存能力,让孩子长大后能够独当一面更加重要。<br> 四要培养孩子的进化能力。所谓“进化能力”,是指能够与社会发展同步成长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使孩子自我激励,具备持续成长的动力。<br> 五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比如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积极思维的习惯、与人和睦相处的习惯和适应社会环境的习惯。<br> 六要把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给孩子应有的成长空间,这样孩子长大才会有担当,才能承担起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div> 广大家长在学校各年级组和班主任的宣传引导,积极观看教学视频,积极撰写心得体会。 笔者认为,适度紧张不是坏事,但过度焦虑往往事倍功半。<div> 背负太多,何妨放下来,看看哪些是徒有重量而没有意义的,敢于舍,才有得。</div><div> 脚步太快,何妨停下来,看看前方的路,找准目标、一鼓作气,反而更快。</div><div> 只要克服化解焦虑,理性面对一切,就能让每个生命都向阳而生,绽放璀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