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母校”的一份心意

杨帆远行

<p class="ql-block">  太原市实验中学马上就要七十周年校庆了,我就想着自己得捐点儿什么。因为那里不仅是我曾经工作过十七年的地方,更是我从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后的第一所“社会大学”,她教会我如何上课、如何当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如何与同事和领导相处、如何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想起这些,我总是心怀感激,想要报答!</p> <p class="ql-block">  人们都说,原工作单位不能叫母校。其实在我心里,她可不仅仅是我的原工作单位。她更是教会我如何工作与生活的另一所“大学”,我打心里愿意叫她“母校”,也应该叫她“母校。</p> <p class="ql-block">  现在母校要校庆了,捐点什么好呢?我想来想去,想到了自己的一件有意义的收藏品——化石。我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化石,其中最大的一块是2014年9月20日在太原东山采集的。</p> <p class="ql-block">  太原市东山有个村子叫“石柱沟”,据说村子里曾经有一根天然的石柱插在地里,村子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后来,有明白人说那是古代树木形成的化石,叫做“硅化木”。可惜的是,当大家知道了这根石柱是个宝贝的时候,才发现它不知什么时候早已悄悄不翼而飞了。随着时间的变迁,石柱沟里从此不仅没了石柱,就连那根石头柱子曾经长在什么地方,也渐渐不为人知了。</p> <p class="ql-block">  得知这个故事后,我坚信那里一定还有别的化石。于是,就驱车前去考察了一番。果不其然,在路边山体的土石中就发现了一块富含海洋贝类的石头。</p><p class="ql-block"> 我按捺住自己内心的激动,想要把它取出来。但是我试用了几个方案,都觉得还是要有个工具才好。来的时候没想到能遇到这么大的化石,所以也没带个工具过来。好在当地老乡非常质朴,我很快就借了一把镐头回来。</p> <p class="ql-block">  我沿着石头的边缘,用镐头小心翼翼地、一点点地细抠,生怕一不小心弄坏了它。</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番辛苦,才终于把这块石头完整地刨了出来。我的注意力全在这块石头上,完全忽略了采石的艰辛。一时间,竟理解了考古学家们为什么能够面对着世人以为的枯燥乏味,日复一日地去长期坚持工作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用车把这块大石头拉到学校,一上秤,竟然有五六十斤重。</p> <p class="ql-block">  埋藏化石的地层距今约2亿多年,那时的太原还是一片汪洋,从这块化石中大量的海洋贝类就可见一斑。它见证了历史,见证了太原的桑海桑田,是真正意义上的“老人家”,只要认真去研究它,它一定可以“开口说话”,告诉我们更多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  想完这些,思绪再次回到眼前。就请这块化石带着我对母校的一片深情,去参加母校的七十周年校庆吧。敬祝母校永葆青春,繁荣昌盛,枝繁叶茂,再创新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1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