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梭罗在叙述冬天的瓦尔登湖,临近结尾,他表达了自己全部人生和《薄伽梵歌》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于梭罗来说无比重要,对于读者来说,也意义非凡。我曾经强调过这样一个事实:如果一个读者能够读懂《薄伽梵歌》,那么,他要读懂《瓦尔登湖》也就非常容易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我在这里不是要讲《薄伽梵歌》是如何影响了梭罗,而是要请我的读者朋友们,在阅读的时候,支付足够的注意力。当梭罗说“我放下这本书,走到我的井边去喝水”的时候,梭罗的思想一下子跳跃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他在那里遇到了婆罗门的仆从、梵天等,纯净的瓦尔登湖水和圣洁的恒河水混合在一起。这样的跳跃会让读者很难适应。你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木屋里读《薄伽梵歌 》,然后去喝水,就可以结束了,却把恒河流域的古老文化写进来,还说瓦尔登湖水和恒河水在一起,这是一种巨大的跳跃,对于读者来说。但是,这对于梭罗来说,却是极其自然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建议我的读者朋友们,在阅读《瓦尔登湖》的时候,重新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这是一种挑战,一种成长。很多时候,我们鼓励自己艰难地阅读一本经典,就意味着我们在追求自我成长,这种突破让我们意识到自身命运的各种可能性,在走出原来的读书习惯的时候,新的读书习惯能够带来更多的阅读幸福感。但是,很少有人愿意更改读书习惯,在谈论习惯的力量这样话题的时候,也很少听见有人谈论改变阅读的习惯。阅读的习惯和精神生活的习惯彼此相连,由于我们长期忽视和不善于重视精神生活的健全与精神成长,因此,我们意识不到阅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紧密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后来读到瓦尔特-本雅明的《柏林童年》,这本很薄的经典随笔到处都是这种惊颤的跳跃,一个读者如果抱着急于读完《柏林童年》,那么,他将和那个走进宝山空手而归的家伙一样。一个真正的读者需要体验这种惊颤的写作艺术,从而发现阅读所具有的创造力:直接激活读者的心灵,并且展开新的画面。这个时候,他才会发现作者隐藏在文字后面的巨大企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把瓦尔登-本雅明的《姆姆类仁》最后一段引述在这里,我们来看看这种奇妙的转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在所有东西中,我最爱画的是中国瓷器。虽然那些花瓶、瓦罐、瓷盘和瓷桶都只是一些廉价的东方出口物,但它们的外观五彩缤纷。这些东西深深地吸引着我,好像我在那时已经懂得了故事的要义是什么。这故事源自中国,在这么多年后的今天,它又一次引领我去开启姆姆类仁之谜。</p><p class="ql-block">故事讲述的是一位老画家向友人展示他的新作。画作中有一个花园,一条狭窄的小径从池塘边穿过下垂的树枝通向一扇小门,小门后面有一间小屋。就在朋友们四处寻找这位老画家时,他却消失无踪。他在画中,沿着那条狭窄的小径慢悠悠地走向那扇门,在门前静静地停住脚步,微笑着侧过身,在门缝里消失了。</p><p class="ql-block">我也曾像这样进入到画中,那是一次我在用毛笔描画碗盆的时候,我随着一片色彩进入到了瓷盆中,感觉自己与那瓷盆没有什么不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惊颤体验,由瓦尔特-本雅明发挥到极致。有一段时间,我在回忆成都的十几篇文字中,尝试过运用这样一种独特的写作态度,结果,我发现自己不断地被培根路被三瓦窑所牵扯进去,以至于发现,当我要走到培根路那个小巷口的时候,看见刚才由于走得太快,身体带动的风把一根晒衣杆拉动了,这根晒衣杆往阳光的那一面倾斜了许多,挂在上面的香肠便摇摇晃晃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原创,毛歌微信号:maoge1965)</p>